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輪到她!
陪跑 23 年,提名 10 次。
51 歲的鄭秀文,終于拿到金像獎影後。
看着老搭檔劉德華,親手給自己頒獎,
Sammi 激動的紅了眼眶。
拿着得之不易的獎杯,激動喊道:
" 希望你們記住這個畫面,夢想是留給永不放棄的人。"
鄭秀文一路以來,被視爲拼命三娘。
在身患抑郁,男友背叛,親人離世後,
依然堅強地挺了過來,開啓人生新階段。
作爲備受寵愛的香港女星,她身上有着港女标志性的 " 自強不息 " 精神。
這份精神,跟如今的港片處境一樣,都想在懸崖徒壁上開出野花。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鄭秀文是 1988 年參加 TVB 新秀唱歌比賽,
簽約華星唱片,以歌手身份出道的。
1992 年,出演了第一部電影《飛虎精英之人間有情》。
這部邱禮濤執導的警匪片,
講黑道頭目女兒,與飛虎隊精英的波折愛情。
鄭秀文當時還不滿 20 歲,滿臉膠原蛋白。
在這部尺度不小的電影裏,鄭秀文憑借青澀俏皮的本色出演,
入圍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
其實,出演電影的時候。
沒人覺得她有影後相。
她是從什麽時候開竅的呢?
這就要感謝她的電影伯樂——杜琪峰。
2000 年,她拍了杜琪峰和韋家輝執導的《孤男寡女》。
杜琪峰發掘了,鄭秀文性格裏的喜劇特質。
讓她演一個看起來神經兮兮的都市女孩。
一旦遭遇愛情挫折,就逼自己搞清潔衛生,來逃避和舒緩壓力。
有趣的是,鄭秀文在這部電影裏,找到了獨有的喜劇節奏。
不同于科班演員,你很難在她身上,找到固定的表演模式。
她按照擅長的節奏來,與杜琪峰共同磨合出有點小笨拙、小敏感、小可憐的 office lady 形象。
電影上映後,票房大獲成功。
這說明,觀衆早就看膩了光鮮亮麗的都市白領,而鄭秀文的出現,剛好添補了這個空缺。
帶點小自卑的都市平凡女孩,引發無數女性觀衆産生共鳴。
《孤男寡女》之後,她開始主攻喜劇。
2002 年,憑借三部喜劇電影——
《瘦身男女》《同居密友》《鍾無豔》同時角逐金像獎影後。
當時她幾乎被定性爲喜劇演員。
表演方法多少有點單一,所以當年她并沒有拿到獎。
一條路都到黑,不是好辦法。
拼命三娘鄭秀文,也深谙這個道理。
于是,打算拍正劇拍文藝片轉型。
2005 年,她出演了關錦鵬的《長恨歌》。
沒想到,因爲這次轉型,她遭遇了人生重創。
關錦鵬曾經用年代戲《阮玲玉》,
将張曼玉捧上了柏林影後的寶座。
巧的是,張曼玉也是演了很多商業片之後,才成功轉型演正劇,成爲實力派演員。
所以,當時鄭秀文接拍《長恨歌》,港媒都以 " 下一個張曼玉 " 來标榜鄭秀文轉型。
沒想到,影片上映後發現,鄭秀文的表演有很大問題。
對白不及格,眼神沒有層次,表演方式與其他演員格格不入。
從前的票房女王,遭遇漫天蓋地的演技差評。
這次轉型失敗,給鄭秀文很大的打擊。
重重壓力下,她患上了抑郁症。
足足有兩年時間,沒接任何工作,專心休息。
直到今天,《長恨歌》依然被影迷們拿出來逐層分析。
關錦鵬解釋過,影片失敗,是他跟演員共同的原因。
并不是每個演員,都像張曼玉一樣天賦異禀。
所以,溝通就顯得格外重要。
鄭秀文的精神狀态,加上關錦鵬缺乏溝通的工作方法,導緻《長恨歌》前面崩盤。
所以,影片失敗,不能全怪鄭秀文。
但演員過于較真的話,會把問題全攬到自己身上。
從而不斷懷疑自己,帶來源源不斷的副作用。
鄭秀文當時,就是如此。
如果非要說,這段經曆有什麽 " 幫助 "。
那就是,鄭秀文終于肯承認,路走得太順了。
她不是在口水和苛責中,成長起來的演員。
也沒有追求人性深度的戲,供她打磨演技。
所以,《長恨歌》之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回自信。
這時候,杜琪峰又幫了她一把。
她跟劉德華,再次搭檔出演《盲探》。
這次,她好像有點不一樣。
變得更成熟,眼神裏有東西了。
這或許就是成長的意義。
經曆挫敗後,她對人性,對每一種情緒,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這些都是表演的養料。
2017 年以後,鄭秀文沒再演過商業喜劇。
她開始主攻文藝片。
那個自強不息的港女,又回來了。
她要啃下演技這塊硬骨頭。
必須在表演道路上,留下代表作,留下演技高光時刻。
于是,觀衆看到她在《聖河西謀殺案》裏,不施粉黛的發瘋抓狂,演繹中年女性的掙紮與無奈。
看到她在《花椒之味》裏,诠釋失去父親的痛楚,嘗試與其他姐妹建立親情的過程。
她試圖在曲折離奇的小人物故事裏,理清人性的陰暗與希望。
這的确是一個好演員,應該做的事情。
鄭秀文在經曆挫折後,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今天,坐上了金像獎影後的寶座。
到獲獎的這部《流水落花》。
鄭秀文已經完全懂得,什麽是表演了。
她的表演準确,有層次。
無論情緒遞進、行爲邏輯,還是人物命運走向,都被她诠釋的入木三分。
角色跟她本人很像,在堅強外殼下包裹着溫柔脆弱的心髒。
她用返璞歸真的表演,換來了出道幾十年來最高的榮譽。
值得一提的是。
現在的人生節點,對她來說,意義非凡。
經曆了抑郁症、男友被判、父親去世後,
她已經懂得,如何面對人生重大課題了。
整個人也變得更加真摯、放松、自在。
許多演員到這個人生階段,
對業務提升或者獎項已經沒有追求了。
但鄭秀文依然還想繼續上一個台階。
有這種精神支撐她前進,
相信在接下來的電影路上,
還有比《流水落花》更好的作品。
加油,鄭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