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會成爲一家越來越「重」的互聯網企業。
上線了 4 年的閃電倉,又被美團提升了咖位。
今年 10 月 15 日,閃電倉所屬業務闆塊美團閃購在北京舉辦 "2024 美團即時零售産業大會 "。
在大會上,美團核心本地商業 CEO 王莆中先是回顧了即時零售行業近年的發展曆程:從 2013 年起逐步從餐飲外賣向其他品類拓展,到 2018 年起從應急品類向日常用品拓展,再到 2021 年起覆蓋數碼家電、美妝服飾、日用百貨等領域。簡單來說,即時零售就是騎手從倉庫 or 店鋪拿到商品,在一個小時内送給消費者。
在一系列憶往昔過後,美團揭示了此次大會的真正目的,爲閃電倉招商。
閃電倉,是美團 4 年前開始的新嘗試,基本可以通過以下等式來概括:閃電倉 = 便利店(+ 百貨店)+ 純線上售賣 + 小時達 / 半小時達。
王莆中表示,閃電倉是即時零售行業最大機會,2027 年數量将超 10 萬個,并給出了兩個大型零售商名創優品、屈臣氏的入駐案例。
在釋放野心的同時,王莆中也勾勒了即時零售的産業圖:即時零售迄今發展出多類供給物種,有像羅森一樣 " 倉即是店 " 的業态,有像永輝、大潤發一樣 " 店包含倉 " 的業态,也有像小象超市、叮咚買菜、美團閃電倉一樣的獨立倉業态。
今年以來,餓了麽、京東也紛紛調整戰略,大搞基建直指即時零售的戰場——騎手們的輪胎,已經在新一輪即時零售的戰争中,擦出了火藥味。
閃電倉,美團求快的最佳注解
事實上,閃電倉的故事,得從 6 年前說起。
2018 年,美團作爲百團大戰的幸存者,想盡辦法鞏固勝利的果實。
一方面,要把本地生活能幹的都幹了。除了餐飲(團購 + 外賣),電影、酒店、旅行、共享單車也進入美團本地生活大本營。
另一方面,要比所有人幹得快。那怎麽提高效率呢?
美團在 2018 年前後,給出了三個解法:讓送的人更快、讓機器代替人送、減少配送環節。與之相對應的動作是——建立并升級自動配送團隊,成立無人機項目組,上線美團閃購。
" 更全更快 " 的姿态,讓美團港股上市成爲闆上釘釘的事。
之後,對于 " 更全 ",美團推出了美團優選、美團買藥,美團買菜(2017 年創立的掌魚生鮮,現在的小象超市)。而對于 " 更快 ",前兩者都是履約體系的加速,是美團的 " 份内 " 事,而 " 減少配送環節 " 将改變市場玩法,即從傳統渠道零售轉變爲即時零售。
(傳統渠道零售、互聯網零售對比 圖源:天風證券研究所)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傳統渠道零售中,從産地到農貿市場 / 商超百貨,要經過多個經銷商的手,等待消費者自提。
而即時零售,省去了層層經銷環節并有騎手配送上門,基于此産生了兩種方式:一是平台與第三方線下門店合作,平台整合商品、騎手資源,類似于美團、餓了麽餐飲外賣。二是自營配送的前置倉模式,同樣以線下門店爲基礎,但是平台掌握商品的所有權,例如美團買菜。
但隻要與第三方線下門店扯上關系," 所有權 " 就要大打折扣——門店租金是難以優化的成本、容量限制了 SKU、開店時間不滿足 24 小時的需求。
于是,爲了把商品完完全全拿捏在自己手裏,除了充當配送平台之外,美團閃購還衍生出一個新的模式——閃電倉。
剝離第三方線下門店的參與,也就意味着更多 SKU,更長的營業時間,以及更多的訂單。
基于閃電倉的種種優勢,在美團閃購上線兩年後,在消費理性的當下,美團仍然選擇費力挖掘被抖音、小紅書們激發的、深夜的 " 不理性 " 需求。
2020 年 9 月,美團率先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試點閃電倉,自此,美團即時零售網絡全部顯現:
l 美團優選 ( 社區團購 ) 主攻低線城市生鮮品類,定位 " 低價、多樣、次日自提 ";
l 小象超市 ( 前置倉 ) 負責一線城市生鮮、快消品類的半小時配送,一線覆蓋完成後專注于運營叠代和效率提升。
l 美團閃購 ( B2C 零售 ) 則專注鮮花、藥品、酒水等高潛力垂直品類開拓,緻力實現 " 萬物到家 "。
