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董指導聊科技
如果十年前說,美團和字節必有一戰,沒有任何人會相信。
彼時,美團剛從 " 百團大戰 " 中拼殺出來、一邊抗衡大衆點評,一邊啓動 " 搶灘行動 " 進軍外賣市場;成立兩年的字節旗下的今日頭條,正用推薦引擎迎接媒體内容大浪潮,争搶百度的流量、紙媒的生意。
如果五年前說,美團和字節必有一戰,大部人也不會相信。
彼時,美團一邊搶攜程的酒店業務,一邊以 " 吃 " 爲核心,和阿裏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焦灼;字節超越百度騰訊,成爲中國第二大數字廣告商,現金牛業務推動公司邊界擴張,社交、遊戲、教育,無畏巨頭、橫沖直撞。
然而,2023 年,字節卻對美團帶來不小的沖擊。
在資本市場上,成爲美團投資者最關心的話題。在業務經營上,也成爲美團在本地生活領域強有力的競争對手:2022 年,抖音平台本地生活相關直播比上一年增長 925%,相關的 GMV 也從 2021 年的百億猛增到了七百多億元。外賣業務也和餓了麽合作,向美團發起了全面進攻。
抖音最終會對美團産生多大的影響?網上有一個類似段子的對比。
在 2018 年,有人請教張勇如何看待拼多多。張勇認爲 " 短期損失了一些用戶,但大量用戶都流到淘寶來了。你就當成在幫我開拓農村市場,教育用戶好了。"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被教育的用戶,依然選擇了拼多多,兩家的增速差異顯著。
巧合的是,《晚點 Latepost》報道稱,部分美團人士認爲," 雖然抖音拿走了美團的一部分市場份額,但抖音也在幫助美團教育下沉市場,在用戶逐漸成熟之後,美團可以從下沉市場補回流失的用戶甚至拿到更多增長 "。 [ 1 ]
這個判斷的結構、結果、語氣,和 2018 年對拼多多的評價,幾乎是一模一樣。因此,被用來做對比,也毫不奇怪。
然而,大概率上,這個判斷并不是美團核心高管的想法。或者說,有,也是之前的了。
當看到拼多多收入、市值都超越老牌電商後,每個互聯網公司高管,對于 " 挑戰、取代 " 沒有觸動是不可能的。尤其當美團市值從最高點縮水了 80% 時,利空消息都會放大,業務上的任何挑戰,也都不得不回應。
因而在美團到店事業群總裁張川給員工的新年寄語中,可以看到:他承認了美團到店有手忙腳亂、被對手打到摩擦的時刻;對于這次業務受到沖擊,用了 " 戰争 " 的比喻來突出嚴重性;也強調對手在變強,都是全能選手;指出美團的作戰方式和建軍思想,也都要改變。 [ 2 ]
張川對于抖音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雖然美團和字節,是兩家十年前、五年前,都看起來似乎毫無關聯的公司,但回顧兩家公司的發展脈絡卻可以發現,都有着相似的 " 無邊界擴張 " 理念和業務舉措。
正面沖突,似乎也不可避免。而虎口奪食的契機、兩虎相争的演繹,無疑是互聯網聚光燈下的焦點。
01 美團的繁花
2019 年 8 月的第四個周末,對于美團王興而言,是愉悅的。23 日披露的第二季度業績顯示,公司首次實現了整體盈利,創業近十年,迎來裏程碑。
周一,交易所開盤。美團股價如期高開、收盤大漲近 9%,超過了 2018 年首發價格,也 " 雪 " 了 2018 年上市三個月下跌 40% 的 " 前恥 "。
美團這次業績盈利,既有天公作美、也有事在人爲。
二季度是最好的天氣,不太熱也不太冷,外賣運力充足、配送成本低,需求又比較旺盛,因而帶動核心的餐飲外賣業務,首次利潤轉正。
在經營層面,經曆了 2018 年收購摩拜、進軍生鮮等大戰略之後,美團也開始降本增效,過去幾個季度一直都在改善經營效率,減少虧損。共享單車增加了騎行費用,網約車推出聚合模式。小象生鮮也關閉了幾家門店。
飽暖思淫欲,龍頭要賺錢。此時的美團,有龐大的商戶合作關系、穩定的消費者群體、難以複制的外賣小哥、高效的地推團隊、以及消費者在生活服務需求方面的心智占領,護城河還是挺寬的。外賣市場,75% 左右的市場份額,難以撼動;到店業務,高達 86% 的毛利率,也是市場地位的證明。
用王興的話總結,美團要堅持 ROI(投資回報率)爲導向的投資策略。大白話就是,要賺錢。
2019 年,美團整體毛利率由 13.8% 同比上升至 18.7%。其中,到店業務毛利率在 86.8% 的高位上,繼續提升到了 88.8%。而 2020 年,雖有疫情沖擊影響,但美團的經營利潤率仍得到提升,外賣業務由 2.6% 升至 4.3%;到店業務的經營利潤率則由 37.7% 升至 38.5%,全年淨利 47.1 億元。
