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1、一季度經濟數據很好,疫情剛放開,随勢漲一波;二季度數據正常的回落,市場回調;三季度有一些擾動變量,一是美債利率上行,還有國内的投資者可能有些擔心中長期的房地産的趨勢問題,就出現了市場這種走勢。
2、四季度延續到春節未來三個月,市場很有希望會出現一波行情。
一看估值,A 股市場調整後,現在估值水平已經很低了;二看基本面,微觀基本面角度,上市公司利潤增速在今年二季度是單季度最低點,三季度正增長,四季度是大個位數正增長,全年最終利潤增速應該能翻紅;宏觀基本面可以看到九月份的經濟數據整體都在改善,未來三個月也會持續。
估值低和基本面好轉是背景,不是充分條件,需要一些利好因素帶動情緒,包括資金面的改善,這個催化劑可能來自兩個維度:
内部維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召開,未來對于地方政府債務的還債可能會進一步推進,活躍資本市場仍可能有政策推進,有助于提振市場的情緒和偏好;外部維度,中旬中美首腦會晤,雙方領導大概率會見面,中美關系改善,外資會有所回流。
3、過去曆史上差的年份,年度指數跌幅超過 20% 如 2022 年、2018 年和 2011 年,市場一年之内一般也會漲兩次,年初春節前後有一波上漲,年底四季度有一波上漲。
今年到現在爲止,過去十個月了,隻有年初那波機會比較明顯,按照曆史規律,年底了總歸會有一波機會。
4、未來三個月,我們認爲科技類行業偏成長類的行業應該值得重視,會有一些機會。現在經濟發展的特點,還是要重點推行轉型,構建先進生産力,科技類行業恐怕在這些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裏面,相對會受益。
11 月 2 日,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在一場直播中解析了最近的資本市場并對四季度投資機會作出展望。
荀玉根 2007 年入行,擁有超過 15 年的策略研究經驗,在新财富、水晶球、金牛獎等多個最佳分析師評選中榮獲 " 全滿貫 " 第一,其中新财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策略研究五連冠。
以下是投資作業本課代表(微信 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華内容,分享給大家:
前三季度市場回顧
今年的行情應該是前高後低。截止到 10 月底的過去十個月内,大部分指數今年都是負的,市場比很多人去年底的預期要弱。
一季度市場整體表現好,二季度後半段市場的下跌主要是歸因于基本面。三季度市場下跌可能是外圍因素擾動。
再看一下海外的背景是什麽呢?美股、歐洲股市,包括中國香港的股市,都從八月初開始出現了一波下跌。這波下跌的主要宏觀變量,是因爲美國的十年期國債利率不斷的完善,升高點最終達到 5%。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也就是颠覆很多人之前的研究。
沒想到實際的國債利率這麽高,這也導緻了外資在八月初到十月底這三個月有很明顯的流出。所以 A 股的下跌是和這個海外變量有關。
國内也對于中長期問題有些擔心,對于房地産銷售,投資數據低迷有所擔憂,擔心是不是這一輪地産回落的趨勢會很長,回落的幅度會很大。這個擔憂也是影響市場調整的因素之一。
概括下來,一季度經濟數據很好,疫情剛放開,随勢漲一波。二季度數據正常的回落,市場回調。但是三季度其實有一些擾動變量,一是美債利率上行,還有國内的投資者可能有些擔心中長期的房地産的趨勢問題,就出現了市場這種走勢。
未來三個月市場會有一波上漲行情
四季度我們認爲,延續到春節未來三個月,市場很有希望會出現一波行情。
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就是 A 股市場調整到現在估值水平已經很低了。我們看 A 股整體市淨率,現在才 1.5 倍,跟曆史之前所有的底部比較接近,說明估值比較低;
第二個就是看基本面,A 股的基本面就是上市公司利潤增速。三季報剛剛披露完,可以發現如果從單季度來講,三季度利潤增速單季度已經變成正增長了,二季度還是負增長,因此四季度估計正增長的幅度會更大一點。
