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1 月 2 日訊,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觀點新鮮出爐,具體如下:
中信證券:全年關鍵做多窗口即将開啟 配置上轉向偏成長風格
2023 年是 A 股的 " 轉折之年 ",1 月全年戰略配置期和戰術入場期疊加,在全國疫情 " 達峰 " 後,将開啟關鍵的做多窗口,建議提高倉位,配置上由 12 月的均衡配置轉向偏成長風格。首先,1 月全國疫情流行期 " 達峰 " 可能早于預期,基本面預期迎來拐點後修複空間大,基于基本面和政策趨勢判斷,1 月是 A 股 2023 年重要的戰略配置期。其次,2022 年年末收官的市場成交和估值都明顯偏低,今年開年内外資入場共振有望打破存量博弈困局,機構定價權将明顯增強,結合市場估值和交易行為分析,1 月 A 股将迎來戰術交易層面關鍵的入場時點。再次,戰略配置期與戰術入場期疊加,全國疫情 " 達峰 " 後觀察适應期結束,全年關鍵做多窗口将在 1 月開啟,A 股全面修複行情将由政策預期驅動的第一階段,切換至業績預期驅動的第二階段。最後,建議提高倉位,配置上由均衡配置轉向更偏成長風格,聚焦 " 四大安全 " 領域,包括能源資源安全的儲能、風光,科技安全的半導體、數字經濟産業,國防安全的導彈、航發産業鍊,糧食安全的種業;同時關注醫療器械、合成生物、工業自動化。
廣發證券:優先布局 " 托底 + 重建 " 關注擁擠度低 + 景氣預期改善的行業
A 股修複市,優先布局 " 托底 + 重建 ",關注擁擠度低 + 景氣預期改善的行業。短期的新冠病例上升對市場形成擾動,但本輪沖擊下的市場環境較 22Q2 在 " 勝率 - 賠率 " 上均已有優勢,當前政策加碼 + 業績真空期下仍将是價值占優。配置關注:1. 托底:地産鍊(地産适度信用下沉 / 家電家具)、受益于防疫政策優化的出行鍊(休閑服務)和中期受益的醫藥鍊(醫療器械 / 醫療服務 / 中藥);2. 重建:央國企重估(能源 / 科技央企),反壟斷政策穩定(互聯網 / 平台經濟)。主題投資 " 國家安全 "(國産軟件等)、國企改革(建築等)。
海通證券:成長有望帶領價值向上 數字經濟相關的 TMT 最優
核心結論:①價值與成長的相對強弱主要取決于二者基本面相對走勢,如利潤增速差和 ROE 差。②市場環境也會影響風格,牛市成長通常占優,熊市價值通常占優,震蕩市規律不明顯。③ 23 年 A 股趨勢向上,成長有望帶領價值向上,數字經濟相關的 TMT 最優,新能源有結構性機會,消費優選醫藥和必需消費。
光大證券:" 春季躁動 " 或将缺席 春節前或将維持震蕩
2023 年傳統意義上的 " 春季躁動 " 或将缺席。由于經濟數據的同比改善可能仍然有待時日,一季度經濟與盈利可能仍會面臨邊際壓力。此外,近期利好政策頻發已經帶動市場出現較為明顯的反彈,政策上的利好或已經在 A 股市場有了充分的反映。因此,一季度可能會是全年市場中較為平淡的一個階段。
今年春節前市場或将維持震蕩,但下行空間相對較小。基本面的偏弱,或将導緻今年春節前市場整體保持震蕩态勢,但當前市場估值水平仍處低位,疊加近期外資恢複淨流入,預計市場下行空間相對較小。
二季度之後,經濟與盈利将開始進入到實際的改善進程之中,市場會有更好的機會。疫情防控政策逐步優化後,經濟的修複會是漸進的。在明年二季度之後,無論是經濟環比數據的景氣回升,還是疊加同比的低基數效應,都會對于經濟與企業盈利的修複更加有利,屆時,市場将會迎來修複斜率的上行,進而也會使得市場擁有更好的表現。
