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暴雪
文 | 眸娛
僅靠《逗魚時刻》——一檔彙總主播在棋牌遊戲《爐石傳說》中精彩集錦的節目,B 站賬号 " 天天卡牌 " 積攢了 224 萬粉絲,并入選了 2019 年的 B 站百大 UP 主。
在暴雪退出中國市場的第 10 個月,這個與遊戲《爐石傳說》綁定的視頻賬号,終于推出了第二個棋牌遊戲的系列欄目《月圓時刻》,來自于遊戲《月圓之夜》。
新欄目發布第 6 天,播放來到 30 萬,和同一時期《逗魚時刻》在百萬左右的播放相比,仍有相當差距。
節目的評論區下,點贊最多的第一條,是《月圓之夜》玩家對照《爐石傳說》對遊戲機制做的詳細科普,希望其他觀衆能夠看懂視頻中遊戲展現的趣味。
而在點贊第二條高的評論則說出更多玩家的擔憂:希望《月圓之夜》能接住這破天富貴,又擔心遊戲走變形被反噬。
暴雪撤場後的巨大市場
2022 年末,暴雪将要撤出中國市場的風聲已傳出。
此時暴雪遊戲在中國留存着最大的兩個玩家群體,一個是《魔獸世界》下的 MMO 玩家。包含《激戰 2》《劍網 3》在内,中國國内傳統 MMO 遊戲開啓了久違的迎新儀式,網易作爲暴雪遊戲的前代理,不僅在《逆水寒》中推出老兵服來容納魔獸公會,更在遊戲中設計了許多暗藏《魔獸世界》元素的小彩蛋來安撫魔獸玩家的心。
相比下,《爐石傳說》的卡牌玩家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
作爲遊戲運營的木瓜,她認爲這主要是在當時的遊戲市場上沒有《爐石傳說》的競品。"《爐石傳說》是暴雪依托魔獸大 IP 獨創的卡牌遊戲,具有 IP 和獨創兩個先發優勢。這一品類做出來後,市場上一直缺乏相似的競品。"
2022 年遊戲市場圍繞棋牌領域,更多的産品在圍繞《刀塔 2》遊廊衍生出的 " 自走棋 " 遊戲進行競争,其中核心代表就是騰訊的《雲頂之弈》。
《爐石傳說》在此前也參與了 " 自走棋 " 這一品類的開拓,結合自身特色與 " 自走棋 " 模式,開創了新的 " 酒館戰棋 " 模式。原卡牌對決玩法和酒館戰棋的爆火,使得《爐石傳說》在多人棋牌遊戲中成爲了獨一檔的存在。
并非沒有遊戲公司對收編爐石玩家動過心思。反應最快的依然是網易,在 2023 年網易憑借多年代理優勢,搶先推出了兩款自研遊戲《秘境對決》與《漫威對決》。兩款遊戲在市場上表現都十分慘淡,其核心原因在于玩家缺乏了解新卡牌遊戲的驅動力。
《秘境對決》僅僅隻是将酒館戰棋換了一個西方魔幻的皮,不足吸引更爲理性的策略卡牌玩家群體。而《漫威對決》雖然有了一個更具吸引力的 IP,但可能是出于營收上的考慮,他們将遊戲内公共卡池,改爲了需要玩家花錢花精力去組建的個人卡池,出現了 " 逼氪逼肝 " 的風評。
在遊戲策劃冷妖月的眼中," 逼氪逼肝 " 隻是表象。" 事實上,《爐石傳說》卡牌對決也需要玩家自組卡牌。"
她指出,遊戲市場環境的變化才是核心因素。在《爐石傳說》剛推出時,玩家有足夠的興趣和耐心參與卡牌遊戲的收集過程。但如今在市場衆多競品的包圍下,卡牌遊戲讓玩家重新 " 收集卡牌 " 是一種危險的行爲。
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再造一個 " 爐石傳說 " 的困難。在冷妖月看來,想要收編爐石玩家并非易事,需要遊戲既有吸引大量玩家嘗試的驅動力,又要求遊戲自身對卡牌策略設計有豐富的經驗,照搬 " 爐石傳說 " 是走不通的。
