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鏡象娛樂,作者丨栗子酒
近日,由 AI 參與創作的不少作品加速落地。
一邊是全球首部 " 完全由 AI 制作的開創性長篇電影 " ——《Our T2 Remake》在洛杉矶首映,該片由 50 位 AI 領域的藝術家分段創作,他們借助 ChatGPT、Midjourney、Pika、Kaiber 等人工智能技術,影片創作全程都由 AI 完成。
另一邊的國内市場,《西遊記》AI 動畫片前兩集在 B 站播放量均超百萬;" 全 AI 化生産流程 " 産出的微短劇《白狐》在前不久上線;央視布局的國内首部原創文生視頻 AI 系列動畫《千秋詩頌》于 CCTV-1 綜合頻道播出……多部 AI 影視作品落地,意味着 AI 賦能影視制作已經出現了實質性進展,技術革新帶給行業的影響正加速顯現。
尤其是在 Sora 問世之後,相關技術的發展速度之快超出了太多人的想象。技術浪潮席卷之下,影視行業圍繞 AI 的布局也在提速。據鏡象娛樂不完全統計,優愛騰芒等視頻平台,光線傳媒、上海電影、華策影視等影視公司都在着力推進 AI 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從訓練相關的大模型,到将 AI 技術應用于影視内容創作、宣發等更多環節,甚至開發 AI 全流程參與的作品,影視公司的腳步越來越快。
頭部公司入場,動漫、微短劇成搶跑賽道
OpenAI 發布首個文生視頻大模型 Sora 之後,網上相關話題的讨論熱度居高不下,無論是 Sora 具備的生成 60 秒視頻的能力,還是它創作出的視頻的真實感,都讓人耳目一新。伴随着技術更叠,不少人認爲,Sora 的誕生将爲影視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甚至可能會重新定義影視内容的創作和消費方式。
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 Sora 問世之前,行業已經在嘗試利用 AI 創作影視作品。比如由觸飛瑞拓開發的微短劇《白狐》就是在 Sora 發布前上線;中國首部 AI 全流程制片的動畫大電影《愚公移山》則在去年 12 月官宣開機。由此可以看出,關于 AIGC 深度參與影視内容創作的探索,國内早有先行者,而 Sora 的出現加速了這一進程,視頻生成技術進一步優化,也在推動國内頭部影視公司加快腳步。
就目前各家的動作來看,相較于類似《Our T2 Remake》的長電影,更多公司将着力點放在單集時長更短、體量更小的動漫、微短劇上。
2 月 29 日,央視總台在 2024 年精品片單發布會上宣布,将與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元宇宙文化實驗室攜手,共同推出《中國神話》系列 AI 微短劇的首部作品——《中國神話 · 補天》,并在當天發布由 AI 全流程制作的宣傳片。
同一天,上海電影也宣布将正式啓動上影 "iPAi 星球計劃 ",立足旗下公司上影元文化獨家經營的《葫蘆兄弟》《中國奇譚》《黑貓警長》等多個經典 IP,實施 IP 内容煥新 +IP 商業開發兩大計劃。據上影集團董事長王健兒透露," 我們将保持每年 2 部以上 IP 内容煥新作品,重塑超級動畫廠牌。" 在此基礎上,上海電影還将牽頭成立研發共同體,加大 AI 技術攻堅,訓練中國動畫學派大模型體系。
而在 3 月 9 日,光線傳媒董事長在《中國電影報道》中透露:" 我們設想拍一部 1000 集的動畫微短劇,每集大概兩三分鍾,題材來自中國古典名著,計劃用 AI 介入創作,現在正在組建隊伍和籌備劇本。" 此外,騰訊視頻利用 AI 輔助創作的動畫短片《魔遊紀人工智能篇》也在布局中;中文在線在漫畫、動态漫領域布局《我主宰了靈氣複蘇》《混沌劍神》之後,于近期宣布将繼續探索 AI 在創意、動畫、短劇、短視頻等多應用場景的可能性。
顯然,AI 輔助影視内容創作的趨勢已經越來越凸顯,更多影視公司加快推進 AI 輔助創作、甚至是 AI 全流程制作的作品落地,不隻是在追尋内容創作上的突破,也是在積極應對技術浪潮席卷下可能引發的巨變。
立足初探階段,影視公司一邊期待、一邊焦灼
《Our T2 Remake》首映前,該片的制作團隊這樣說道:" 這将是 AI 在電影制作應用中的一個重要裏程碑……我們希望向世界展示,AI 賦予了每一個人創作自己的史詩級故事的能力。"
誠然,無論是長電影《Our T2 Remake》,還是微短劇《白狐》等作品落地,都可以視爲 AI 于影視行業邁出的重要一步,預示着通過各種工具類産品,AI 可以完成動态的聲像、光影組合,去講述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但從目前的作品來看,AI 的完成度還相當有限,人物的神态動作、畫面的剪輯連接、不同場景的整合度、故事的流暢度等,都需要進一步完善。
在這個過程中,好的方面在于,AI 技術的叠代速度非常快,從 ChatGPT、GPT-4 到 Sora,從單一文本到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的多模态進階,整個過程隻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下 AI 影視作品中存在的問題,也會在不久的将來得到改善。因此,行業對技術革新抱有期待,影視公司加快布局,也是看到 AI 迅速發展帶來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不隻是在降本增效上,也進一步延伸到創意、創作等内容層面。
但同時,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更多不确定性。一方面,相比專注于研究 AI 等前沿技術的科技公司,影視公司在同領域的研發速度要慢上許多。一如在 Sora 問世之前,《白狐》《千秋詩頌》等作品摸索的創作方法論,就可能伴随着 Sora 帶來的技術革新,而被迅速淘汰,相關公司也需要以更快的速度跟上新技術的發展。
另一方面,AI 的介入,進一步拉高了版權風險。用于訓練大模型的内容是否獲得授權,借助相關産品創作的 AI 作品的版權如何界定,都需要進一步讨論。因此,影視公司借助 AI 相關的工具類産品開發、創作内容,也更容易被技術、産品在版權上 " 卡脖子 "。
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國内科技類公司嘗試加快同類産品的布局,在百度 2023 年 Q4 及全年業績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表示,百度已在文生視頻等領域進行投資,并且會在未來繼續投資;萬興科技則聲稱,其開發的視頻創意産品 FilmoraV13 版本已有文本成片功能,萬興播爆 /Virbo 已有文生營銷視頻的能力。另外,影視公司自身也在積極投入研發,中文在線嘗試建設包括算力、人才和技術等在内的 AI 基礎設施;果麥文化、上海電影則開始推進訓練相關大模型的計劃。
當然,面對諸多不确定性,也有不少影視公司持謹慎态度。百納千成日前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将持續關注 ChatGPT 及其他新興技術對 AIGC 以及整個内容行業的影響與推動,并積極尋求與大數據模型廠商在内容制作領域的深度合作。此外,浙文影業、中國電影等影視公司也暫時保持觀望。
但不論是謹慎觀望,還是搶先入場,大多影視公司幾乎都在肯定 AI 技術發展帶來的創新與進步,尤其是在眼下,技術浪潮滾滾而來,身處其中的影視公司隻能以身試局,如何乘風而起,也已成爲影視公司不得不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