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裁員不是萬能藥 "
Fast Reading
■
11 月 3 日,李斌宣布蔚來将裁撤約 10% 的崗位,個别部門裁員比例達到 50%。
■
李斌希望通過這次裁員,治療公司組織低效的頑疾。
■
裁員無法解決所有問題。有前員工認爲,蔚來目前比 2019 年更危險。
一場波及至少 3000 人的裁員風波,讓蔚來一夜之間 " 夢回 2019"。
2019 年,蔚來一年虧了 112 億,股價跌到逼近 1 美元,手裏的現金撐不過一個月,爲縮減成本裁掉了 30% 的員工。那一年,李斌被戲稱爲" 最慘的人 ",蔚來則被認爲 " 進了 ICU"。
今年 1-10 月,蔚來共計交付 12.6 萬輛新車,在新能源汽車零售市場僅占據 2.1% 的份額。前兩個季度,蔚來毛利率均未超過 2%,半年虧損 109 億元。
更重要的是,組織低效帶給蔚來的負面影響正在變得突出,造成部門之間的矛盾、阻礙研發進度,甚至影響用戶服務。
李斌在今年 4 月的一場用戶活動中直言,今年上半年的表現将決定公司的中期走向," 如果工作不力,2024 年可能又成爲 2019 年 "。
時隔 4 年,再次徘徊在 ICU 門口的蔚來,比 2019 年更危險?
01.
轉機初現,風雨已至
被裁員那天,蔚來前員工夏蕊(化名)和 HR 談了 10 分鍾左右,就痛快地簽協議離開,當天就是 last day。補償是 N+3,她所在的業務線被整條砍掉。
她并非沒有嘗試過自救。
11 月 3 日,李斌宣布公司将減少 10% 左右的崗位,推遲和削減 3 年内不能提升公司财務表現的項目投入。收到這封全員信後,夏蕊所在團隊的成員給李斌發了一封郵件,闡述這條業務線将在短期和長期爲公司帶來怎樣的價值。但結果," 我們還是都被裁了 "。
在全員信發出前兩天,蔚來内部就已山雨欲來,不少人在私下猜測裁員比例。
張帆(化名)比夏蕊更早聽到了風聲。他所在自動駕駛運營部門(AO)是此次裁員的 " 重災區 ",比例約 50%,他的名字也被放進了裁員名單裏。有其他團隊詢問他是否想要轉崗,他在權衡之後選擇了拒絕。" 想看看新機會,而且我過去,有可能擠占一個名額,造成别人被裁。"
多名蔚來前員工和現員工告訴雪豹财經社,李斌發布全員信後的一周(11 月 6-10 日)是裁員的高峰期。一位前員工稱,他所在的團隊 " 應屆生分配到其他部門,社招員工直接走人 "。
對年近不惑、還要承擔兩輛 ET5 車貸的劉展(化名)而言,被裁員的消息堪稱 " 晴天霹靂 "。
劉展告訴雪豹财經社,就在被裁員前,他還獲得了今年 Q2 的星河獎,沒想到 " 忠心耿耿爲蔚來做事,就這麽被優化了 "。他在社交媒體上吐槽 " 被公司明示暗示要求買車 ",此前作爲蔚來員工能享受終身免費換電權益,但被裁後該權益會被收回,隻能享受每月 6 次免費換電。
此時,距離夏蕊相信公司迎來轉機,隻過去了不到 5 個月。
早在今年年初,夏蕊就意識到公司陷入了困境,原因是" 賣不動車了 "。"ET5 的月交付到年初還沒過萬,團隊内部震動很大。" 夏蕊告訴雪豹财經社,從那時起,蔚來内部關于裁員的讨論就多了起來,李斌還專門在一場全員會上高調承諾,雖然 ET5 沒起量,但公司不會裁員。
ET5 是蔚來發布的第五款車型,于 2022 年 9 月正式交付。蔚來總裁秦力洪曾預測,ET5 的銷量會在一年内超越寶馬 3 系,但結果并不如人意。
夏蕊和同事們開始有意識地主動幫公司減輕負擔," 以前出差都是訂五星級酒店,但之後會訂便宜一些的酒店 "。
6 月 20 日,蔚來宣布獲得來自阿布紮比投資機構 CYVN Holdings 的 11 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在夏蕊看來,這筆錢不僅能改善公司的财務狀況,更是外界對蔚來的認可。" 信心比黃金更寶貴,當時我和同事們都在說,好起來了!好起來了!"
如今," 希望蔚來以後越來越好 ",成了夏蕊和張帆對這家公司最後的祝福。
02.
蔚來需要 " 全面優化 "
蔚來會變得更好嗎?