醫藥消費闆塊業績或将更具優勢,股價表現也有望占優。從海外的情況來看,在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後,消費通常會有明顯的修複。因此随着國内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續優化,2023 年我們很可能将看到國内消費的複蘇,這也将帶來消費闆塊業績的顯著提升,市場的風格可能也會逐步轉向消費。
開源證券:A 股有望迎來 " 春季躁動 " " 反攻 " 行情值得重視
靜待疫情達峰後,國内經濟将進入 " 下行末期 " 甚至走向 " 複蘇初期 ",屆時,A 股将有望迎來明顯的反轉行情。2023 年 1 月 A 股有望迎來 " 春季躁動 "," 反攻 " 行情值得重視。市場不再尋找政策避險,反而更加聚焦:擁有基本面支撐(制造業)、對流動性及風險偏好更具備彈性的成長風格,同時,也将挖掘與經濟複蘇共振的高 β 行業。
配置建議:(一)在消費能力尚未回升之前,成長風格或将是市場主線,包括:(1)高端制造:機械自動化、電力設備(儲能 > 光伏)和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池、能源金屬)。(2)既有 " 政策底 " 又具有基本面邏輯自主可控方向:計算機(金融 / 電力 / 交通相關)、半導體(設備 & 材料)、軍工。(二)靜待消費能力回升,或開啟消費風格趨勢性機會,包括:(1)服務消費:美容護理、社會服務、房地産服務及互聯網電商;(2)食品飲料、家用電器。(三)券商布局正當時:" 賠率 " 受益于流動性擴張周期," 勝率 " 靜待基本面 " 反轉 "。(四)重視大周期趨勢,看好黃金和船舶。
華鑫證券:布局時點或在春節之後 強預期與弱現實博弈延續
布局時點或在春節之後:強預期與弱現實博弈延續,關注政策支持、确定性強的結構性機會。政策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政策基調以穩為主;促消費方面,香港全面通關在即,多地發放消費券助力消費修複;流動性方面,年底市場流動性偏緊,再加上社融數據持續低于預期,央行四季度貨币政策例會釋放出降息信号,總量寬松值得期待;微觀層面,市場交易情緒已降至低點,市場繼續向下的壓力和空間不足。
春季行情建議關注有政策支撐、确定性強的兩個方向:一是疫後修複,疫後消費修複疊加節日效應和消費券刺激,關注食飲、醫藥、免稅、酒店、機場、美容護理等;二是數字經濟,疫後需求回升、低位估值修複疊加政策明顯改善,關注數字經濟相關的 TMT、數據要素等。
粵開證券:春節前或以闆塊輪動為主 市場寬幅震蕩走勢概率更大
由于第一輪疫情高峰沖擊、經濟高頻數據運行不佳,近期市場情緒較為低迷,成交量萎縮至地量水平,從海外其它經濟體防疫政策放松優化經驗來看,經濟數據修複并非一蹴而就,因此現階段仍是以情緒修複為主的 " 拔估值 " 行情,春節前或以闆塊輪動為主,市場繼續呈現寬幅震蕩走勢的概率更大。建議在配置方面把握結構性機會和闆塊輪動節奏:1)關注年度業績預告中超預期品種,1 月将迎來 2022 全年業績預告發布期,建議結合估值匹配度關注年報業績預告超預期的投資機會。2)具有超跌反彈預期闆塊,當前估值處于低位且利空信息已被充分消化的布局機會,如部分新能源領域估值已處于曆史低位但業績表現穩健 3)大消費與地産鍊,穩增長重要性不斷提升,而且房地産闆塊已經過連續兩周的調整,後市具備一定的向上修複動能,建議關注直接受益于政策支持的地産鍊中業績突出、估值較低的标的;大消費方面,在着力擴大内需和促消費發力之下,根據海外修複經驗來看,需要約 3~6 個月的時間修複基本面,但市場表現則是提前有所演繹。
