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 3 月 11 日電 ( 記者 左宇坤 ) 每年全國兩會," 部長通道 " 都是觀察兩會、讀懂中國不可錯過的信息場。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三場 " 部長通道 " 集中采訪活動,10 位部長相繼亮相回答記者提問。百米通道、問答之間,句句回應國計民生關切,傳遞發展信心力量。

3 月 11 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實例證成果,有溫度
" 左邊這一塊是 2015 年的,吸收了太多的 PM2.5,所以是灰黑色;右邊這一塊是去年的,灰白色。"
生态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走上 " 部長通道 ",第一個問題仍然離不開公衆最關注的空氣環境質量。今年,黃潤秋展示了兩塊從北京市大氣環境監測儀上取下的濾膜。
黃潤秋表示,十年間,北京的 PM2.5 濃度從 80.6 微克每立方米降到了 30.5,下降幅度達到 62%,濾膜也從黑變到了白。這十年,全國的生态環境也發生了根本性、轉折性的變化。
" 中國國家博物館去年推出了一款新設計的冰箱貼——鳳冠冰箱貼。因爲設計很好,一推出就成爲爆款,很多人一大早就到國博門口排隊,就是爲了買這個冰箱貼。" 文化和旅遊部部長孫業禮以國博冰箱貼走紅爲例,表示 " 有好的産品,不愁沒消費,不愁沒錢賺。"
這是去年文旅業 " 人财兩旺 " 的縮影。孫業禮表示,去年國内旅遊人次超過 56 億、同比增長近 15%,旅遊花費超過 5.7 萬億元、同比增長超 17%;入境旅遊人次 1.32 億,遊客花費接近千億美元。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産業實現利潤大概 1.3 萬億元,利潤率超過 9%。A 級旅遊景區門票收入、度假區接待收入、旅行社營業收入增長幅度都在 10% 以上。
數據見真章,有成效
" 高速鐵路的運營裏程已經達到 4.8 萬公裏,高速公路的通車裏程達到了 19 萬公裏,都居世界第一位。""2024 年,全國全社會物流成本共降低大約 4000 億,其中運輸成本降低了 2800 億,占到 2/3 左右。"
人享其行、物暢其流,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甫一亮相,便以一組數據展現了中國交通建設的成就。成績的背後,是調結構、強樞紐、促聯運三個方面的一系列精準有力舉措。
要車水馬龍,也要河暢水清。水利部圍繞抓節水、抓調配、抓修複 " 三件事 " 給出了答案。
" 近十年,我國國内生産總值增長近一倍的情況下,全國用水總量實現了零增長。"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表示,水利部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産,大力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使水資源開發利用強度不超過江河湖泊承載能力,實現 " 還水于河 "。
京杭大運河斷流了 100 年,如今已實現連續 3 年全線貫通;永定河斷流了 26 年,如今已實現連續 4 年全線貫通;海河流域 " 有河皆幹、有水皆污 " 的狀況得到根本扭轉。" 維護河湖健康,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李國英說。
行動解難題,有銳氣
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是不少企業發展路上的 " 絆腳石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表示,對于涉企亂收費問題,将采取治标與治本相結合的辦法進行整治;對于涉企亂罰款問題,将通過落實過罰相當原則進行糾治;對于涉企亂檢查問題,将通過推廣非現場監管方式進行糾治;對于涉企亂查封問題,将通過嚴格規範執法行爲進行糾治 ……
直面問題給出新舉措,從 " 過罰相當 " 到 " 無事不擾 ",從智慧監管到規範執法,每一項行動都在爲企業減負松綁、爲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 堅決抵制飯圈文化對體育的侵蝕和破壞,弘揚正能量,唱響主旋律。"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在 " 部長通道 " 上表态,要更充分發揮體育激發愛國熱情,爲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氣的時代價值,進一步豐富和擴大中華體育精神頌的品牌效應,講好中國體育故事。
高志丹還提到,要加大科技創新,擴大開放交流,鞏固好奧運強國建設的成果,全面做好米蘭冬奧會、洛杉矶奧運會的準備工作,在鞏固傳統優勢項目的同時,在田徑、三大球等基礎和重點項目上力争取得實質性突破。
科技顯力量,有底氣
"DeepSeek 和機器人在最近一段時間引起國内外廣泛關注,我想它從一個方面也說明了中國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效果。"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但與此同時它也向我們提出,面對重大科技變化和産業變革,我們的教育如何應對。
懷進鵬認爲,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都對社會提出了特别重要的需求,尤其是對教育,所以它也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大機遇。
科技正在驅動更多行業的現代化發展。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提到,建設農業強國科技是利器。我國在農業科技創新整體上已進入世界第一方陣,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去年達到了 63% 以上。
韓俊表示,高端裝備、高端農機、生物育種、無人機、AI,在農業上用得越來越廣泛,大大提升了農業的生産效率。我國農業無人機保有量超 20 萬架,無人機的作業面積超 4 億畝。
承諾迎挑戰,有信心
" 耕地保護是國之大者,事關糧食安全、事關民生福祉。" 自然資源部部長關志鷗表示,耕地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用 " 長牙齒 " 的硬措施堅決遏制違法占地,又需要全社會共同樹立節約集約的意識,從源頭上少占或不占耕地。
關志鷗表示,要優生态、惠民生。統籌耕地保護和鄉村生态治理,通過科學規劃再現鄉村美景,讓欣賞田園風光、想起小時候的味道,成爲百姓生活的新時尚。
同樣聚焦 " 人 " 的感受和行動,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表示,金融資源配置要從緊盯 " 物 ",轉變爲聚焦 " 人 ",讓老百姓收獲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 不斷強化數字賦能,讓服務更高效、體驗更舒心。當然我們也會針對性地解決老年人、外國遊客等金融服務中的堵點難點問題。" 李雲澤提到,将從提供更豐富的金融産品、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務、營造更放心的消費環境等具體舉措考慮。
政策強音與民生溫度在 " 部長通道 " 交織,一項項發展規劃愈發清晰,一個個民生關切有了答案。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