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肖世清 每經編輯 馬子卿
據新華社 3 月 7 日消息,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統籌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改革。
撤銷中國人民銀行大區分行及分行營業管理部、總行直屬營業管理部和省會城市中心支行,在 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省級分行,在深圳、大連、甯波、青島、廈門設立計劃單列市分行。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分行保留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牌子,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與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合署辦公。
不再保留中國人民銀行縣(市)支行,相關職能上收至中國人民銀行地(市)中心支行。對邊境或外貿結售彙業務量大的地區,可根據工作需要,采取中國人民銀行地(市)中心支行派出機構方式履行相關管理服務職能。
不再保留央行縣(市)支行
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統籌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改革。不再保留中國人民銀行縣(市)支行,相關職能上收至中國人民銀行地(市)中心支行。對邊境或外貿結售彙業務量大的地區,可根據工作需要,采取中國人民銀行地(市)中心支行派出機構方式履行相關管理服務職能。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我國金融業經過一段時期的高速發展,産生和積累了一定的金融風險,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金融發展和穩定。2023 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 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 ",強調 " 防止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
" 究其原因,問題之一在于我國分業監管體系與金融業綜合經營趨勢不相适應,金融監管部門之間溝通不暢、協調不夠。在金融業綜合經營趨勢日漸清晰、金融創新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如何深化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構建現代金融監管框架成爲一項重大課題。2017 年來,我國通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進行金融監管機構調整,進一步健全了金融監管體系,形成了 " 一委一行兩會 " 的格局,但金融監管仍然處在一些問題與不足。" 董希淼稱。
記者注意到,1998 年,央行在天津、濟南、南京、上海、武漢、廣州、西安、成都、沈陽等建立了 9 個大區行和北京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重慶營業管理部。其中,上海分行管轄區域爲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濟南分行下轄山東、河南兩省。
金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納入公務員序列
黨的二十大提出 "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依法将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
分析央行分支機構改革後将給金融市場帶來哪些影響,董希淼稱,從國際比較看,主要發達國家的金融監管體系主要有統一監管、分業監管和 " 雙峰監管 " 等三種模式。
董希淼進一步解釋稱," 雙峰監管 " 模式是把監管職能劃分爲市場行爲監管和審慎監管。本次金融監管體系改革之後,具有中國特色的 " 雙峰 " 監管進一步顯露端倪——人民銀行主要負責貨币政策和宏觀審慎監管;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證監會資本市場監管,增加企業債券發行審核等職責。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監管,有助于減少監管空白和監管交叉,落實好行爲監管和功能監管。
董希淼認爲,人民銀行作爲中央銀行,剝離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職責,完善分支機構改革,有助于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而證監會專門負責直接融資領域的監管,體現我國對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提升直接融資比例的重視。
從地方政府金融監管看,地方政府設立地方監管機構将來隻負責監管職責,不再承擔金融發展、招商引資等工作,有助于解決地方政府金融監管機構既要監管又要發展的角色沖突。
此外,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加強金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統一規範管理。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彙管理局及其分支機構、派出機構均使用行政編制,工作人員納入國家公務員統一規範管理,執行國家公務員工資待遇标準。
董希淼認爲,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和證監會均爲國務院直屬機構,金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納入公務員序列,機構層級和權威性以及人員積極性将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