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穆勝
2024 年已經接近尾聲了,各行各業的艱難已經無需贅述。一些企業已經黯然離場,包括一度風光無限的若幹明星企業;一些企業幸運地生存了下來,也被寒冬的環境重重沖擊,依然需要思考如何 " 活下去 "。
是的,除了那些背靠大樹的 " 天之驕子 ",市場化的企業都在思考如何 " 活下去 "。
面對即将到來的 2025,企業還能做什麽?我的建議是——盡快做 " 極限生存測試 "。所謂 " 極限生存測試 ",就是讓企業模拟一下,如果各種利好因素消失,利空因素堆積,企業應該如何生存(讓經營活動現金流爲正)。
如果老闆沒有這個意識,員工就不會主動做這種悲觀預案。所以,這個決策,得老闆來做,做好了,企業這艘船還能繼續穩健航行,船上的所有員工都是受益者。
這裏談談我的幾個建議:
01 收入盤點——找出 " 壓艙石 "
寒冬中的企業,營收規模肯定是大幅下降。此時,每一份營收似乎對企業都無比珍貴,越是要失去的,越是讓人珍惜。于是,老闆們必定會竭盡全力去維持每一項業務。但我要說的是,這種思維可能是錯誤的。
企業的營收來自各項業務,但隻有一類業務形成的營收可以稱爲 " 壓艙石 ",即那種" 以企業核心能力去滿足燈塔客群的需求而形成的營收 "。
簡單點解釋,同質化産品依賴企業的一般能力,滿足的是客戶的淺層需求,這種營收看行情,增長則來自大勢。如果大勢沒了,整個市場的蛋糕就會縮量,此時你還去卷同質化産品,那就是大家打價格戰,一起降質量,最後價格撐不住了,就隻能做僞劣産品,遲早塌房。
所以,我并不是說壓艙石以外的營收不是錢、不能拿,而是說獲得這類營收的代價太大,而且會越來越大,沒有前途。更重要的是,這種四面出擊的模式,會讓企業模糊自己的業務重點,讓資源投入變得分散,核心競争力得不到強化,在競争中逐漸平庸。
我很理解一些老闆不舍自己打下的地盤,想要再撐一會,想熬走别人,但我想說的是," 該醒了 "。
02 支出盤點——找出 " 減脂餐 "
理性的經營思路都是 " 以收定支 ",至少要以預期的收入來确定支出。在收入縮水的情況下,壓縮支出是必然的選擇。
其實,從 2022 年開始,我們就不斷聽到有企業提出 " 降本增效 "" 去肥增瘦 "" 提質增效 "" 減肥增肌 "" 二次創業 " 等口号,但這些口号後的行動更多是在傳遞寒氣,并沒有真正達到減少無效支出的效果。說穿了,你把公司的快遞服務由順豐變成韻達,把廁紙少放幾卷,把免費的打包餐盒取消……又能節約多少錢呢?
我給穆勝咨詢的客戶企業經常提到的一個概念是 " 減脂餐 "。
我們把企業假想成一個正在減肥的人,他必須要清楚的是,花錢買了一大堆垃圾食品,不僅是浪費了夥食費,還會撐大自己的胃口,拉偏自己的口味。企業裏的很多 " 務虛 " 的支出也是如此,不僅本身沒有作用,還會讓企業産生一連串的周邊支出,這些支出更是 " 務虛 "。
過去幾年,我常常看到的場景是,老闆突發奇想,發起了一些任務,爲了這些沒有什麽經營目的的任務,又要增設崗位,又要增加支出,最後像滾雪球一樣……殊不知,要增加支出容易,要減少支出可就難了,分走的蛋糕,還想收回來?