l美團閃電倉,是當前即時零售生态在日百快消品類上的補充。
一個值得注意的事情是,2021 年美團提出未來三年将投入 50 億,開出 10000 家閃電倉。
而三年後的 2024 年 10 月,王莆中則在美團及時零售産業大會上透露,美團閃電倉的數量已突破 3 萬家且實現了全品類的覆蓋。
不僅如此,根據王莆中透露的消息,當前超過 3 萬個美團閃電倉已覆蓋數碼家電、母嬰玩具、日百服飾、美妝個護、寵物用品、便利店業态、水果、食材、酒飲、鮮花、醫療器械等消費者生活的多個方面。
足以見得,閃電倉是美團對于 " 更快 " 意志的最佳注解,很明顯,美團還想要 " 全 ",繼續複刻其過往的榮耀時刻。
即時零售,硝煙更盛
而在即時零售市場這個新戰場,我們不難發現,雖說降本增效,但巨頭們無一例外地撒票子,搞基建。
畢竟再怎麽理性,也要吃好喝好。美團閃購負責人表示,2022 年數據顯示,當前在美團閃購上有近 35% 的用戶搜索不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也就是說,市場還有不少金子可挖。
而此時,瞧上這塊蛋糕的都不好對付。
與當年的百團大戰不同,彼時大家都是 " 毛頭小子 ",憑着多一點的魄力和遠見,再多砸一些錢就能取勝。如今的玩家們,家底都很厚,在此基礎上各家都有沖不垮的堡壘——淘寶、京東電商老炮們擁有豐富的産品供給,美團、餓了麽擁有成熟的配送體系,抖音擁有海量的線上流量,各自都想借此找到下一增長曲線。
實際上,美團自 2022 年開始,就已經與小米、蘇甯、華爲、Apple 門店合作,開始了在數碼産品維度上的即時零售布局;到了今年,美團更是宣布了和好幾個大家電品牌(美的、奧克斯)的即時零售合作。
這被外界解讀爲美團動了京東的蛋糕。
但實際上,京東也早已經憑借強大的物流履約能力,把業務的觸角延伸到即時零售領域,并且在這一領域的布局越來越深入,大有與美團一較高下的意味。
(美團閃購頁面 圖源:美團 APP)
比如說,今年 5 月,京東即時零售業務品牌由原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整合升級爲京東秒送,不僅與 " 首頁 " 一級入口并列,還在 App 首頁上線 " 秒送專區 "(最快 9 分鍾達)。
不僅如此,京東秒送也上線了特定品牌的漢堡和咖啡配送業務,這就是實打實的入局到外賣市場了。這也屬于即時零售的範疇,但毫無疑問,也頗有侵入到美團、餓了麽等固有外賣玩家領地的意味。
(京東秒送頁面 圖源:京東 APP)
不過從美團和京東雙方在即時零售的體驗來看,雙方都各有優勢。
比如,對比京東和美團的 " 大型超市類目 ",在 1km 内,美團覆蓋的商家更多(多在了全家、喜士多等連鎖便利店以及自己的小象超市);對比同類商品來看,理論配送時間上,美團總體來說更快。對于商品,二者的店鋪主打商品大不相同。
(左邊美團,右邊京東便利店入駐情況 圖源:美團、京東 APP)
簡單總結一下,後發者京東對于美團的進攻在咖啡奶茶品類上是有效的。但綜合來看,美團還是憑借多年渠道積累、履約體系建設守住了擂台。作爲 3C 領域的進攻者,美團的價格未必具有多大的優勢,勝在了速度。
與此同時,在即時零售的戰場中,我們也不能忽視餓了麽、抖音的動态。
其中在 10 月 23 日,在 2024 即時電商未來商業峰會上,餓了麽資深副總裁、同城零售業務負責人胡秋根在現場發布中表示,餓了麽将繼續戰略投入即時零售、堅定與生态共赢共進,堅決不與商家在供應鏈上争利,也抛出了自己的野心——計劃在未來 3 年内開出 100000 家官方旗艦店。
而抖音也對這一塊蛋糕虎視眈眈:2022 年 10 月,抖音小時達上線,2023 年 10 月獲得獨立入口此後一直漸進開城。今年上半年還據傳在部分城市嘗試通過共享倉,補充商家的本地履約能力。
随着抖音外賣轉回抖音生活服務,抖音小時達也于 9 月 24 日全國開放,并在國慶前進行服務商招商。同時也有内部消息傳出,現在入駐小時達的商家享受配送費高額補貼,5 公裏内一單 3.5 元,比一些同行便宜 40%。抖音小時達也正在成爲即時零售市場的又一個變量。
一時間,巨頭集聚即時零售市場,号角已然吹響。
誰會更勝一籌?
