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國内金融投資似乎已經成爲危險的遊戲。普通人、中産和富豪等不同階層的民衆,好像都難逃被收割的命運。
以下爲一則流行多年的段子,非常形象地描繪了近年來國内民衆投資理财被收割的困局:
" 普通人倒于 P2P,中産倒于炒股,富豪倒于爆雷信托 ……" 以上列舉的各種死法不同,倒下的原因卻是共通的一些投資理财大忌。
請跟我細細品以下三個方面。
十多年前開始,本人帶領銀行的高端财富管理團隊走訪國内客戶開拓業務,其中以溫州、甯波一帶的浙商的投資理财業務開展起來特别吃力。爲何?我們總是向客戶傳導這樣的一個理念:投資理财不可能的三角,即投資風險小、投資收益高、投資流動性好,這三者不能同時實現。而我們能提供的理财産品也隻能實現這三者中的最多兩者。
然而,部分浙商們輕易地拿出他們的拳頭産品來反駁:瞧吧,我們的民間借貸,收益率年化 20% 以上,随時收放,安全得很 ……
現在我們都知道了,這類借貸在部分企業家小圈子中流行的、以互保互信爲基礎的民間借貸,這些年成了民間金融違約的重災區,參與其中的企業家們多損失慘重。
本人過去長期與國内高淨值投資人打交道,被問得最多的問題是:你們能提供的 " 最高收益 " 的理财産品是什麽?
我每次都很坦誠地告知: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世界上沒有風險低而收益高的投資品。我們能做的是根據您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意願,爲您配置适合的投資品組合,從而實現與承擔的風險相匹配的合理回報。至于基本上無風險的收益率,那就是國債、貨币基金、或銀行提供的 " 活期理财産品 " 的回報率,目前一年在 2% 上下。
以上說的是符合邏輯的常識,然而,投資人多不願據此做出投資決定。有行業内專業人士便戲言:我們客戶對投資回報率、安全性、流動性的要求,隻有騙子才能滿足得了!
于是,當時的各種互聯網理财平台,爲了迎合客戶的主觀要求,紛紛宣傳一些 " 期限靈活、收益高、很安全 " 的産品,真仿佛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事實上呢?這些就是爲投資者們準備的陷阱!
我們一起再看看 P2P 的鼻祖之一 " 某租寶 " 的 " 創新模式 ":這是号稱 " 類似餘額寶的理财産品,收益比餘額寶高很多 ";宣稱采用 A2P 模式,以融資租賃債權轉讓的方式爲客戶帶來收益;收益高達年化利率 9%~14.6% 不等。
問題來了,融資租賃資産一般的資金成本當時也僅僅在 7% 左右,如何變出 9%~14.6% 的收益給投資者?莫非此類平台有把 " 水變油 " 的能力?最終,我們看到一場巨大的龐氏騙局收場,而參與其中的投資人損失巨大。
顯然,投資風險小、投資收益高、投資流動性好, 這三者不能同時實現。投資理财的預期需要尊重客觀規律與現實。
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造就了一個充滿機會的、讓社會各個階層都能不同程度實現夢想的 " 繁花時代 "。這個時代中,國内經濟增長率持續保持全球領先,中産以上人群實現财富滾雪球式積累。
在這樣的 " 繁花時代 " 中,人們感覺良好,工作積極、創業進取,投資激進。這種積極向上的工作态度對社會發展無疑非常正面,但用于投資理财則 " 錢途堪憂 "。
普通人最大的煩惱是囊中羞澀、緻富無門,而這些普通人的毛病是沒有耐心,喜歡賺快錢,最好當天就能見到收益,當天就能結賬拿到現金。P2P 老闆們就是抓住普通人的這個弱點,承諾無風險、高收益,且利用所謂的 " 金融科技 " 每天都能讓普通人登陸後台看到收益,一個月或者一個星期返還一次利息。大批普通人把自己的畢生積蓄投入 P2P,有的甚至還借錢湧入,最終批量倒于 P2P。
股市投資中活躍的中産投資人依然多數是靠打聽消息、猜測短期走勢才做投資操作決定,而真正深入研究并發掘出長期經營優秀公司并與之共同成長的投資人比較稀缺,這也是大多數人在股票市場長期虧損的根本原因。
