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随着消費者對飲食多樣化、健康化需求的提升,中國調味品行業市場規模正在持續擴張。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調味品行業市場規模達 5133 億元,2027 年有望達到 10028 億元。
今年上半年,各調味品企業表現如何?行業有哪些變化?未來有哪些挑戰?《聯商網》梳理和分析了 20 家調味品上市企業 2023 年上半年的業績數據,并從中一探究竟。
01 業績放緩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梅花生物、海天味業、安琪酵母、千禾味業、涪陵榨菜、恒順醋業、蓮花健康、加加食品等 20 家調味品上市企業 2023 年上半年營收總額超 577 億元,平均營收約爲 29 億元。
從營收規模來看,梅花生物位居第一位,上半年營收超過 135 億元;海天味業緊随其後,營收超過 129 億元;安琪酵母位居第三位,營收超過 67 億元。
此外,晨光生物、雪天鹽業、蘇鹽井神、中炬高新、頤海國際 5 家企業營收在 20 億元以上;千禾味業、天味食品、涪陵榨菜、恒順醋業、寶立食品 5 家企業營收在 10 億元以上;蓮花健康、加加食品、仲景食品等 7 家企業營收不足 10 億元。
從營收增幅來看,安琪酵母、晨光生物、千禾味業、天味食品、寶立食品、蓮花健康、安記食品、佳隆股份 8 家企業實現了營收、淨利潤雙增長;梅花生物、海天味業、雪天鹽業、蘇鹽井神、涪陵榨菜、恒順醋業、三元生物 7 家企業則是營收、淨利潤雙降。
具體來看,2023 年上半年 20 家調味品上市企業中營收上升的有 11 家,其中千禾味業增長最快,同比增長 50.89%;營收跌幅最大的是三元生物,同比下降 48.54%。
上半年,實現盈利的調味品上市企業有 19 家,其中海天味業淨利潤最高,上半年淨利潤爲 30.96 億元;其次是梅花生物,淨利潤爲 13.71 億元;再次是安琪酵母,淨利潤爲 6.69 億元。
20 家調味品上市企業中,僅有中炬高新 1 家企業出現虧損,上半年其虧損達 14.43 億元,同比下降 560.78%。
02 成本上漲
2023 上半年,多個調味品細分品類的巨頭出現營收和淨利潤雙下滑的情況,包括海天味業、恒順醋業、涪陵榨菜等。
去年的 " 添加劑雙标 " 風波對海天味業影響頗大,海天味業 2022 年淨利潤同比跌 7.09%,是近十年來的首次下跌,其股價也一度遭遇大跌。
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營收爲 129.66 億元,同比減少 4.19%;實現淨利潤 30.96 億元,同比減少 8.76%,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
對于 2023 年上半年的業績不佳情況,海天味業在财報中提到,盡管報告期内,餐飲行業的複蘇爲調味品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公司仍然面臨着餐飲逐步恢複尚需時間、行業内企業競争愈發激烈、部分原材料價格依然處于高位的經營環境。
兩年前,涪陵榨菜曾提出三年百億銷售的目标,如今其卻面臨業績持續放緩的局面。
8 月 27 日,涪陵榨菜發布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13.37 億元,同比下降 5.97%;淨利潤 4.7 億元,同比下降 8.87%。
榨菜一直是涪陵榨菜的主要收入來源,上半年涪陵榨菜面臨着榨菜産品銷量和營收下滑,庫存量同比增長的經營挑戰。2023 年上半年,涪陵榨菜的榨菜産品實現營收 11.12 億元,營收占比 83.19%,同比下降 10.05%。
同時,涪陵榨菜也在報告中提及,上半年公司産品原材料青菜頭收購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約 40%。
03 發力預制菜
業績承壓下,調味品企業開始創新突圍,積極布局第二增長曲線,入局預制菜、複合調味料等新興渠道。
2023 年,海天味業跨界布局預制菜領域,推出了青花椒烤魚和金湯酸菜魚兩款預制菜産品。
同時,海天味業看到了複合調味品市場的巨大潛力,推出了一系列新産品,包括黃豆醬、招牌拌飯醬、香菇醬、火鍋底料等,旨在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餐飲需求。
8 月 3 日,仲景食品對外透露稱,公司推出了 2.3° 鮮花椒油、黃焖炒雞調料、藤椒肥牛調料、上海紅燒肉醬汁等爲代表的大包裝産品,主要服務于團餐、預制菜等餐飲客戶。
另據了解,仲景食品産業園一期項目正在建設,将按照業務發展節奏逐步釋放産能。
此外,日辰股份在接受調研時也曾表示,針對新的預制菜和烘焙業務闆塊,内部已經組建了團隊,開展産品研發儲備、合作渠道搭建等相關前期準備工作,但目前暫不具備規模化量産的條件。
佳隆股份也在搶抓市場機遇,積極推進預制菜項目建設,完成生産設備安裝調試,适時推出了番茄牛腩等新品。
業内人士分析認爲,目前,預制菜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頭部企業尚未出現,衆多入局者尚處于摸索階段。而預制菜與調味品分屬兩個賽道,但從品類關聯度來說,卻聯系緊密,不過大部分做預制菜的調味品企業都不具有全國推廣的渠道建設能力,如何構建完整的供應鏈體系,是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寫在最後
2023 年上半年,調味品行業經曆多重考驗,面對外部壓力,調味品企業順應市場變化,不斷推陳出新,挖掘新增長點。
同時,随着電商、外賣以及社區團購等新消費形式的興起,調味品行業銷售渠道也正在趨向多元化,機遇與挑戰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