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懸殊的兩個人走到一起,總能引起世人更多的注目。
前陣子,不少人都在讨論一樁文藝圈裏的婚事。當事人是紀錄片導演徐童,以及有着複雜經曆的東北女人唐小雁。
在官宣結婚的微博中,唐小雁稱," 我終于攀上高枝了 "。
圖源:唐小雁微博
徐童和唐小雁是文藝圈内一對有些特别的伴侶,兩人通過拍攝紀錄片相識,出身與經曆大相徑庭。
徐童來自知識分子家庭,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是國内知名紀錄片導演,每部作品頗受好評;而唐小雁是他紀錄片中的配角,出生于東北農村,二十多歲到北京求生,嘗試多份工作,混過歌廳,開過色情按摩店,還蹲過看守所。
徐童 58 歲,唐小雁也年近 50,相愛多年後,他們向世人公開宣告,彼此決定步入婚姻。
有人不理解,究竟是什麽樣的磁場,能讓兩個迥然不同的人牢牢捆綁在一起,也有人覺得,他們的結合,是自己聽過最浪漫也最具有藝術氣息的故事。
東北女人遇上北京男人
一個是潑辣仗義出身魚龍混雜底層社會的東北女人,一個是溫和沉穩成長于高知家庭的北京導演,原本他們的人生像是兩條平行線,毫無交叉點,直到紀錄片《算命》的出現。
《算命》是徐童的作品中評分最高的一部,豆瓣評分高達 9.2,他的作品通常會将鏡頭聚焦在中國社會的底層人物上。這部紀錄片就是從算命師傅厲百程的視角,講述了自己及其家族悲情的一生,往來算命者皆是苦命之人,堪稱現實版 " 隐入塵煙 "。
唐小雁是厲百程的顧客,那段時間,她開的按摩房生意不好,又遇上感情受挫,和朋友鬧掰,不禁懷疑是自己命不好,便去找算命師傅厲百程算命。
厲百程說她" 木多仁義性情來,外面該(欠)帳要不來。在家怒下千條恨,兩句好話轉回來。"
短短幾句批語揭示了唐小雁的性格:性情中人,爲人仗義,别人欠錢她不好意思要,生氣了也很容易被兩句好話哄回來。
在這部紀錄片中,唐小雁不吝把自己難堪的經曆說給别人聽,還從厲百程那裏求來一根紅繩,把紅繩串在縫衣針上,刺破肚皮,再用鉗子把針硬生生拽出來,活生生把紅繩縫進肉裏,說是本命年可以帶來好運。
不少人因此記住了這個彪悍的東北女人。
她有着複雜的成長經曆,也有種東北女人性格底色中粗粝的一面。15 歲那年,唐小雁就辍了學,面對一貧如洗的東北老家,她選擇外出打工。
她當過服務員,第一個月工資隻有 1 塊;她和第一任丈夫被鄰居帶到湖南搞傳銷;跟一個佳木斯大哥去賭場打工;還被一個珠海人騙去開烤串店掙錢,最後才發現其實他們想開的是按摩房 ......