另外,國内财富人群目前普遍高配(超配)房地産,随着房價的節節上升,國人的房産配置比例越來越高。
大家對過去這些年國内的住宅房地産租金回報率長期普遍都在 2% 以下、而且流動性不佳,在經濟的長調整周期中承擔的風險與收益不相匹配等現實風險視而不見。直到兩年前國内房價拐點真正到來。
記得著名作家莫言說過,能說服一個人的,是南牆;能點醒一個人的,是磨難。
其實,投資人往往爲 " 跟上時代,把握機會 " 的宏大叙事所迷惑,而忽略了對大類資産周期性趨勢的識别,結果在周期的拐點到來之際成了時代的羔羊。
典型的例子就是國内各階層持續多年擁抱房地産泡沫以及其衍生的信托産品,結果在這兩年也就難免普遍被收割了。
周期的力量我們無法與之抗衡,唯一的應對方法就是與周期頂峰時的泡沫資産保持距離,并通過資産的多元化、全球化配置來分散風險。
那麽,今後我們如何避免各階層财富同被收割的命運呢?
從全社會的角度,加強國民的邏輯教育,有助于國民在投資理财方案的評估中進一步形成講邏輯、講常識、講道理的習慣,有助于在财富管理的實踐中尊重邏輯、敬畏常識,從而有利于避開前面一些明顯有悖于邏輯與常識的理财陷阱。
而加強國民财商的培養,有利于爲各階層人士普及投資理财的基本知識以及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的基本原理,令其具備免于被少數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 宏大叙事 " 而引入歧途的免疫力。
前些年,監管機構在宣傳投資理财知識、提示投資風險、保護投資者權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個人則認爲監管者在明知各種理财平台系統性風險存在時,還應更及時出手介入,防止這些平台繼續把 " 龐氏騙局 " 的雪球繼續滾大。因爲大部分的 " 三方财富管理 " 平台都經不起監管核查,倒是絲毫不誇張的說法。
社會各階層人士今後如何才能避免在财富管理實踐中被輕易地全面收割?我認爲是必須在本輪付出了昂貴的學費之後,學會堅守以下這些實實在在的原則:
1. 高的收益(目前在 5% 或以上)一定意味着伴随高風險。
未來的 GDP 的年增長率估計是 5% 左右甚至不到了,作爲各行業精英的 A 股上市公司平均淨資産收益率也不足 5%。能獲得 5% 以上回報率的投資機會肯定是伴随着不同程度的風險的。
2. 作爲普通投資人,特别好的東西是輪不到自己的。
憑啥能取得比他人高的收益而不用承擔風險?一旦貌似可以得到仿佛是天上掉下來餡餅般的好東西,就一定要琢磨一下,這很大概率就是個陷阱。隻漲不跌的投資品也是不存在的,無論在國内,還是海外。無論是房子,還是其它投資資産。
3. 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收到各種各樣的投資理财産品推銷短信、微信、電話。我們必須牢記:主動找您推薦 " 必漲股票 "、承諾 " 高回報 "、傳授投資 " 緻富秘籍 "、推銷 " 最佳産品 " 的形形色色的人等,他們一定不是要往您的口袋裏塞錢的活雷鋒,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從您的口袋裏掏錢而已。
從樂觀的角度看,當前所見的泡沫破滅在曆史上不是第一次,盡管一定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但我們都知道泡沫破滅後,不同的經濟體經過不同時間長度的調整後都能再次複蘇、擴張,然後進一步創新高。經曆了房地産泡沫的美國、日本已經分别從 2008、1990 年開始的下行調整周期中走出來了。
資本經濟(市場經濟)的周期特征就是經曆危機、蕭條、複蘇、高漲,然後又進入危機與低迷這樣的循環,在一輪輪的周期中,螺旋式地上升和進步。在這一點上,我們也一定不例外。
同時也相信我們各階層的财商認知以及财富總量将來也會在一輪又一輪的周期中同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