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一團新出現的豬豬大軍直壓美國邊境。豬豬大軍來勢兇猛,讓美國政府頭痛不已。專家學者紛紛上書,直言這群豬不得輕視,若無法管控,将在北美引發生态浩劫。
造物主遊戲北美版
在歐亞大陸,豬是陪伴了人類萬年的動物好夥伴。
但北美可不是,這裏的三萬多種的原生動物中,完全沒有豬豬的身影,不論是與人爲友的家豬,還是遊蕩荒野的野豬,都是從 16 世紀開始,逐漸從歐洲引進來的。
最早帶着豬豬定居美洲的是 " 吃豬大國 " 西班牙。随着時間的推移,北美經濟和科技實力雙雄,推動農業發展之餘,讓養豬業也搭上了順風車。
加拿大的養豬業,效仿美國,都集中在産糧區,也就是俗稱 " 草原三省 " 的阿爾伯塔、薩斯喀徹溫、曼尼托巴。這裏土地寬廣,農業發達,以谷物的殘餘爲飼料,加上政府大力護航,養豬業蒸蒸日上。
加拿大中部的草原三省,是養豬業的龍頭之一。圖:Statistics Canada
當然也有年景不好的時候,四十年前,加拿大幾個 " 養豬大戶 " 面對國際競争,引發行業萎縮,一些豬農爲降低損失,隻好打開栅欄,放任家豬去荒野流浪。
這批被人類好朋友抛棄,回歸荒野的家豬們,返回野蠻生長模式。
而這兒真正的野豬,是在 20 世紀初引進的,當時廣闊無垠的北美大地,迎來了新住民——歐亞野豬。
沒錯,北美豬豬就是這麽逆勢操作,先紮根的是馴化完畢的家豬,幾百年後才迎來了老祖宗野豬。
野豬毫無經濟價值,特地運來隻有一個目的,就是作爲狩獵對象。
曾經蠻荒的北美,居民對狩獵有着獨特的熱衷,本地的原生動物,比如野牛被打得幾乎絕種,棕熊駝鹿更是惹不起還可能被反殺。
野豬這個各方面數值平均的好活靶,就這樣被帶到了新天地。一開始人們對這些小豬豬們沒什麽警惕,都當成舊玩具玩膩了的換口味,在廣大的獵場中間任由它們肆意奔跑。
比如新西蘭的 " 野豬 ",看上去就是一群乖乖牌。圖:NC Wildlife
野豬在北美的日子,如魚得水,因爲這裏沒有天敵,食物充足,即便是放開手讓獵人們去追殺,種群依舊能夠持續繁盛。
就這樣,野化家豬和自由野豬,在無垠的天地中,做起亞當和夏娃,因爲基因相近沒有生育隔閡,順利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
北美,就這樣成爲豬兒們的天堂。
豬兒們非但沒有經濟價值,反而造成美國每年二十幾億美元的農業經濟損失。圖:Canadian Wild Pig Research Project
以爲是青銅,結果是王者
家豬與野豬的雜合,讓誕生出的下一代糅合了兩個版本的綜合優勢。
家豬體型巨大,脂肪含量高,能夠抵禦寒冷,生育率也很高。野豬聰明機警,生存能力強,一口獠牙如天生神器,能挖地刨食,也可攻擊鳥獸。
加拿大因爲是家豬野放的源頭,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陸續發現了家豬 " 變野 " 長出獠牙的狀況。
這些豬豬後代普遍重達 150~250 磅,也就是 68~113 千克,并且應該還會更重。圖:Canadian Wild Pig Research Project
專家學者起初覺得,這算是意料之中,家豬重新變成 " 野生家豬 " 後,外表會出現一系列的返祖現象。
在新西蘭就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情況,18 世紀,英國探險家詹姆斯 · 庫克船長在探索新西蘭的時候,曾與當地的毛利人接觸,并贈送了幾隻家豬。數百年後,這幾隻家豬的後代已全部野化。現在新西蘭的野豬,幾乎都是 " 野生家豬 " 的後代。
19 世紀的畫作表明,後來野豬逐漸成爲新西蘭人的捕獵對象。圖:natlib.govt.nz
加拿大草原三省上流竄的 " 野生家豬 ",不外乎也是如此變化。人們原隻是簡單地設想,這些馴熟的小可憐們熬不過加拿大中部寒冷而漫長的冬季。