至少李斌的期待是,通過這次裁員進行一場" 全面優化 ",讓公司變得更加高效。
早在今年年初,李斌就在一封公開信中表示," 對于低效的組織、低效的團隊、低效的流程、低效的項目,需要進行全面的梳理和優化 "。他此次裁員的目标,也是 " 組織提效,合并重複建設的部門與崗位,變革低效的内部工作流程與分工 "。
組織低效的問題,是蔚來公司治理過程中的頑疾之一。
自動駕駛運營部門(AO)前員工劉潇(化名)注意到,AO 與自動駕駛研發部門(AD)存在業務上的重疊,但雙方并沒有拉通合作。" 各幹各的,研發給出的方案運營不支持,運營給出的結果研發又不認。"
不僅如此,兩個部門之間還存在利益上的争奪。劉潇告訴雪豹财經社,AD 負責人任少卿想獨自做訂閱閉環,AO 負責人李軍則想把城區開路權限抓在自己手中。
兩個部門之間的龃龉,影響了蔚來自動駕駛能力的提升。劉潇表示,今年他在蔚來供職的 3 個月裏,業務 " 完全沒有正向進展 "。
在他看來,此次 AO 被裁員 50%,是 "AD 的勝利 "。另一位 AO 部門員工表示," 沒聽說研發有人被裁 "。
楊兵(化名)在一家向蔚來供應零部件的公司工作。在合作過程中,他們給蔚來兩款不同車型的團隊供應同一個零部件,兩個團隊對該零部件都要進行測試。楊兵認爲,這就是重複勞動," 感覺兩個團隊之間的關系并不融洽 "。
在給零部件做測試驗證時,其他新勢力同業公司需要 6~9 個月,而蔚來要把時間壓縮三分之一,今年直接壓到了一兩個月。楊兵告訴雪豹财經社,就用這麽點時間做測試,流程根本不完整," 蔚來給我的印象是比較務虛,不踏實,不奔着落地去 "。
就連蔚來引以爲豪的用戶服務,也被組織低效的問題影響。
蔚來前運營徐山(化名)告訴雪豹财經社,運營想要做好服務,一定要和車主面對面接觸,但他所在的分公司,中台運營并不接觸車主,這導緻運營感知不到用戶需求。
比如,老車主因爲有終身免費換電權益,所以對車機出現的問題包容度較高,但對于沒有終身免費換電權益的車主而言," 不是所有的不滿都能通過送積分卡券解決 "。今年,徐山所在分公司管理的區域,甚至出現了車主拉橫幅的情況。
部門、崗位重複建設和内部流程、分工低效,是李斌一直試圖解決的問題。
" 斌哥是個脾氣很 nice 的人,但他也會在内部會議上直接指出哪些部門存在各自爲政的問題,讓他們去更好地合作,而且事後相關部門要交一份有過溝通、有過協商的彙報。" 張帆告訴雪豹财經社," 能看出來,斌哥是一直想爲公司打造出高效協作的模式。"
但裁員 10%,能解決這道難題嗎?
03.
" 比 2019 年更危險 "
裁撤 10% 的崗位之後,蔚來仍保留了換電站、自研電池、芯片及手機等諸多燒錢的" 副業 ",它們不僅難以爲公司财務作出正面貢獻,還需要投入重金。
李斌曾坦承,蔚來做手機 " 不是因爲現在車不賺錢,要去靠手機盈利 "。徐山在工作中可以看到蔚來換電站的經營數據," 投入産出比并不好 ",以至于他對這次裁員的到來并不感到意外。
今年,蔚來計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鋪設 1000 座換電站。對于這項高成本、重資産的業務,有能源公司高管表示,蔚來的布局 " 根本談不上經濟性 "。(詳見雪豹财經社《馬斯克撞過的南牆,李斌爲何還要死磕?》)
新能源汽車價格戰爆發後,夏蕊和同事經常會讨論蔚來是否會降價,結果時常是否定的,因爲" 我們成本太高了,沒有辦法降價 "。
花錢大手大腳的蔚來,糧草并不充足。财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蔚來現金儲備爲 315 億元,在 " 蔚小理 " 中墊底。
對當前的蔚來而言,比通過裁員節流和提效更重要的,是開源造血。
賣車是維系蔚來生存的支柱。2020 年至 2023 年上半年,汽車銷售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分别爲 92.4%、91.8%、92.4% 和 84.4%。但今年 1~10 月,蔚來隻完成了 52.5% 的年度銷售目标。
爲提升銷量,蔚來從今年 7 月開始全面提升銷售能力。李斌在 Q2 财報電話會上表示,目标是每月鎖單 3 萬輛,并希望在 10 月、11 月看到銷售能力提升帶來的積極成果。
但從結果來看,8-10 月,蔚來分别交付 1.93 萬、1.56 萬和 1.61 萬輛新車,均低于 7 月銷量(2.05 萬輛)。光大證券分析,10 月蔚來交付量雖實現了同比環比增長,但受累于市場競争激烈及改款 EC6 上市提振效果低于預期,銷量或趨瓶頸。
相比于其他造車新勢力,蔚來的虧損規模更大,它要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實現盈虧平衡,需要比其他造車新勢力賣出更多的汽車。
但價格戰的硝煙不會在短時間内平息。
李斌在全員信中表示,未來兩年會是汽車行業變革期競争最激烈的階段,外部環境充滿巨大的不确定性。何小鵬則認爲,下一個 10 年,市場将進入 "32 進 8" 的淘汰賽,300 萬 ~500 萬輛的銷量規模是晉級門檻。
試圖讓自己變得更輕巧、靈活和高效的蔚來,能跨過這道門檻嗎?
2019 年,身處困境的蔚來交付了超 2 萬輛汽車,遠超小鵬(1.27 萬輛)和理想(973 輛)。是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爲 4.9%。今年前 10 個月,理想的總交付量已是蔚來的 2.25 倍,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也突破了 37%。
在一名離職員工看來,眼下的蔚來比 2019 年更危險。" 那時候是缺錢,現在不光是缺錢,競争對手也更多更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