而無論哪一點,對于卡牌遊戲這一相對冷門品類來說,都不容易。
一款買斷制單機手遊的聯網之路
在暴雪撤離中國市場前,制作出《月圓之夜》的滴答工作室差點沒撐住。
曾經有玩家在貼吧提問,背靠巨人網絡的滴答工作室爲何幾年都沒推出過第二款遊戲?2022 年制作人木匠在遊戲内發布的一篇公開信,可以回答了這一問題。信中闡述了遊戲在營收上的巨大難題,并提出了解決方案——在未來,DLC 要漲價,要翻倍漲。
這條賣慘的信反常的得到了大多數玩家的支持。
如果翻開《月圓之夜》的履曆,對此可能就不難理解,那是一面與艱難營生相反的榮耀牆:這款誕生于 2017 年的卡牌遊戲,在上線之初即收獲蘋果App Store 年度 " 最佳本土獨立遊戲 " 大獎,随後多次獲得 App Store、Google Play 全球範圍的推薦,其中 App Store 精品推薦累計超過 195 次。而在國内 TapTap 上,遊戲在狂卷 1200+ 下載量的情況下,穩定維持住了 9.6 分的高口碑。
甚至你打開 TapTap 上遊戲綁定的滴答工作室的個人空間,下面 1000+ 評論,都寫滿了玩家對于這一款遊戲的熱愛。
其實站在商業的角度,從 2017 年運營至今《月圓之夜》發展似乎鑽了牛角尖。作爲單機遊戲,《月圓之夜》采取本體免費,DLC 收費的模式進行盈利。每款 DLC 以推出 " 新職業 " 的方式賣給玩家一套乃至幾套新體系的打法。
但其中矛盾之處在于,一款在策略上已經固定的卡牌遊戲,即使再挖空心思所能進行的拓展也有限。滴答工作室又希望 DLC 能保持遊戲的高口碑,爲此付出了大量試錯成本,根據 2022 年遊戲日報對滴答工作室制作人木匠的采訪,遊戲内已設計但未開放的模式包括:休閑模式、随從模式、棋子模式、拉霸模式等數種。
直到《爐石傳說》酒館戰棋模式的推出,滴答工作室才似乎真正明确了後續要發力的方向。
2022 年 9 月,《月圓之夜》意外推出了一個半免費的 DLC" 鏡中的記憶 ",幾乎上手的瞬間,絕大部分玩家都感覺到了一種熟悉感。
" 這就是酒館戰棋的單機版。" 資深自走棋玩家向寶想起當時第一次接觸這款 DLC 的感受," 很熟悉,但多了有意思的新元素,更重要的是這是首款單機自走棋。"
向寶解釋,當時很多人沒有想過這款遊戲能進行多人對決,更多人把這款遊戲當做了酒館戰棋的單機版,或者是 " 爽版 ",能把很多在多人聯機中打不出的套路玩出來。
但更多玩家指出了新 DLC 上的不足。由于是半免費性質(DLC 有一半種族可以免費玩,另一半需要付費解鎖),這種粗糙感或設計上的疏忽更多是以提意見的方式進行反饋,遊戲這種高密度的反饋下快速進行着叠代。
轉變出現在幾個月後,暴雪宣布要退出中國市場。據内部人士反饋,《月圓之夜》遊戲在巨人網絡的價值得到了一次重新審視。
在遊戲運營木瓜看來,作爲單機遊戲的《月圓之夜》意外滿足了成爲《爐石傳說》替代品的各類需求:一方面遊戲本身在卡片遊戲品類中擁有較高的口碑和玩家基數,另一方面遊戲項目組超過 5 年時間對單一遊戲的運營和研發,讓他們有足夠的經驗與積累在多人模式中做出創新性。
對于一款自己喜愛的單機買斷制遊戲,未來主運營方向将要變爲多人聯機的自走棋,玩家對此有着諸多不同的看法。但相比于褒貶不一的玩家,此前綁定在《爐石傳說》遊戲上的主播和遊戲賬号等配套産業已經先一步激動了起來。
被主播推上浪頭的遊戲
子夜(化名)是一名爐石區主播,他清楚地記得在 2023 年春節後的那段時間,直播間帶得最多的節奏就是 " 爐石就要沒了,還播呢?"
