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柴旭晨、王戀齊
編輯 | 王小娟
當新勢力們将智能化标簽牢牢貼在電動車上時,一汽—大衆準備用探嶽 L 填平油車與智能的鴻溝。
3 月 1 日,這家德系老牌車企在泰山腳下重磅出擊,以 " 油電同智 " 爲利矛,将戰火引向 15 — 20 萬元的燃油車市場。此次推出的全新探嶽 L,以一口價 17.69 萬元起售,這一價格相較于同級别的 CR-V、RAV4 低出近 3 萬元,但配置卻毫不遜色。
作爲國内今年首款發布的智能化燃油車型,探嶽 L 此次智能化優勢可圈可點。
具體而言,其搭載了一汽—大衆與大疆車載聯合開發的 IQ.Pilot 高階智駕系統,該系統配置 8155 芯片,系統能實現包括預測性自适應巡航、智能應對加塞等在内的八大高階智駕功能,在擁堵、無車道線大路口、前車低速、大曲率彎道和大車侵占車道五大高頻智駕場景中都有很好的表現。
這一操作徹底打破了燃油車在大衆認知中 " 高階智駕 = 新能源專屬 " 的固有印象,讓人們看到燃油車在智能化方面的巨大潛力。
一汽大衆此舉推動了智駕技術向燃油車市場滲透,讓整個行業不得不重新審視不同動力形式車輛的智能化潛力。
目前,燃油車的高階智駕仍面臨着諸多難題,燃油車動力總成由發動機、變速箱構成,是非線性的動力輸出,沒有電機響應快,增加了智駕系統精準控制車速的難度。據統計,燃油車的執行器聯調周期大約是電車的 5 倍,控制精度調優周期大約是電車的 8 倍。
從整個燃油車高階智駕行業來看,高階智駕系統需要複雜的傳感器和計算平台,這增加了車輛的複雜性和成本,對于燃油車來說,配備這些系統可能會提高售價,影響市場競争力。
面對一系列技術挑戰,探嶽 L 在系統性技術革新上實現突破,尤其在電子電氣架構領域完成了關鍵性升級。
探嶽 L 搭載的 MQBEvo 平台具備整車 OTA 升級能力,這種架構差異直接影響了智能化功能的叠代速度和用戶體驗。爲後續引入端到端大模型、實現全場景高階智駕提供了技術演進空間。
顯然,爲新探嶽 L 爲打出 " 智能油車扛把子 " 标簽的一汽大衆,正準備颠覆現有油車市場。
眼下,無人否認電動化的大勢所趨,但市場還沒有進入到最終定型階段,燃油車在相當長的時間中也會繼續存在,這反而是合資玩家的機遇。
一汽大衆曾作出判斷,至少在未來三五年内,中國的燃油車市場總規模還将保持在千萬級左右。在這個龐大的市場中,一汽大衆要确保王者地位,除了繼續在發動機、變速器、底盤上持續叠代升級,智能化同樣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對于更傾向于多功能、保持自身走複雜路面能力的探嶽 L 來說,維持住内燃機的能源形态,顯然是更爲穩妥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大衆也的确踩上了風口,智能駕駛的浪潮已經開始通過比亞迪、長安、吉利、零跑和特斯拉進行全行業、全産品端的覆蓋,全民智駕的熱浪開始左右着市場的走向。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 年國内燃油乘用車銷量占比 51.1%,同比下滑 17.4%;而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則以 40.2% 的增速持續擴張。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25 年新能源滲透率即将突破 50% 之際,探嶽 L 的上市,标志着傳統車企開始用智能化武器收複失地,向新能源車企發起有力的反擊。
随着全新探嶽 L 的出現,一汽大衆制定的行業首個 " 燃油車三步走 " 的智駕路線圖已經開始逐步鋪開。
根據規劃,在今年第三季度,一汽大衆将實現燃油車的端到端大模型上車,屆時将覆蓋 75% 城市場景和 95% 高速場景,讓一汽大衆的燃油車智駕能力追趕上行業頭部。
2026 年,一汽大衆将進入智駕 3.0 時代,向行業巅峰發起沖擊,實現覆蓋 95% 城市場景和 98% 高速場景的智駕落地,讓燃油車也能像智能電動車一樣,做到 " 全國都能開、有路就能開 "。
今年被一汽大衆定義爲 " 突破之年 ",它将從産品、營銷、效率全維度實現突破,未來 20 個月将推出 19 款新車,其中大衆品牌燃油車産品線将全部更新。全新探嶽 L 的到來,标志着一汽大衆 " 油電同智 " 戰略已進入全新階段。
當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在智能化維度站在同一起跑線,市場格局或将迎來新一輪洗牌,對于探嶽 L 而言,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