左爲唐小雁
唐小雁試圖抓住命運的每一根稻草,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遊走在灰色邊緣,她的仇家不少,但她發起飙來,那股兇狠勁兒能唬住人。
無賴上門糾纏,呆在店裏不肯走,唐小雁直接動手,掄起胳膊粗的木棍往無賴頭上砸,對方縫了五針,她隻賠兩百塊了事,她在《锵锵三人行》裏解釋過," 遇見混的,你就得比他們更混。"
久而久之,道上混的都不敢惹她。
但對着鏡頭袒露自己最深的傷疤時,她又有着難以言說的苦澀——她曾兩次被強暴。
17 歲那年,唐小雁被當地的黑老大拽到田野裏,她遭遇了性侵,少不更事的她,甚至不知道要報警。
第二次是她 20 出頭的年紀,在迪廳遇到一個西裝革履的男人,對方邀請她喝一杯後,徑直把她帶到胡同的破屋,并從櫃子裏抽出一把刀,死死抵住她的脖子。
男人自稱是被通緝的殺人犯,手裏已經有三條人命,勸她老實點,她無力抵抗,用身體換命。
在《锵锵三人行》裏,窦文濤問她被強暴時,被人用刀抵着脖子怎麽辦,唐小雁很直白地說," 做啊,生命和貞操哪個重要?現在貞操還值錢嗎?不僅做,還要哄着他,不讓他傷害自己。"
但當晚打車回家的時候,唐小雁怕得整宿都在發抖。
她不是不害怕,也不是不在乎貞節,而是當生命遇到了威脅,貞節隻能放在後面。
在黑土地冷冽的寒風裏,在繁華都市的霓虹燈下,唐小雁像根野草,磕磕絆絆地野蠻生長,苦情,悲壯,也有韌勁。
與之相比,徐童的前半生順遂不少,他體會到的更多是 " 知音難覓 " 的孤寂。
徐童的作品一直聚焦于社會邊緣人物,在國内幾乎從未公開上映,但在國際上屢屢獲獎。他本該和賈樟柯、王小帥等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齊名,卻始終沒有收獲相應的名聲,作品隻在小範圍的文藝圈流傳。
徐童
徐童拍紀錄片,沒有 " 何不食肉糜 " 的居高臨下,而是天然的感同身受。
他鏡頭下的人物,有孤獨半生的算命先生,有剛滿 20 歲的農村妓女,也有經曆悲慘的江湖藝人。
他用鏡頭凝視着這些底層遊民,記錄着底層人的真實現狀,并被這些遊民野蠻的生命力所打動。
" 我特别需要一個人抱着我 "
因爲《算命》,唐小雁 " 闖 " 入了徐童的生活。
在徐童的鏡頭裏,唐小雁有點飒,還有點憨,仔細看,還有點好看。
但美貌對她來說,更像是一種負累:" 有點姿色的人(活得)真的很費勁,除非你長得特别醜,(别人)才不會惦記你,你稍微有一點姿色,就發現(遇到事了),錢是擺不平的,人家就想要跟你睡。"
或許正是因爲這樣,唐小雁特别沒有安全感,她形容自己跟天上的雲一樣,飄走了,不知道飄到哪裏去。但在四下無人時,她又抱着自己的幹女兒瑩瑩哭泣," 我特别需要一個人抱着我。"
跑不出命運怪圈的唐小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改命上。
厲百程給她算了一卦,說她是孤單命,讓她把名字從 " 唐彩鳳 " 改成 " 唐小雁 "。
唐小雁信了,改名之外,她又将紅繩縫進肉裏,決心改命換運。
這一幕,讓很多人心裏一顫,其中也包括躲在監視器後觀察的徐童。徐童覺得唐小雁命苦,手也髒,但驚詫于泥濘半生的她,竟還能保持孩童般對世界的善意。
在《算命》拍攝完成很久之後,徐童對唐小雁說過這樣一句令人動容的話:" 你們都曾經是底層的人,但小雁你知道你和别人不一樣的是什麽嗎?你的心是善的。"
