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親媽——
能力強悍作風強硬,讓你住大 house、上好學校,但她的高要求壓得你喘不過氣來;
這是仿生媽——
長着媽媽一樣的臉,照顧你的生活起居,一言一行都遵循 " 無條件對你好 " 的初始執念。
兩個媽,你想要誰?
也許,很多人都會做出劇中小孩一樣的決定——
當仿生媽殺了親媽取而代之,兒子甘願爲她頂罪。
誰拒絕得了一個完美媽媽?就算她是一個非生命體。
陳正道執導的《仿生人間》,熱度上撲得悄無聲息。
4 天播完的排播方式要背一定的鍋,但科幻概念不夠新鮮、科幻感不夠精細、懸疑也不夠張力,恐怕才是撲的内在原因。
除了把文淇和宋威龍拍出了大 S 和周渝民的味道,剩下全靠演技在撐。
第一個單元,劉琳上演 " 我刀我自己 ",在兩個角色、多重人格中絲滑切換。
最瘆人的倒不是殺人戲。
而是仿生人對鏡模仿主人言行那裏,醞釀着一場鸠占鵲巢的陰謀。
當她學得越來越像,AI 的智能感逐漸淪爲邪惡感,看得人後背發涼。
從《隐秘的角落》周春紅到《仿生人間》陳心慧,劉琳演起好心幹壞事的偏執狂母親,真是絲絲入扣。
作品完成度暫按不表,但起碼我看到一個好的迹象——
母親這個角色不再囿于職場和家庭,而是跟更多類型元素糅合起來。
比如科幻倫理,還比如黑色犯罪。
讓人望眼欲穿的《涉過憤怒的海》,日前塵埃落定,定檔 11 月 25 日。
除了神仙卡司,于我而言,它還有另一重驚喜——
國産犯罪大戲,終于肯讓女性跟男性發生正面對抗。
不靠色誘,不靠陷阱,而是比誰的命更硬。
繼 08 年《李米的猜想》之後,周迅再度與曹保平合作,化身護崽母狼景岚。
兒子李苗苗涉嫌虐殺前女友,女孩父親找上門來複仇。
庇護兒子的私心,戰勝了身而爲人的良心。
僅從預告裏,也能捕捉周迅那精準到每一次眼神遊弋、每一寸肌肉控制的表演能力,更欣慰的是,15 年過去,這位女演員已經成長到足以放下美的負擔。
頸托造型、怼臉拍法、素黑皮膚,怎麽毀形象怎麽來。
跟占據 外 貌 優 勢 的黃渤一起,融入曹保平的粗粝鏡頭中而毫不違和。
就連人物内在,也跟着不設限起來。
昔日人間精靈,帶觀衆嘗盡愛情的百轉千回後,轉而紮進人性的幽深地帶,打開人到中年的無限可能。
一個是憤怒失控的父親,一個是被激發出動物本能的母親。
就看誰比誰更狠、更癫、更不要命。
劇情沖突,不難聯想《誤殺》裏,泰國警長拉韫利用職權包庇強奸犯兒子。
隻可惜,陳沖飾演的媽媽雖然雷霆手段,狠辣有餘,但那是對男主的觀影量足智多謀的一種襯托。
比起母親和父親的較量,《誤殺》的視角,更像是小人物對強權發起的一次突襲。
發現沒?
内娛女演員的終結不是演媽,而是演刻闆無聊的媽。
催婚催育、重男輕女、倚老賣老的媽味添加劑滾出克,内娛是時候來點瘋媽震撼了!
