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0 日," 我是科學家 " 舉辦了第 41 期演講活動 " 自然之美:變化與永恒 ",兩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分别帶來了植物科學繪畫和野生動物保護的故事。我們挑選了問答環節的兩個有趣提問進行分享,希望也能解答你的疑惑。
觀衆問
如果對科學繪畫感興趣,希望能從事這個行業,應該從哪裡入手努力?有沒有一些自己可以練習的方法?
孫英寶答
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人問過我。如果真心喜歡,首先就從最喜歡的植物開始畫。不用擔心沒有技術,因為繪畫技術可以後天練。
如果真心喜歡,可以從一朵花開始 | Pixabay
如果喜歡這個植物,可以先深入地了解這個植物,直到你覺得主觀認知上沒有問題了,再客觀地去認識它,去解剖、繪畫它。可以從一朵花開始,畫完花之後,再解剖畫細節,然後再畫一個花枝,逐漸逐漸地就熟悉起來了。如果你喜歡一個果實,你就先認識了解這個果,然後再畫這個果,再解剖果實,去畫裡面的内容,然後再畫果枝。真心喜歡的情況之下,隻要有耐心,肯定沒有問題。
在城市裡生活的貉,和流浪貓狗之間會有什麼互動?
王放答
用最簡單的話來講,它們和流浪貓之間是會偶有沖突的,但更多的情況之下,它們其實誰也不理誰。因為它們體重相似,大概都是在四公斤上下。因此,它們的攻擊力其實也相似。所以一個成年的貉和一個成年的流浪貓之間,并不太會發生沖突。但當遇到是對方的幼體的時候。二者之間是有可能發生沖突的。我們觀察到過貉去攻擊小貓,也觀察到過貓去攻擊小貉。其實,在城市中,狗是比貉要兇猛一些的動物。我們多次看到野生貉被流浪狗圍追堵截。可以說,流浪狗其實是城市中戰鬥力更強的群體。
小貓 | Pixabay
很多市民可能會擔心野生貉會傷害到貓咪。其實流浪貓的數量是貉的一百倍左右,所以在這樣一個懸殊的數量對比之下,相對于擔心流浪貓受到傷害,可能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屬于這片土地的原生的野生物種的安全,它們的生存狀況,以及它們的生态功能。
為什麼會在城市的環境中反複提到貉的可持續管理呢?因為盡管我們都喜歡動物,但其實在城市環境,野生動物并不是越多越好。很多研究其實都在說明,城市的野生動物,它的單位空間的密度,可能是在野外自然栖息地的好幾十倍。而好幾十倍的密度會帶來很多的争鬥,會帶來傳染病、寄生蟲……這對于它們來講是不健康的。
野生動物并不是越多越好 | 王放供圖
所以我們希望在城市裡面,盡可能地讓它的密度接近于自然的密度。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覺得才更容易實現人和野生動物的和諧共存,對彼此之間都是更友好的。
我們應該如何在城市裡,科學理性地和這些小動物來相處呢?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隻能說一點點我自己的感受。第一點是,童話故事裡那種和諧共存的美好景象是永遠都不可能發生的。這個判斷可能聽起來有一點點殘忍,有一點點冷酷,但可能這就是真實世界的樣子。
所以,在一些城市中,我們既能看到生态的美好,城市中有山、有水、有森林,但也一定會有浣熊闖入人們的家中。浣熊可是世界上狂犬病攜帶比例最高的動物。還會有白尾鹿引起每年幾十萬起交通事故,赤狐污染水源 、傷害農業和畜牧業……這就是人和野生動物之間的關系。所謂的共存,我想指的就是,既有很多的美好,也會有源源不斷的沖突和困擾。
我的第二個想法是,正是因為共存和沖突會永遠都在,所以基礎數據的收集就會顯得尤其重。如果城市中的野生動物造成了市民的擔心,比如,傳染病。那我們一定要每一年都有這種動态更新的傳染病數據。要有能力夠告訴市民是否存在傳染病的風險。同時,一旦發現風險,也可以及時進行傳染病的滅殺。
我們還要有數量的監測。它們應該有的數量的基礎是什麼樣子,有沒有異常的波動?這個異常的波動又有沒有直接的誘因?這個誘因是不是需要去緊急處置、緊急管理呢?我想,之所以城市中的貉、野豬或者是其他的動物能夠引起市民這麼多讨論和關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缺乏基礎數據,不知道城市中野生動物的變化從何而來又将去向何方。如果更多的城市建立起來這樣的基礎數據,能夠預測并識别城市野生動物可能帶來的威脅和遭遇的挑戰,那相關的管理措施的制定會更有的放矢,而不是拍腦袋。
第一個開放的城市獸類數據庫 / 圖片庫 | 王放供圖
第三點是我們一直努力嘗試的,就是讓更多的市民加入到決策過程中。建立一個高校的溝通機制,了解市民對城市野生動物的看法和态度。這樣,就可以根據數據、野生動物的變化和市民的需求,去調整野生動物管理方案。所以我想,核心的思路就是,沒有完美的和諧的共存,沖突會永遠都在。也沒有一勞永逸的管理方案,我們要不斷地基于數據,基于人們的訴求去調整城市野生動物的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