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某住宅樓盤 圖源: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
9 月 23 日,在 2023 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大會上,十一屆全國人大财經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铿表示," 現在房地産供應過剩,空置的房屋究竟有多少,各個專家估出來的數字相差很大,14 億人可能住不完。這麽多空置房子再要大力發展房地産是不明智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房地産企業必須轉型,早轉型早主動。"
關于中國究竟有多少房子,又有多少房子在空置,一直讨論不休。而近些年來,不少機構也發布了相關的研究報告。
比如 2017 年中金公司的《數說中國存量住房》稱,2017 年末中國城鎮廣義和狹義住房空置率分别爲 16.9% 和 12.1%,其中城區分别爲 14.7% 和 9.7%。
西南财經大學發布的《2017 中國城鎮住房空置分析》報告則顯示,2017 年中國城鎮地區有 6500 萬套空置住房,住房空置率達 21.4%,二三線城市空置情況更爲嚴峻。
而去年 8 月,有市場研究機構發布的一份住房空置調研情況報告,将人們的目光又拉回到住房空置率這一話題上。
1
28 城平均空置率處于較高區間
去年 8 月,有市場研究機構發布的國内 28 個大中城市的住房空置調研情況顯示,全國 28 個大中城市平均住房空置率爲 12%,相對處于較高區間。
該報告顯示,住房空置率随城市能級依次遞增,一線城市平均 7%,二線平均 12%,三線 16%。其中僅有 9 個城市空置率處于合理區間之内,大部分城市處于 10%-15% 之間,6 個城市高于 15%。
通常來說,空置率在 5%-10% 之間是合理的,低于此區間則認爲空置率過低,表明住房需求旺盛,潛在需求較高。高于 10% 則認爲空置率過高,表明住房供給過剩,存在庫存積壓風險。
事實上,對空置率的定義,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空置率,是指隻要某時刻該房屋無人居住即爲空置,将裝修中的房屋、不宜居住的危房等全部視爲空置,傾向于高估空置率;狹義空置率則将裝修中的房屋、危房等從廣義空置中扣除 ,方法上更爲科學合理。
而如何定義無人居住,以及無人居住的時間長短,成爲空置率統計的關鍵。
不過,世界上各個國家或地區對于房屋空置率的實行标準也有着不小的差異——
如美國會把度假房、周末房、移動住房納入空置房統計範圍;日本空置房定義是長期沒有人居住且連續 5 年沒有使用過自來水和電;加拿大溫哥華對空房定義是每個月要有 25 天沒有人居住或是一年中有 4 個月無人居住;我國香港則将正在裝修的住房也納入空置房統計範圍。
2
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近 6.5 億平米
9 月 15 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3 年 1-8 月份全國房地産市場基本情況》及《2023 年 8 月份 70 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1-8 月份,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 76900 億元,同比下降 8.8%;商品房銷售額 78158 億元,下降 3.2%,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 1.5%;商品房銷售面積 73949 萬平方米,同比下降 7.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 5.5%。
同時,全國房屋施工面積等仍下行,1-8 月份施工面積同比下降 7.1%,其中住宅施工面積下降 7.3%。此外,房屋新開工面積降幅 24.4%,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 24.7%。截至今年 8 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 64795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18.2%。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 19.9%。
來源:國家統計局
房價方面,8 月份全國 70 個大中城市中僅有 17 個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較 7 月減少 3 個;二手房價格環比和同比上漲城市均僅有 3 個,較 7 月繼續減少。
其中,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爲下降 0.2%,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 0.2%,降幅與上月相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 0.4%,降幅比上月擴大 0.1 個百分點。
另據中指研究院數據,8 月份全國 100 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爲每平方米 16176 元,環比下跌 0.01%,跌幅與 7 月持平。自今年 5 月份開始,百城新房價格環比已連續四個月下跌。
在 9 月 23 日的 2023 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大會上,賀铿表示,當前經濟問題包括短期問題與長期的結構性問題,結構性的問題中較爲長期的問題有兩種,其中之一是大家非常關心的房地産的問題,現在房地産最大的問題是現金流短缺,隻有想辦法把房子賣掉一些,現金流才能改善。
賀铿認爲,可以通過以下辦法進行改善:第一,政府可以成立廉租房公司,購置一部分空置房用作廉租房,解決一部分沒有購買能力、收入又很低人群的住房問題;第二,鼓勵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有興趣做 " 公租房 " 公司業務的企業,成立公租房公司 ,購買一部分空置房。
每經房産整合自每日經濟新聞、國是直通車、财聯社等
編輯 | 張錦河 魏文藝
封面圖源 | 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