什麽是 " 減脂餐 "?就是它提供必要的營養,讓身體一直處于低負擔狀态,讓運動機能更加強大。籃球領域的勒布朗 · 詹姆斯,足球領域的 C 羅,都是在飲食方面嚴格控制的典型。而在這一領域,可以作爲反面教材的運動員太多了,白白浪費了自己的天賦。其實,大多數企業就和這類運動員一樣,飲食結構太不健康了。
企業應該仔細盤點一下,哪些支出是真正剛性的,哪些人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以精簡後的 " 财、人 " 兩類支出,來追求高财效和高人效。其實,這兩個領域裏,水分太多了,原本以爲離不開的,離開了也就那樣。
03 資産盤點——減杠杆,提效能
以前和企業打交道時,大多數傳統企業的老闆都喜歡提資産規模,尤其是大家不熟的時候,更喜歡用這個數據來撐場面。其實,稍微懂點财務的都應該知道,資産減負債,才等于股東的 " 所有者權益 "。
但大家似乎口徑一緻地 " 隻提資産,不提負債 ",無非是因爲兩個條件:
其一,隻要能從金融機構把錢借到手裏,那就代表自己的本事,自己就掌握了資産的所有權,隻要金融機構不抽貸,那自己就可以輾轉騰挪;
其二,隻要大環境好,企業的 ROI、ROA 等指标就是有個概數的,投入的資産都能産生收益,資産規模越大,收益自然就越大。
可問題是,這兩個條件在當前幾乎都消失殆盡:
一方面,經濟寒冬裏,融資的難度肯定更大,而且資金供給極度不穩定。至今," 融資沒有到位 " 已經成了不少企業倒下的直接原因,柔宇科技、極越汽車等過去的明星企業,不都是這樣的姿勢嗎?
另一方面,經濟寒冬讓資産的增值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大量盲目購置的資産開始閑置,資産利用率讓人不忍直視。其實,很多企業并不是因爲當前的寒冬,才讓資産閑置,而是過去自己在購置資産時就已經 " 冒進 " 了,寒冬隻是來清算這些冒進而已。
企業不妨自己理性判斷一下趨勢,如果上述趨勢已經明朗,那麽,壯士斷腕般的出售非核心資産就是必然選擇。一來可以降杠杆,屏蔽金融環境中的不利影響;二來可以提效能,讓核心資産能夠被充分利用。
04 現金流盤點——删除沒有 " 後天 " 的客戶
企業虧損不會導緻破産,但負現金流會直接殺死它們。那些賬面上有利潤、資産負債率也不高,但就是沒有現金的企業,無法償還到期債務,也無法啓動供應鏈,最後就隻能倒閉,這就是俗稱的 " 黑字破産 "。
企業的正現金流主要來自融資和經營兩項活動,融資前面已經簡單提到了,這裏就不贅述,我主要談談經營活動現金流問題。不少企業還在開展經營活動,提供産品、服務、解決方案,但錢進不來,爲什麽呢?客戶拖欠賬款呀。
我開門做生意,不付錢,憑什麽要繼續服務?極越汽車的案例裏,有公關公司宣稱被拖欠了 3700 萬的應收賬款,要說你被拖欠這麽多工程款倒還可以理解,公關服務被拖欠這麽多,就有點匪夷所思了。其實,原因無他,就是被甲方的 " 氣場 " 忽悠進去了。
你想想,一個脖子戴着金鏈,手上戴着金表,腰間愛馬仕,坐騎 BBA 的大老闆和你吃飯,要你這次買個單,你好意思不買嗎?你要是稍微露出一點爲難的表情,人家大老闆馬上說:" 小 X 呀,這樣,我喜歡和爽快、有格局的人一起合作,這次的生意我們就算了吧。" 稍微沒有社會經驗的你,還不吓得屁颠屁颠去買單呀?
殊不知,大哥的浮水金鏈、霸氣金表、愛馬仕都可能是地攤貨,BBA 也可能是租來的,他兜裏可能也沒幾個錢,和你玩的就是心理戰。說不定,他整個盤子玩的就是旁氏騙局,爲的是日後債多不愁。請記住,你隻要稍微露出一點 " 願意買單 " 的表情,猴精猴精的大哥立馬就能嗅到你的貪婪,放出誘餌,等你上鈎。
當然,我充分理解,很多重資産企業不得不做虧錢生意,因爲資産閑置會讓他們虧得更慘。如果有這種顧慮,那請看我上面提到的一條,盡快爲資産減負,有損失也就認了。
真正的好客戶,不是有明天的客戶,而是有後天的客戶。這種客戶,需求明确、支付穩定、業務健康,生命周期持續。有時,那些被 " 大哥 " 忽悠的供應商,不是不可以選,而是喜歡铤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