那麽,誰會更勝一籌?或者我們換一個問題,消費者想要的即時零售是什麽樣的?誰更符合他們的需求?
我們不妨先舉一個即時零售的例子。小林正在搬家打包,突然發現紙箱準備得不夠,但大多數線下門店沒有紙箱,且去購買要花大量的時間成本,而電商速度也不夠。此刻,即時零售便能補上這個空缺——外賣 / 快遞小哥花 30 分鍾 /1 個小時從平台倉庫拿上紙箱送到小林的手裏。
這背後,對玩家的履約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既要有,又要快,還不能溢價過高。基于此,有自己全權把控的倉庫極爲重要——多一個環節便會多一點溢價空間與風險。
如何降低履約成本,也是一大考驗。
畢竟前置倉的教訓就在眼前——每日優鮮 7 年燒了 140 多億,并在 2022 年倒下,而叮咚買菜則在 2019-2022 年一共虧損了 122 個億,美團買菜也收縮業務。歸根結底是兩個原因——生鮮本就是毛利率所剩無幾的品類,前置倉無法平衡高客單價與複購率。
目前京東大部分品類是邀請商家旗艦店入駐平台,輔以自營業務京東便利店(百貨),京東之家(3C)。也就是說,雖有自營大倉,但在即時零售上,京東對于供給的把控程度并不高,成本仍是前期較爲頭疼的問題。
而就以上調研的品類以及首頁推薦商家來看,美團閃購幾乎是充當平台角色——京東便利店、世紀華聯超市、奧樂齊超市目前都沒有明确與美團閃電倉合作的訊息。
我們不難推斷,閃電倉的邏輯是,用快消品滿足用戶即時需求,非标品提升門店盈利水平——用戶如果一直能搜到自己想買的商品(熱銷品),消費習慣深入,閃電倉的非标品銷量才能有望持續增長。
而若是快消品沒有規模,進貨端就沒有利潤可賺,同時也将 " 連累 " 高利潤的非标品無人問津。也就是說,商家需要長期培育用戶購買其熱銷品的心智,例如補貼,等待快消品成規模。
在這一邏輯下,美團閃電倉似乎更适合與成熟的線下零售品牌合作——其快消品已然有規模,後面的一系列鏈路都通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美團與名創優品在 10 月中旬達成的關于「年内将在美團上線超過 800 家閃電倉」的合作,本質上就是服務于這個即時零售的邏輯。
目前來看,美團閃電倉需要更多的大型線下零售品牌入駐,提升 SKU 的同時,也能夠爲其背書,吸引更多搖擺不定的品牌加入。
而對于中小商家來說,在消費理性的當下,如何協助商家實現熱銷品類的規模化,控制前期成本,是美團急需思考的問題。
即時零售市場,盡管解題思路已然明确,但基于各家禀賦、打法不同,仍然存在着許多不确定性。
美團無法忽略京東 3C 品類的優勢,低估京東便利店、京東之家、自營大倉的組合拳,以及長期 "9.9 元 " 細分品類的用戶心智培養;也無法低估餓了麽這一老對手急于盈利的野心。
另外,美團更無法忽略到店業務的新晉對手——抖音,其憑借着興趣電商邏輯和實打實的補貼,确确實實吃下了美團不少到店份額,一旦抖音大力出奇迹把履約體系搞成了,又将給市場帶來不小的風浪。
當然,美團有着足夠的硬貨,有着足夠的失敗經驗,也同樣有着堅定的押注者心态——例如,說出閃電倉是即時零售行業最大機會,再例如立下 2027 年數量将超 10 萬個的 flag(截止目前 3 萬 +)。
無論如何,對于美團來說,閃電倉已經成爲它加碼即時零售不得不作出的關鍵選擇, 甚至也成爲它整個未來商業體系布局中的關鍵一環——不僅如此,伴随着閃電倉的進一步覆蓋,美團在某種意義上會成爲一家越來越「重」的互聯網企業。
當然,這也是它必須要走的路。
因此,關于美團即時零售的未來三年,我們最爲期待的是:在這場即時零售的賭局裏,屆時擁有十萬店面的閃電倉,會最終成爲美團笑到最後的高勝率底牌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智見 Time",作者:孫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