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陸玖商業評論
2024 年 1 月 17 日,對美團而言不算好日子。
截至該日收盤,美團港股報收 68.75 港元 / 股,正式跌破 2018 年 9 月 7 日 69 港元 / 股的發行價。哪怕經曆了第二天的回購也無濟于事,截至 1 月 19 日收盤,美團股價仍處于破發狀态。
關于 " 美團何以重返 2018",來自各路媒體的分析文章各執己見,但都不約而同指向了一點——面對抖音在到店業務的來勢洶洶,美團雖然也推出了自己的直播體系,卻仍然處于守勢。換句話說,主動權握在流量占優的抖音一方手裏。
關于抖音要收購餓了麽外賣的傳聞,仍在資本市場的上空飄蕩。
更爲現實的一點是,無論是到店還是外賣,對于抖音來說都是可預見的增長型業務,但在美團一方,則是開展近 10 年以上的 " 老業務 "。就算做到了 " 蛋殼雕花 ",增量相對整體營收大盤,始終有限。
而港股與美股,向來隻會給高成長的業務高估值,美團即便通過穩定供給和數字化基建,在消費者心中築起 " 心智護城河 ",但在投資者眼中,已經不可避免地 " 不再性感 "。
雖然上市之後,美團王興在過去的 5 年中,從未在意短期的股價漲跌,表現得不急不徐。但,最近一個季度财報發布後,美團在港股回購的動作卻在悄悄進行。顯而易見,美團需要一個足夠刺激投資者的新故事。
而當下最有想象力的新故事,AI(人工智能)是個不錯的選項。
從美團的 "AI 攝影館 " 說起
事實上,在新産品的探索層面,美團從未停下。陸玖商業評論發現,在美團 APP 主頁的 " 結婚攝影 " 類目,不久前也推出了類似妙鴨相機的 AI 攝影館,從質量來看,某些成片已經與妙鴨相機不相上下,甚至更勝一籌。
但或許是業務路徑使然,這個産品在集團層面,似乎未能獲得足夠的重視。這将直接導緻産品本身可能 " 酒香 ",但因爲缺乏必要的營銷和經費支持,最終或許止步于内部與 " 深巷 " 之中。
陸玖商業評論第一次發現 "AI 攝影館 ",并不是在美團 APP,而是在即刻,一個國内 AI 産品讨論較爲活躍的社區。
彼時距離 AI 攝影館上線,已經一周有餘,産品端的設計已經比較完備。陸玖商業評論進行體驗後發現,在基礎體驗層面,二者沒有太大的差别。
譬如在使用步驟上,二者均需要上傳半身照,再補充上傳多張不同背景的照片,以此生成基礎的 " 數字分身 ",再根據提供的不同模闆,生成對應風格的照片。
如果從底層技術支持來看,"AI 攝影館 " 則與妙鴨相機同源,大概率采用了開源的 Stable Diffusion 開源模型,再搭配 LoRA 插件,隻需提供很少的數據,就能訓練出具備特定風格和特征的模型。
由于到目前爲止仍然是免費,所以美團的 "AI 攝影館 " 不支持多個數字分身的切換,同時生成數字分身的速度較慢,一般而言需要 50 分鍾。但從最終的生成效果和社區反饋來看,美團的 "AI 攝影館 " 是能夠滿足用戶基本及以上需求的。未來開啓收費,想必也有不錯的付費率。
但美團在 "AI 攝影館 " 的用意,并不止一個高仿 " 妙鴨相機 "。
最直觀的差别,其實就在産品本身的定位。譬如在 "AI 攝影館 " 的模闆右上角,通常會挂着合作實體店鋪的名稱。
用戶生成模闆圖片之後,下方會出現 " 去門店拍同款 " 的字樣,一旦點擊,就會跳轉到對應的美團實體店鋪,或者用戶選擇下載高清大圖,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也就是說,"AI 攝影館 " 的産品本身,并不會作爲對應用戶消費的終點,而是會成爲相關實體店鋪消費的起點——用戶通過對應模闆生成 " 預覽照 ",如果滿意,再去線下實體店鋪拍攝 " 精修照 "。
在此過程中,店鋪銷售了産品,美團則負責引流,并獲取相關收益。二者的關系,也并不像海馬體攝影館和妙鴨相機那般劍拔弩張,而是成功實現了雙赢,這或許才是數字化的實體經濟,在 AI 時代該有的樣子。
業務 " 自閉環 " 的必然結果
事實上, " AI 攝影館 " 這類創新型産品,在美團内部并不鮮見。
譬如在去年 11 月,美團就曾上線過一個名爲 "Wow" 的 AI 夥伴社區。總體而言,用戶可以在 Wow 這款産品裏訓練出一個屬于自己的 AI 夥伴,如果對與 AI 夥伴的對話不滿意,用戶可以對回答的語句進行反饋,從而訓練 AI 夥伴,幫助其完成在邏輯性回答方向上的成長。
陸玖商業評論進入 APP 發現,截至目前,Wow 已經更新了近 100 個虛拟角色可供交流,且音色和個人特點兼具。