唐小雁幹着色情按摩店的買賣,但從不強迫失足女孩賣身,一切全憑自願,還拒絕了想走偏門的女大學生,告訴她們 " 你們有文化,選擇的機會還有很多 "。
紀錄片拍完後,原以爲兩人的交際已經結束,誰也沒想到,緣分卻從此開始。
2009 年 3 月,唐小雁的按摩店被人舉報,涉世未深的幹女兒瑩瑩招供,唐小雁很快被抓。絕望的她,問遍親朋好友,試圖找人把她從看守所救出來,卻無人應答。
懷揣着最後一絲希望,她向交情不深的徐童求助,因爲她記得他的電話号碼。
徐童常年拍攝紀錄片,并不富裕,接到電話後,立刻買了當天的機票,把車抵押了,湊了 7 萬塊錢,将唐小雁保釋出來。
唐小雁對徐童的行爲既震驚又感動,她飽嘗人情冷暖,原本對徐童的幫助不抱希望,沒想到這個交情不深的男人,真的願意傾其所有來幫助自己。
出獄以後,她見到徐童的第一句話是," 從今往後,我這條命就是你的,你讓我幹什麽都行。"
她在心裏默默決定,如果徐童遇上了難處,自己就算豁出命了,也一定要幫助他。
徐童當然沒有要唐小雁的命,他提的唯一要求是,将她的鏡頭不打馬賽克地剪到了《算命》裏。
唐小雁也不扭捏,很快就答應了。遇到唐小燕後,也是徐童的創作爆發期。唐小雁爲他帶來了更多靈感,也帶來了更多的底層故事。
第二年,徐童帶着設備去到唐小雁老家,以她父親唐希信爲主角,又拍了一部《老唐頭》。
《老唐頭》裏,八十歲的唐希信是個又窮又倔強的老頭,經曆了日僞滿洲政府、建國建黨等衆多曆史大事件,他的一生傳奇又卑微,開口便是宏大叙事,但和家人有着諸多矛盾,和女兒吵架,被兒子指責 " 八十年白活了 "。
這部紀錄片從唐家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展示了小人物粗鄙随性的活法,也折射出了他們頑強的生命力。鮮活的小人物身上,也能見證宏大的曆史變遷。
紀錄片《老唐頭》
拍攝過程中,徐童誇唐小雁的劇照拍得好,說她有攝影天賦。
此時的唐小雁不再開按摩店,而是跟着徐童學拍攝,學習調攝像機參數,甚至幫他找素材,幫他和遊民們打成一片,成爲徐童後期作品的攝影或制片人。
自此,她走進了 " 文化人 " 的世界。
有尊嚴地活着
明明是自己家族雞毛蒜皮的小事,沒想到能引發大衆的共鳴,《老唐頭》的出圈,讓唐小雁很意外。
2010 年底,她參加了《老唐頭》的首映會,地點在北京 798,當主持人用 " 有一個神秘人物到場 " 介紹她時,唐小雁感覺自己正在被更多人 " 看見 ",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痛快。
唐小雁之所以覺得自己正在被看到,離不開徐童作品中的 " 平視 " 視角,在他的作品裏,沒有知識分子對底層流民的窺探視角,他通常不作評價,隻把流民的鮮活通過鏡頭的特寫還原出來。
真實,是徐童作品的動人之處。
而在影片之外,這或許也是兩個江湖兒女結緣的源由。
一定程度上,唐小雁成全了徐童的事業,雖然她在大部分片子裏都是配角,但她又是徐童作品裏一個難以繞過的符号,而徐童成全了唐小雁的自我意識覺醒,讓她覺得自己不再是 " 賤命一條 "。
唐小雁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也慢慢習慣在公衆場合表達自己。
2011 年,她出席了 " 第六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底展 ",獲得 " 真實人物獎 ",說了一段擲地有聲的發言:" 隻有我們這幫人才能奉獻我們的隐私,要不你們這些導演拍啥去?喝西北風去吧!"