因爲去年四季度基數比較低,所以從利潤數據上來講,今年二季度是單季度最低點,三季度正增長,四季度是大個位數正增長,全年最終應該能夠利潤增速能夠翻紅,能夠變成維持的,就會回到明年年初,這是從微觀的基本面來看。
宏觀的基本面可以看到九月份的經濟數據,包括工業增加值、消費、制造業投資都在改善,雖然也有差的如房地産,但整體數據是改善的。
我們預計這種數據的改善在未來三個月會持續,因爲上一周剛剛發了 1 萬億的特别國債,意味着政策還在加碼,所以基本面恢複應該有一個持續的過程;
第三個是我們市場真正形成一波機會,估值低和基本面好轉是背景,不是一個充分條件,需要一些利好因素帶動情緒,包括資金面的改善。這個催化劑可能是來自于内外兩個維度。
内部維度來看,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剛剛召開結束,從金融工作會議來講,估計還是要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未來對于地方政府債務的還債,可能還會進一步的推進,包括活躍資本市場,仍然有可能有政策要推進,有助于提振市場的情緒和偏好。
還有一點外部的,本月中旬美國 APEC 的首腦會晤,中美領導大概率會見面。
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恐怕會有一些更加積極的結果值得期待,這也是對市場正面的因素,尤其是外資過去三個月流出多,如果國内基本面好轉,加上中美關系有一些改善,外資也會有所回流。所以在這幾個因素共振之下,市場是可以期待有波機會。
另外根據統計數據,過去曆史上最差的年份,年度指數跌幅超過 20%,比如 2022 年、2018 年和 2011 年,這三年全年下來指數都跌了 27%,但是即便這麽差的年份裏面,市場一年之内一般也會漲兩次。
通常是年初春節前後有一波上漲,年底四季度時有一波上漲。今年到現在爲止,過去十個月了,隻有年初那波機會比較明顯,按照曆史的規律來講,年底了總歸會有一波機會,不至于一年都是這麽低迷,所以從這個概率來講,應該可以期待年底這段時間的一波行情。
現在值得關注成長類機會
從成長價值角度來做風格上的分析,今年市場有一些切換和輪動的特點。
去年底到今年初成長風格相對占優,在一季度後半段到二季度初,中特估開始表現,但成長裏面也繼續有結構性機會,二者是并行的,都有機會。
5-6 月後,以傳媒指數、計算機指數爲代表的成長股跌的多。因爲這兩個指數是去年 10 月底到今年 6 月的八個月時間漲的最多,傳媒指數大概漲了 90%,但這些行業指數在 6 月到 10 月底的四個月下跌了前面漲幅的一半多,說明它回吐非常明顯。
而這四個月,傳統偏價值行業占優一點,比如石油石化、煤炭中行業,也有些高股息屬性的股票不僅沒跌甚至還漲了。
從 6 月底到 10 月底的階段 , 成長 ( 科技 ) 類表現相對弱。正是相對弱了,反而孕育了機會。在前幾個月,已經把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上漲獲利回吐了很多,之前就是這一塊超額收益太高。
還有一點,觀察公募基金的持倉。從三季報的披露可以看到,三季度整體是把 TMT 的倉位降下來,加的比較零散如消費,醫藥,金融地産或資源類等,但減的比較統一,都在減 TMT。
因爲 TMT 在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二季度,前面三個季度大家一直在加,有一點交易擁擠,這種擁擠狀況在過去一個季度裏也緩解了,等于超額收益高獲利已經回吐了,交易擁擠現在也分散化了。
所以反過來講,現在我們應該值得關注一下成長類的機會了(因爲調整的多了)。
那未來三個月成長機會的催化劑是什麽呢?中國每年中央到地方的會議有一些大緻規律,11 月到 1 月會議比較多,中央和部委以及地方的會議都在做明年的一些規劃。
現在經濟發展的特點,還是要重點推行轉型,構建先進生産力,所以科技類行業恐怕在這些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裏面,相對會受益的。
從這個角度來講,未來三個月,我們認爲科技類行業偏成長類的行業應該值得重視,會有一些機會。
荀玉根 從業證書編号:S0850511040006
更多大佬觀點請關注↓↓↓
本文作者:範子龍、王麗 來源:投資作業本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