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科技數碼 3C 組 | 編輯:定西 | 排版:大月亮
相信在座的讀者們應該都看了昨晚的小米 14 系列發布會,對小米 14 系列的各項配置都已經了如指掌,但小雷被昨晚雷軍介紹的一項「新」技術給吸引了,也就是在小米 14 Pro 上首發的——龍晶玻璃。
(圖片來源:小米官方)
簡單來說,龍晶玻璃就是在耐摔性和抗磨性上做得更強的玻璃,能夠在一定情況下減少手機屏幕受損的情況出現,是由小米和國内某家企業花費大價錢獨家定制出來的,之後我們應該也能在越來越多的小米手機上見到它的身影。
(圖片來源:華爲官網)
實際上自己「做玻璃」的企業并非隻有小米一家,華爲早在去年就在 Mate50 系列上推出了昆侖玻璃版本,榮耀也在榮耀 90 系列和 X50 上用上了硬度更高的巨犀玻璃,魅族也不堪示弱帶來了名爲泰坦的超堅硬玻璃。這些玻璃好不好先不說,但光是這個起名就說明國内廠商們都挺會玩的 ...
根據小米官方的介紹,龍晶玻璃采用了全新的工藝并借鑒了陶瓷的構成原理,讓玻璃内部的億萬顆納米級晶體牢牢互鎖住,當玻璃的某一處區域受到沖擊時,其他的結晶能夠有效緩解這股來自外界的沖擊力,從而阻斷裂紋的擴散。
(圖片來源:小米官網)
有意思的是,雖說龍晶玻璃内部結構變得更密集也更複雜,但在最重要的透明性上沒有任何影響,這則是得益于内部微晶粒子的直徑足夠小,在均勻分布的情況下,在提升硬度和耐劃性的同時保持超高的透明度。
小米表示龍晶玻璃的維氏硬度達到了 860 HV0.025,作爲對比 iPhone 15 系列上的超瓷晶玻璃硬度爲 814 HV0.025, 華爲 Mate 60 系列上的昆侖二代玻璃爲 830HV0.025。說小米 14 Pro 是目前市面上最耐摔的手機也不爲過。
(圖片來源:小米官方)
從原理上來說,無論是小米龍晶、華爲昆侖還是蘋果超瓷晶玻璃,其實它們的制造原理都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别就在于内部小分子的密度和排列方式。
當然這些都是理論上的表現,實際上用戶摔壞手機的原因五花八門,有些可能摔到地上就碎了,有些可能手機沒拿穩直接飛出去摔個稀巴爛,甚者小雷還見過手機磕了一下茶幾,茶幾沒事,手機屏幕碎了的情況。隻能說手機廠商們費心費力地研究各種新材質玻璃,到頭來還是盡可能避免摔壞的情況發生,完全做到摔不壞是不可能的。
(圖片來源:華爲官網)
在華爲的官網上我們也能看到這麽一句話「手機作爲精密電子産品,跌落仍有損壞風險,請注意避免跌落、碰撞」。
去年華爲推出昆侖玻璃時就有部分網友稱,以後的華爲手機都不需要用手機膜了,實際上這種言論有一種一棍子打死所有配件廠商的味道。
(圖片來源:京東截圖)
确實,如今市面上的鋼化膜在技術層面上已經遠遠趕不上這些「新玻璃」,但鋼化膜起碼在受到外界沖擊時能起到一定的緩沖性。更重要的是,手機屏幕上的疏油層會随着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少,讓屏幕滑動越來越幹澀,這時你就會意識到外置保護膜的重要性了。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不過小雷也認可網友的一部分觀點,随着手機廠商将這項技術普及到更多機型上後,鋼化膜的銷量可能真的會不斷下滑,甚至說成爲「上古時代的寶貝」。畢竟榮耀已經将這項技術下放到了定位千元機市場的榮耀 X50,之前小雷也實測過一波,榮耀 X50 的抗摔能力确實遠超預期。
那麽問題來了,爲啥這兩年手機廠商們都開始心照不宣地研發抗摔玻璃呢?其實這與手機市場的整體環境分不開關系,現在的智能手機早已進入瓶頸期,像什麽處理器、屏幕、電池、充電、影像基本都是大差不差,可以說沒有什麽太大的新意,也導緻消費者沒有想法去換新機器,這并不利于整個手機市場的發展。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所以市場還是消費者都需要一些新鮮的東西來激起購買欲,而之前一直被廠商們忽視的屏幕玻璃就成了新的發力點。當手機廠商們看到華爲的昆侖玻璃在市場上大獲成功後,也是紛紛拿出了自家的抗摔玻璃,雖說聽起來有些跟風的意味,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之後拿到的手機會越來越好,産品力越來越足。
搭載一塊高強度耐摔玻璃已經是手機行業的大勢所趨,這一切背後,小雷認爲都是國産廠商在技術側的研發和深耕,而作爲消費者,我們有必要爲好産品買單的——這才是核心邏輯。
當然,手機廠商們願意在這塊小小的玻璃上投入大資金,除了市場的因素外,還有兩個要點也是推動國産抗摔玻璃發展的原因:
一是有利于消費者,随着手機屏幕參數的不斷進步,其維修成本也越來越高,就以小雷手上的小米 13 Ultra 爲例,官方給出的換屏價爲 1160 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何況維修後的手機會影響二手價格,這麽看來,手機廠商們費心費力地搞防摔玻璃,省錢的還是我們消費者。
(圖片來源:小米商城)
事實上,智能手機從誕生起,提高抗摔性的本就是其必然的發展趨勢。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廠商并不針對這種玻璃進行額外收費,它們應該沒有從中獲得多少商業利益,更多的好處是讓消費者占了。
二則是能進一步降低手機物料成本,在昆侖玻璃未面世前,幾乎市面上所有的手機使用的都是康甯大猩猩玻璃,作爲市面上爲數不多能滿足手機廠商需求的企業,康甯大猩猩玻璃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但無奈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玻璃加工工藝,國産玻璃廠商卻做不出一款「出色」的屏幕玻璃,可以說是一項被卡脖子的技術。
(圖片來源:康甯官網)
毫無疑問,在手機玻璃面闆領域,無論是技術實力還是市場占有率而言,康甯都占據了絕對統治地位。但到了 2020 年,華爲攜手國内廠商鑫景特推出了昆侖玻璃,小米龍晶玻璃也是基于昆侖玻璃的原理進行優化升級的,雖說早期的昆侖玻璃在耐摔性上貌似沒能達到消費者對它的期望,但極高的熱度讓越來越多的相關廠商願意進入到這個市場開始研發。
也正因如此我們在近兩年見到越來越多的國産抗摔玻璃,小雷也相信之後的 OPPO、vivo 也會陸續推出屬于自家的抗摔玻璃,而作爲消費者的我們,隻需要等待「享福」就完事。
End
骁龍X Elite,PC 王炸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