中泰證券:上半年 " 熊末牛初 " 階段 市場風格或偏向于高分紅闆塊
就大勢研判看," 否極泰來 " 将是 2023 年走勢最為準确的形容詞,所謂 " 否極 ":2023 年一季度,由于市場四季度對疫情放開後經濟修複,政策方向,美聯儲與美元指數,中美等過于樂觀的預期需要 " 糾偏 ",市場或依然将處于整體調整之中;
所謂 " 泰來 "2023 年二季度後,我們認為市場将開展一波盈利與估值雙升的指數級别牛市,核心動能在于 2023 年年中後 " 疫後複蘇 " 疊加 " 政府定向刺激 " 的超預期。而本輪牛市最重要的産業驅動在于各行業集中度、利潤分配重構和央企改革加速下央企估值體系提升。
就市場風格而言,2023 年上半年 " 熊末牛初 " 階段,市場風格或偏向于高分紅闆塊(諸如:電力等)以及政策主導的科技和高端制造(諸如:軍工、計算機、機械等);而 2023 年年中之後,伴随疫情逐步 " 常态化 " 和政府定向刺激效果的逐步顯現下,經濟、通脹、長端利率的回升,市場風格或将回到央企低估值藍籌,此時,權重股當中保險(利差擴大 + 低估值資産重估),制造業龍頭的配置價值值得重點關注。此外,參考國際經驗,疫情放開後的長期、複雜的影響,醫藥闆塊将在 2023 年全年維持高景氣度。
浙商證券:市場将結束築底階段 迎來轉折向上的窗口
展望 1 月,我們認為市場将結束築底階段,迎來轉折向上的窗口。
就大勢而言,我們認為 1 月是轉折的窗口期。從結構和情緒角度,一則,前期強勢的新能源重倉股開始補跌;二則,當前情緒指标契合底部右側特征;三則,結合季節規律,1 月市場容易發生轉折。從基本面角度,一方面,結合庫存周期規律和基數效應,2023Q1 有望開始見底向上;另一方面,風險偏好層面,市場已經逐步消化第一波疫情影響。
就結構而言,關注新成長和穩增長,預計主題也将活躍。針對新興成長,結合滲透率投資框架,重視電池新技術、光伏新技術和半導體部分子領域。針對傳統經濟,結合短周期複蘇的背景,綜合 2023 年景氣前瞻,積極關注中遊環節,如工程機械、建材、鋼鐵等。此外,從季節規律角度,2010 年至 2022 年,1 月國防和銀行上漲概率最高(62%),鋼鐵、交運、汽車、機械、石化次之(54%)。
申萬宏源:春季行情 " 随時出發 " 後續成長有望接棒
春季行情 " 随時出發 "。根據人社通 12 月 26 日數據,31 省市區累計感染達到 70% 及以上的有 25 個,快速感染的階段可能即将過去,各地物流中觀數據也已經改善。各地疫情達峰預期是一劑 " 藥引 ",宏觀經濟展望轉暖,有助于風險偏好溫和修複。結構上,市場缺乏強定價能力的新增籌碼,仍是輪動多、主線少的格局。當前消費已經搶跑,後續成長有望接棒:(1)二十大播種新一輪科技周期,兩會期間有望加碼政策扶持;(2)以計算機、醫藥生物為代表的成長方向,基本面在 2023 年有望出現拐點;(3)持續調整後,成長股性價比已經較高,創業闆指、科創 50 隐含 ERP 均處于曆史均值 +1 倍标準差以上的高位。
配置建議:增配成長股,央企打底倉。具體上:(1)三中全會年,成長方向有望迎來密集催化,關注:計算機、生物醫藥。(2)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關注:低估值、高股息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