在二級市場的頻繁利好下,消費行業也迎來了幾個好消息。
12 月 9 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 Guming Holdings Limited ( 古茗控股有限公司 ) 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古茗拟發行不超過 441,176,400 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在經曆了 2023 年年底至 2024 年年初的密集 IPO 潮後,包括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等在内的三家茶飲品牌卻都經曆了漫長的等待期。
其中,蜜雪冰城更是在 A 股等待了六個月的審批未果後,後又選擇轉戰港股,但也遲遲未見新進展。
今年 9 月,有媒體曾經引述八位 " 消息人士 " 稱,由于消費信心、在港上市的同類企業表現不佳等原因,證監會已暫停至少三家中國茶飲連鎖的境外股票發行計劃,并點名了古茗、蜜雪冰城、滬上阿姨三家企業。
對此,證監會曾經回複稱,正按照規定推進這三家茶飲連鎖企業的備案工作," 下一步,我們将繼續優化境外上市備案機制,不斷提高備案質量和效率,保持境外融資渠道暢通 "。
而如今,随着古茗 IPO 的獲批,或許也意味着新茶飲品牌上市之路,或許将迎來全新的曙光。
全國第二的挑戰
作爲門店數量僅次于蜜雪冰城的新茶飲品牌,古茗的招股書一度備受市場關注。
根據窄門餐眼的數據顯示,目前古茗的門店數爲 9675 家,與蜜雪冰城的 32364 家的規模,雖有較大差距,但仍然是中國新茶飲市場中門店數量排名第二的品牌。
其中,古茗位于二線及以下的城市門店占比達 79%,位于鄉鎮地區比例達 38%。僅以門店數量計算,古茗已是當前全球前五大現制茶飲品牌。
龐大的門店規模,爲古茗帶去了十分可觀的收入。招股書顯示,2023 年,古茗的總交易額(GMV)超過 192 億元,同比增長 37.2%。其中,2023 年前三季度,古茗的營收已經突破 55 億元,同比增長 33.9%。其淨利潤從 2021 年的 2399 萬元猛增至 2022 年的 3.92 億元,增幅達 18 倍,同期淨利潤也達到 10.02 億元,超過了 2022 年的全年淨利潤。
據灼識咨詢報告,按 2023 年的商品銷售額(GMV)及門店數量計,古茗均是中國最大的大衆現制茶飲店品牌(10 元 ~20 元價格帶)。以 GMV 計算,截至 2023 年 9 月,古茗在該價位段的市占率可達 16.4%,排名第一。
而随着近年來新茶飲市場的持續火熱,也讓古茗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睐。
從 2015 年成立至今,起源于浙江的古茗,在兩輪融資的加持下,實現了從地方性品牌到全國性連鎖茶飲品牌的轉身。2020 年 6 月,古茗完成了美團龍珠、紅杉中國和沖盈資本的首輪融資。而在緊接着的 2021 年 1 月,古茗又迎來了由 Coatue Management 領投的 A 輪融資。
不過,身處規模最大,且競争極爲激烈的中價市場,僅憑門店數量,仍然無法讓古茗在 10-20 元的價位區間中,占據絕對優勢。根據灼識咨詢數據,2022 年我國中價現制茶飲市場規模爲 865 億元,占現制茶飲市場規模的 51.5%。
茶百道、書亦燒仙草、CoCo 都可、一點點……甚至是發展極爲迅猛的霸王茶姬也是處于這一價格區間。競争者無數,價格緊追不舍,中價茶飲市場的競争可謂極其慘烈。
想要在這個擁擠的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着實是挑戰重重。
爲此,在此次 IPO 中,古茗将把募集資金重點投入在六大方面,包括進一步構建數字信息化業務體系構建,通過投資倉庫、加工工廠、貨運車輛及車輛管理系統提高供應鏈管理,強化品牌建設和用戶運營,提升産品研發能力,以及持續推行地域加密策略等方面。
港股會成爲新茶飲品牌們的福地嗎?
随着古茗成功敲開了港交所的大門,蜜雪冰城和滬上阿姨的上市進程也進一步引發了市場的期待。
不過,雖然港股上市的窗口似乎在逐步開啓,但卻也與今年年初品牌集中提交 IPO 申請的盛景,并不匹配,新茶飲品牌們預想中的資本盛宴狂歡,并未如期到來。
搶先上市的茶百道,似乎就是一個印證。
在上市首日,茶百道就遭遇破發。并且,早在新股認購時,茶百道散戶的打新熱情就不高,甚至出現未足額認購的現象。在上市首日,茶百道的股價更是從發行價每股 17.5 港元,一度重挫超 38%,較發行價跌去近 7 成。
雖然如今的股價已有所回調,但相比上市時的 230 億,如今仍然處于 150 億市值的茶百道,顯然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而茶百道的遭遇并不是孤例。2021 年 6 月 30 日,頭頂 " 全球茶飲上市第一股 " 的奈雪的茶,在登陸港股的首日便遭遇了破發。截至 12 月 11 日,奈雪的茶總市值僅爲 27.28 億港元,體量不足上市之初的十分之一。
有專業人士就曾指出,茶飲品牌上市遇阻、股價走勢低迷,反映了市場對于茶飲這一業務模式的漠視。
而另一方面,香港投資環境的低迷,也是影響企業在港股表現的重要背景因素之一。在流動性、估值低迷、融資效應變差的環境下,新消費企業港股上市遭遇破發的概率較大。
也正因如此,梅花創投的吳世春曾公開表示," 如果我投的公司去港股 IPO,要把他的腿打斷。因爲去港股上市等于沒上,一百億市值的港股上市公司可能就隻有 100 萬的交易量,上了個寂寞。退不出來,實際是把我們投的錢給坑了。"
對此,吳世春表示,投資的靈魂是 " 退出 ",因此他希望中國政府未來能夠建立有效的資本退出機制和支持,能夠有更多合格的企業能夠允許被上市,不是變成債和 " 高利貸 ",讓企業通過海外 IPO 實現退出。
而随着港股流動性的不斷改善,這一困境或許即将迎來改變。Wind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南向資金淨流入額已經超過 2023 年的 3188.42 億港元,并逼近 2022 年的 3862.81 億港元。
而随着 12 月 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提出," 實施更加積極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寬松的貨币政策 "" 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 "。這也給港股帶來了利好。
在港股估值持續修複的過程中,消費企業的上市阻礙是否會逐漸消解,新茶飲品牌能否在這一輪利好中,拿下更好的成績,或值得期待。(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謝璇,編輯|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