唐小雁明白了自己的價值。兩個世界的人,可以突破圈層的壁壘進行價值交換,而不是一個群體對另一個群體的全然妥協。
但人總有軟肋,沒怎麽讀過書,始終是唐小雁内心的芥蒂。她将自己前半生的不幸,都歸因于此。面對文化人,她總是悻悻地,生怕露怯,叫人看不起,爲此她開始了漫長的修煉。
幾年來,唐小雁看了 1800 多部電影,最多的時候一天看 6 部。一開始是打打殺殺的爆米花電影,後面又進階到文藝片、人物傳記、曆史戰争,還要一邊看一邊做筆記。
她也開始讀外國名著,譬如 100 多萬字的《戰争與和平》,人名又多又長,唐小雁要把這些人名記錄下來,還要捋清他們的人物關系。
但唐小雁最感興趣的,還是攝影,當然,這也離不開徐童這個強大後盾的支持和鼓勵。
從最初的萍水相逢,到後面幾部紀錄片的合作,他們早已是心照不宣的戰友。
徐童擅長拍攝執導,唐小雁則擅長與人溝通,在拍《挖眼睛》時,徐童因導演的身份,難以融入遊民的世界。每當唐小雁出場,她的自在和幽默,卻總能迅速卸下遊民的心理防線,讓他們心甘情願地答應拍攝請求。
一個内斂,一個外向,兩人的配合越來越默契。徐童讓唐小雁做制片人,扔給她機器,讓她回去拍三哥,《兩把鐵鍬》中三分之一鏡頭都是唐小雁拍的,徐童還誇她拍劇照有天賦,帶她去參加全世界的電影節。
外界都說,徐童是唐小雁的貴人,唐小雁談到這段關系,也說自己 " 命好 ",認識徐童後走回正路,還收獲了一段穩定的關系。
徐童則稱,自己隻是唐小雁的洗牌機,牌是唐小雁自己胡的。
圖源:InsGirl 視頻截圖
他總結自己和唐小雁的關系,是 " 相互成全 "。
雅俗共賞,相互成全
元雜劇《救風塵》裏,講述了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
花魁娘子瑤琴原是好人家的姑娘,在逃難途中和父母走散,誤入煙花之地,老鸨用計讓她失去清白。
賣油郎秦重于茫茫人海中,對花魁娘子一見鍾情,耗費兩年半積攢十兩銀子隻求一見,面對如花似玉又喝得酩酊大醉的的花魁,秦重沒有見色起意,這令花魁娘子十分感動。
最終,故事以圓滿告終,花魁娘子将所有的家底交給賣油郎,讓他替她贖身,遠走高飛。
唐小雁在與徐童相識後,從社會邊緣逐漸走到聚光燈下,走出了灰色地帶,這些年他們的相互扶持與成全,成了人們心裏的現代版 " 救風塵 "。
唐小雁官宣結婚消息時,透着一股幸運的喜悅,她調侃自己 " 終于攀上高枝了 "。
她還強調,自己得到了徐童父母的認可。在她發布的視頻中,徐童父母按照最傳統的婚前儀式,給她挑選三金。
雖然久經風月,唐小雁骨子裏依然傳統,向往傳統的婚姻和穩定的關系。
徐童和唐小雁在一起時,已經半生滄桑,本不必在意一紙婚書,但他們還是以這種最傳統的方式結合了,滿足她對婚姻的想象和需要。
他們的結合,有一種 " 大俗治大雅 " 的浪漫。
唐小雁身上粗粝鮮活的生命力,吸引了徐童;徐童身上也有唐小雁不曾觸及的文化氣息,兩個經曆迥異的人,産生了平等的愛情。
如今的兩人,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徐童變黑了,變壯了,氣質變野了,更接近他鏡頭裏的人物。而唐小雁妝容變精緻了,舉止也變規矩了,少了很多髒話。
他們會像年輕的情侶一樣,在社交平台秀恩愛,也會一起拍視頻給朋友們拜年,不拍紀錄片的時候,他們養養綠植,四處走走逛逛,過着幸福平靜的日子。
回想紀錄片《算命》裏曾有一幕,喝醉了的唐小雁抱着幹女兒痛哭:
" 我非常需要安全感,沒有人保護我,我隻能靠我自己。哪怕一個月隻掙六百塊錢,(如果我)有一個很好的老公,窮也好富也好,他關心你,疼你,就是最大的幸福,而我沒有。"
如今,她終于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