從美團 AI 人才和技術積累可以發現,無論是 "AI 攝影館 " 還是 "Wow" 社區,其實都算是在外部已驗證案例(如妙鴨)的啓發下,最終找到了一個可落地乃至可商用的方向,美團可能不是一個好的 " 出題家 ",但 " 做題家 " 的功力是完全堪用的。以往,美團做業務,後來居上的本領,依然存在。
不過,美團也有令人擔憂的地方:AI 相關方向的創新産品,目前似乎不受業務端的重視。
就以 "AI 攝影館 " 舉例。截至目前,在 APP 的主界面,并沒有對應端口的存在,且入口隐藏極深。用戶必須在本地生活功能分區後翻幾頁,進去 " 結婚攝影 " 闆塊,才能在流動的 Tab 位,找到 "AI 攝影館 " 的入口——而且在同一個位置,還有劍南春白酒的流動品牌廣告。
如果按照美團一貫的業務慣性,這類 "AI 攝影館 " 創新産品,大概率是由業務部門提出需求,再由技術部門開發對應産品實現需求。
技術部門的産品經理,雖然主導了整個産品的體驗、頂層設計。但在很多具體事項上,實際上并沒有太多的決策權,産品預算和宣發的最終決定權,幾乎都在業務端的手中。
這并非難以理解。美團當下的競争重點,在于和抖音的到店業務競争。結婚攝影這種小衆類目,并不會得到太多的預算支持,即便有創新的動力和需求,也隻能讓研發、産品、運營三端自負盈虧,形成所謂 " 自閉環 "。
這樣做的弊端十分明顯。即便産品本身質量過硬,在沒有業務端預算支持的情況下,隻能通過社區的 " 自來水 " 爲人所知。這也是陸玖商業評論,從第三方社區發現這樣一款産品,而不是通過媒體報道發現的原因。雖然這些邏輯,完全符合美團王興一貫的低調風格。
相較妙鴨在微信、短視頻、綜藝全渠道爆量的 " 大殺特殺 ",美團的 "AI 攝影館 " 卻從未在即刻社區以外的地方見過宣傳露出,可以說二者一開始,就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更嚴重的問題是,這類 AI 産品,是需要大量用戶進行測試,進而叠代優化算法的。即便二者一開始都使用同一套開源模型,甚至美團的算法調校更具優勢,但在更廣泛的宣發下,用戶顯然不會選擇美團,這會導緻美團技術部門人員的血汗,被白白浪費,産品從 " 小而美 " 出發,最終從 " 小而美 " 結束,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美團需要 AI 講新故事
眼下,美團在港股破發的情形已經成現實,到店業務的腹背受敵也 " 漸入佳境 ",對管理層而言,"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 " 的提法,并不過分。
從開年張川的内部信也能發現,美團内部同樣承認了這樣一件事實,即到店的邏輯已然發生改變。在市場供給體系尚不穩定的時代,最大的變量是銷售,是做苦活累活的地推。
但在流量經濟和短視頻時代,美團再通過穩定的供給維持用戶心智,或是通過數字化經營綁定商家,在占據流量優勢的抖音面前,地推爲王的時代已經過去,美團過去的殺手锏,隻能守,不能攻。
這也部分解釋了,在美團最新财報業績增長的前提下,市場反應爲何遇冷的原因。就算再努力,做苦活累活的 " 沸羊羊 " 一定是沒有前途的。市場需要一針興奮劑,一個爲之買單的理由。
眼下的生成式 AI 技術,雖然在商業化落地層面還存在許多 " 毛刺 ",但從應用的成熟度上說,已經不存在太大的問題了。也因此,擁有大模型備案和技術儲備的美團,是可以把 AI 作爲一個長期事業的。不要忘了,2023 年美團可是在爲難之際,将前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創辦的人工智能公司光年之外收入囊中。緊接着,美團還入股了清華大學背景的智譜 AI。
其實,美團王興對 AI 的重視已久。早在 2023 年初,美團就設立了 S-team 作爲大模型的最高決策機構,王興大約每隔一兩周就會向算法團隊負責人詢問大模型的進展。但是,如今,時移境遷。AI 應該卷應用,而不是卷大模型,基本已經成爲業界共識。具備最多線下場景,和線上線下商戶數據的美團,在 AI 大模型的應用上,應該更具備獨特優勢。隻不過,美團的内部 AI 變革決心到底有多大,是否已經全面 AI 化,均不得而知。
僅從外部觀察來看,現在美團管理層面臨的問題是,如果再按此前業務需求驅動技術變革的思路,高屋建瓴的做 AI 産品,注定在務實低調的美團難以長遠發展。美團需要給這樣的技術一定的曝光機會和推廣力度,它會給美團足夠的市場關注和估值回報。而這是美團目前最爲需要的。
對于 AI 這一戰略問題,一位已經離職的美團的高管評價:王興是智慧型的互聯網企業家,對 AI 肯定有深度思考。隻是,他有時過于發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