很快打臉的事實就來了,這些豬豬們,不僅活着,還活得很好。在冬季,聰明的豬兒會如同北美原住民一樣,挖掘雪洞保暖(這些 " 雪屋 " 江湖人稱 "Pigloo"),還會搬運香香的幹草給自己鋪床。等氣候溫暖,這些豬豬又沒有獅子、老虎這些天敵威脅,肆意生長。
奇怪的事情就漸漸發生了。
2004 年 6 月的美國,一位獵人曬出一張驚人的獵物照片。那是一隻身長 3.5 米,體重超過五百公斤的 " 巨豬 "。起初吃瓜觀衆并不相信世界上還有這種堪比一輛汽車般的豬豬存在,一度懷疑照片造假。
直鬧到知名科普期刊——《國家地理雜志》出面,給豬豬做了 DNA 測試,一番 " 犯罪現場 " 式的刨根問底之後,答案揭曉,真相隻有一個,巨豬是 " 家豬 " 與 " 野豬 " 的混種。
此後每幾年,北美就會有 " 巨豬 " 出現的事件。人們已不再懷疑,隻有滿滿的獵奇,就連歐洲的獵人們都開始組團來北美刷這個新上線的珍稀巨獸。
這些巨豬,也有了一個霸氣十足的新名字——豬吉拉(Hogzillga)。
豬神的黃昏
豬吉拉的出現,雖然令世人震驚,終究還是如同珍稀寶可夢一樣,偶爾才會出現一隻,短時期内不會危害生态環境。
真正的危機,是人類的貪婪所緻。曾經,加拿大農業部鼓勵農民雜交各種豬豬,夢想能開發出更有市場競争力的物種。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加拿大草原三省的養豬低潮期,被放入野外自生自滅的豬豬們中間,就摻雜這批人工育種出來的特别豬豬,名字就叫做——超級豬(Super Pig)。
超級豬,本是人類利用家豬和野豬的雜交繁殖技術,産生出來的一代超豬。圖:www.britishpigs.org.uk
超級豬原本是農場主爲了提高豬豬們産量和質量,長期不斷用家豬和野豬雜交,選育出一批體型碩大、抗病力強、超高繁殖的新品種豬豬,順便還提升了智力和攻擊力,取名超級豬。可見飼主對自己的成果,有着多麽大的期待。
奈何超級豬運氣不好,尚未成名,就被棄養荒野。
這款豬豬有着超大的體型,幾乎是一般野豬的兩倍以上。一對獠牙顯示出超強的雜食性,在野外生存毫無壓力,從花草枝葉到獸鳥魚蟲,豬豬們遇到什麽都能吃下肚。
還超級聰明,早已學會埋伏打獵,連成年的鹿都成爲超級豬的盤中餐,甚至還會組團打劫人類農莊。最後還自帶保暖毛皮,再嚴酷的寒冬也能安然度過。
一般家豬和野豬之間,按照自然規律,要用千年才能完成的優勝劣汰,天賦異禀的超級豬隻花了數十年就跑完全程。" 更高、更快、更強、更大、更聰明、更能生 ……" 人類的奧林匹克精神,超級豬們已經加碼實現了。
至今,豬吉拉的目擊事件不過寥寥數起,而超級豬的目擊事件已高達 6 萬多起。
以超級豬一年可生育兩次,每次 6 隻幼崽的速度,就算是獵殺率沖高到 65%,超級豬還是能夠擴大族群。
加拿大草原三省,因爲超級豬的泛濫,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加拿大野豬研究專家給出了定論,這就是一票空前絕後的 " 入侵性哺乳動物 "。
人類慌了,想要遏制超級豬的蔓延,派出 " 殺豬隊 ",一場人豬大戰拉開序幕。
事實證明,獵殺隻能讓事态更糟。獵人們的伎倆,超級豬們交手幾個回合就拿捏到位,它們更加警惕,轉爲夜間活動,會識破簡單陷阱。超級豬從此變得更難追蹤與根除。
更嚴重的是,超級豬們轉而把人類視爲天敵。2019 年,在美國德州,就有一位女性,在屋外被野豬攻擊緻死的罕見案例。
于是人類政府隻好叫停獵殺超級豬。無計可施,加拿大選擇躺平,美國也隻能眼看超級豬侵門踏戶,蕩平明尼蘇達及其周邊數個州。
無奈,豬豬與人類,互通三十多種病毒和細菌,四十多種寄生蟲。如果撒手不管,超級豬們将會席卷全北美,引發更大規模的環境災害。
要是超級豬再遇到豬吉拉,結果會生出什麽,都無法想象。
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又一次被證明得淋漓盡緻。
對此筆者隻有一個想法,超級豬包的餃子,應該叫什麽名字呢?肯定是 " 超級餃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