當發瘋文學成爲當代顯學,瘋,已然不是精神疾病的專屬名詞。
它意味着混亂、失控、爆發,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不配合、不正常。
媽媽,這個最隐忍的人類學符号,恰恰最需要這股能量上的釋放。
不過也需要警惕母愛的工具化。
仿佛一個女人注入母愛能量後,就可以變成無所不能的女超人。
母愛并不是百試不爽的劇情扳手,而應該是一扇門,我們借此進入一個女性面臨的内外世界,或者去認識人類情感的多樣性。
《血觀音》裏的棠夫人,在我看來,是一個極其大膽突破的母親形象。
她對權力的渴望超出了身上的母性。
大女兒,淪爲自己籠絡人脈、上下打點的皮肉工具。
小女兒,實際上是大女兒的親生骨肉,被她搶來培養成下一個白手套。
最恐怖的是,她的狠毒,偏偏以慈愛、柔軟的菩薩樣子流露出來。
她也愛說那句 " 爲你好 "。
沒有一絲陽光和溫情的東亞母女,徹底颠覆了我們對 " 虎毒不食子 " 的傳統認知。
獻祭兒女的爹大家見怪不怪(最常見的就是宮廷權謀戲),換成媽,沖擊力就翻了好幾倍。
因爲男人追求權欲總被視作理所當然,而母性,則是我們心中最神聖不可侵犯的人類情感。
連日常發瘋的韓國人,也隻敢把當媽的惡毒局限在吸血、暴力、無法自保時選擇抛棄的程度上。
而非像棠夫人這般,主動把女兒變爲自己的伥鬼。
《黑暗榮耀》文東恩和她的瘋子媽媽
《血觀音》講政治籠罩下的畸形家庭,講人性被權力異化。
從女性主義角度看,也充滿一種殘酷隐喻——
片中來來往往的都是政界女眷,但真正坐在牌桌上的,是那些鮮少露臉的男人們。
用色相和手腕在男權社會站穩腳跟的母親,對女兒們進行血淋淋的掌控和同化,一代接一代。
反抗幾乎沒有作用,出逃的大女兒棠甯被她親手弄死,外孫女棠真在她奄奄一息之際終于等來報複的時機。
棠真厭惡這個罪惡帝國,但她能報複的也隻有外婆這個女人而已,并最終取代她。
棠府女人,找不到出路,隻能墜入宿命的無間地獄。
這個宿命,也可以叫做女性命運。
不管是保護還是傷害,偉大還是邪惡,東亞母親身上反射出來的都是缺愛、渴愛、錯愛的緊張親子關系。
英美劇裏的媽媽,則顯得松弛許多,也淡漠許多。
沒有那麽多母職懲罰,沒有那麽多道德審判;她們不爲孩子而活,也不會爲孩子而死;自己就是破碎本身,跟孩子的關系永遠在縫縫補補。
《絕望寫手》,大明星媽媽黛博拉有一個瘾君子女兒,窮酸、無腦、俗氣,乍看會讓人疑惑:這真的是她生出來的嗎?
黛博拉也好不到哪裏去。
她自我、毒舌,絲毫不顧及他人感受,唯一在意的就是寫出更好笑的段子。
或者說,這是她在孤獨長河裏唯一可以抓住的浮木。
女兒有今天,其實全拜黛博拉所賜——爲了把女兒留在身邊,從小帶她一起全球巡演,導緻她荒廢了學業,染上了毒瘾,沒有學到一點生存的本事。
沒錢了就向媒體出賣媽媽的八卦消息。
兩個人都有克服不了的缺陷,兩個人都有各自的人生軌迹,不因爲對方而輕易改變。
哪怕母女,也可能是互相無法靠近的人。
稀巴爛的母女關系裏偶爾也泛着溫柔的光暈,比如,黛博拉長期默許女兒出賣自己的隐私,那是她彌補女兒的方式。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有異曲同工之處。
功成名就的麥琪,跟孩子的關系也很疏離——笨蛋兒子當了農夫,娶個兒媳對自己充滿敵意,聰明的女兒也跟自己不對付。
她的晚年生活,子女完全沒有參與感,最大的慰藉是跟老姐妹一起煲越洋電話粥、同步追劇。
英美劇裏的母親,媽沒媽樣,活得糟爛,還經常大放厥詞。
但好就好在,不神話母性,也就相應地替母職松了綁。
大大方方承認,拼事業的女性就是兼顧不了家庭,并且毫無恥感。
國産劇最接近這種精神的,要屬《搖滾狂花》。
彭萊,一個出走的母親。
爲了去美國追逐搖滾夢,抛下 6 歲的女兒,一去就是 12 年。
但故事的核心,不是失職母親的忏悔,始終在于彭萊自身的生命力。
她面對疾病的摧殘,面對理想的跌落,面對親密關系的多重難題,被一次次打趴但絕不就地倒下。
總之,一個出彩的媽媽,絕非家庭的附庸,而要有屬于自己絕對的主體性。
記得《絕望主婦》裏,Lynette 一番話至今還在我腦海回響。
撫養四個孩子的她,紮心戳穿一位孕婦關于當媽的美好幻想。
親親老公幫忙?那是不可能的。
産後恢複如初?那是你沒看到我脫光的樣子。
當媽是畢生最棒的經曆?那是母親對女兒世世代代的欺騙。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 你的餘生,常常感到孤單,但别妄想得到一刻安甯。"
這句話,所有女性聽了估計都五雷轟頂,因爲太過真實,所以尤其刺耳。
當然,這些并非當媽的全部真相,而是經常被遮蔽的真相。
劇中的年輕準媽媽想要捂住耳朵,但是就如 Lynette 所說,隻有知道全部真相才能真正準備好當一個媽媽。
女人不該被小觑,媽也不該被神化。
不管是讓人融化的母性,還是令人生寒的反母性,都是一個女人身上綜合的現實。
隻有多多創造一些 " 瘋媽 ",我們才能看到更多維的女性價值體系,看見更複雜和神秘的女性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