轉型是當時爐石主播的一個大方向。頭部主播以異靈術、衣錦夜行、王師傅、驢哥、啦啦啦等人爲例,趕上了《太空鵝鴨殺》爆火的春風,轉型直播起了新内容,而安德羅妮、瓦莉拉等頭部主播則選擇在外服繼續留守《爐石傳說》。
" 頭部主播肯定會受到影響,但影響更多來自于基本盤消失後,對未來的不确定性。相比下,腰部主播的影響更大。" 子夜表示。大部分腰部主播都選擇了轉型,以他爲例,曾經嘗試了直播單機策略遊戲《殺戮之塔》,但單機遊戲直播效果畢竟不如網絡對戰。
他也曾嘗試過其他非卡牌的多人對戰遊戲,但很快放棄了。" 我們這類主播,手是不如腦子的,轉型太難了。"
和主播同樣陷入困境的還有以 " 天天卡牌 " 爲代表的相關媒體賬号。相比于 " 天天卡牌 " 因爲多年運營以及體量還能圈住受衆,更多爐石傳說的媒體賬号的日常大多都已變成了 " 讨論《爐石傳說》何時回來 " 以及 " 有什麽遊戲可以作爲《爐石傳說》的平替 "。
在這種情況,《月圓之夜》對戰版被推向台前,收獲了大量關注。
在對戰版推出後,包括黃金賽冠軍特蘭克斯,知名爐石主播王師傅、墨衣以及爐石前爐石主持人甜水七在内等衆多爐石區 Kol 都開啓對《月圓之夜》的直播以及推廣行爲。
更多消息指出,《月圓之夜》的這次上線其實蓄謀已久。早在春節後,《爐石傳說》的核心運營團隊就已經入駐滴答工作室,這才能一次性鏈接到這麽多主播和媒體資源。這其中,固然有爐石主播迫切希望國内能有一款遊戲能真正替代《爐石傳說》讓他們繼續維持生計,也與《月圓之夜》多次叠代後遊戲所呈現出的吸引力有關:
對比酒館戰棋模式,《月圓之夜:鏡中對決》是豎屏玩法,有了 " 前後排 " 的概念;
6 個格子的部署位比酒館戰棋少一個。但遊戲結合了《月圓之夜》的特色加入了 " 裝備 "" 咒術 " 系統,用來豐富戰術體系;
無論如何,《月圓之夜》在運營超 6 年後再度爆火,成爲了國内遊戲市場公認最好的《爐石傳說》替代品。開服第五天,全服一萬分以上的玩家已有 30 名之多,根據上分速度估算,這些玩家遊戲時長無不在 50+ 以上。
與此同時,遊戲項目組也在如火如荼地抓緊推進把遊戲轉爲多人賽事的配套措施。10 月,《月圓之夜》推出适合聯機的 PC 版,11 月,在蘇州推出了首屆線下公開賽。
但值得注意的是,《月圓之夜》從單機時就存在的營收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目前《月圓之夜:鏡中對決》沒有開通任何付費點,還贈送了一個賽季通行證。預計賽季通行證将成爲了未來産品的付費點,但也需要從下賽季才能開始收費。
而更大的風險在于,《月圓之夜》的成功與失敗,都在于滴答工作室前五年在 " 口碑 " 上的過分堅持。在目前轉入情況更複雜,營收壓力更大的聯機模式後,《月圓之夜》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運營模式,這是一個問題。
目前,《月圓之夜》在 TapTap 上的評分,已從 9.2 降落至了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