經營改善的同時,美團股價也氣勢如虹。2020 年疫情後,美聯儲大放水,外資湧入港交所,美團也随着科技股一起,連創新高,市值從 2018 年最低的 2000 多億元開始,相繼突破了 1 萬億、2 萬億。
2019 年,美團 APP 和其他交互口都變更爲了統一的 " 黃色 ",當時就有輿論稱,美團進入 " 黃金時代 "。站在 2020 年底來看,隻會感歎 " 果然是美團的繁花 "。
繁榮的貿易航線,往往最吸引海盜;繁榮的城池,也最容易引來攻打。
美團自然也懂這個道理。但看着在本地生活供給、需求兩端的優勢,也可以坦然。36 氪一篇報道稱,抖音團隊表示 " 我們每邁出新的一步,都認爲美團是不是要馬上反擊和跟進,但結果什麽都沒等到。" [ 2 ]
美團不是不反擊,隻是在早期,美團是真的對抖音 " 瞧不上 "。
02 抖音的偷塔
高頻打低頻,這是互聯網的顯學打法。于是,有着 7.6 億月活、人均每日 100 分鍾使用時長的抖音,自然也會無邊界擴張:教育、遊戲、金融、電商、本地生活。在用戶高頻的使用習慣裏,用漏鬥模型篩出一小部分,都是劃算的。
但抖音的拓展也不是一蹴而就。2018 年,抖音成立 POI 團隊(也就是任何非地理意義的有意義的點),加強 " 本地 " 屬性,拉開了序幕。2019 年上線了抖店,允許商家上傳抖音視頻時,選擇相應的 POI 地圖位置,引導用戶到線下消費。
張一鳴曾提過公司擴張的原則:人做的好的領域你就别做了。所以,在抖音進入本地生活初期,交易層面選擇了和美團、攜程等公司合作。畢竟,商家的覆蓋、消費者的成交流程,需要團隊也需要時間。
用自己的流量、做别人的生意,這種 " 大公無私 " 的精神,實屬罕見。哪怕微信導流賦能,也還是優先選擇關聯公司。
由于爲别人做嫁衣,也導緻抖音在本地生活方面的收入,并沒有什麽起色。報道稱,抖音内部也關于 " 不該做本地生活、能做到多大市場 " 存在争議。據騰訊《潛望》報道,抖音 POI 負責人也換了不下 5 次。
也許美團也正是因爲這段合作經曆,才進一步打消了對抖音進軍本地生活的警惕。但此時美團也忽略了字節的一個特點,就是 " 糾錯快 "。
當字節發現給别人做嫁衣後,便迅速做自己的閉環。2020 年 8 月,抖音推出了 " 生活服務場景接入方案 ",将美團外鏈換成了抖音商家小程序。也在随後調撥 1 萬名員工成立專門的本地化拓展團隊。
當字節發現外賣業務實在是重,難以管理小哥隊伍後,便取消了 " 心動外賣 " 業務,在 2022 年轉而和餓了麽合作。
當字節發現交易環節仍需時間建設、并非當前優勢後,便加大了 " 内容 " 投入,2020 年 6 月開啓了 " 達人帶貨 "。而 " 達人 " 成爲抖音本地生活業務的重要破局點。
2012 年,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上映,立刻就好評如潮。對于美食而言,字數寫萬千,不如視頻看一看。達人探店視頻,既是好内容,讓吃貨們看得津津有味,也是廣告、激發了消費者的欲望,爲商家帶來了訂單。随後,這個形式也從字節官方給予引導,轉爲了用戶自發參與的風潮。
探店有多火呢?河北有一位聲稱有 400 萬粉絲的達人,到店吃飯亮一亮粉絲數就想不付錢。也有說好兩人探店的 up 主帶了七八個人來吃霸王餐。
盡管有一些亂象,但 KOL 種草還是頗有效果,也從餐飲拓展到了其他生活領域。對于抖音而言,流量、内容、交易,終于實現了閉環;也讓 " 沖動消費 "、" 貨找人 " 的邏輯,得到了驗證。
2021 年,抖音本地生活的 GTV 達到了 100 億元,2022 年就達到了 770 億元。雖然這個體量仍隻有美團的 1/3 左右,但高速的增長,不得不令人想起燃油車和電動車的案例。
至少,對于美團而言,原來本地生活的高利潤率要被砍," 瞧不上 " 的對手,逼着自己從躺赢轉爲起身拼殺。
03 雙方的邊界
美團和抖音在本地生活領域,有很大不同。
美團主打效率,字節主打興趣;美團優勢在交易,字節優勢在内容;用戶在美團上是主動即時消費,在字節上是沖動延遲消費。這些差異,會體現在經營數據上,也會塑造彼此的邊界。
比如,從核銷率,也就是用戶下單并且真花錢的數據來看,美團的比例達到了 90%,而抖音則在 60% 左右。有觀點認爲這是差距,字節需要努力的地方,但實際上,這隻是差異,是不同屬性自帶的。倘若興趣推薦的核銷率都能達到 90%,那可想而知,算法得恐怖如斯。
所以,雙方的擴張,既有彌補差距、也有減少差異,但基本都是從 " 供給 " 和 " 需求 " 入手。
供給端,既要看覆蓋商家的數量,也要看呈現給用戶的數量。
王興和張一鳴都是碼農出身,銷售并不是其核心能力。因此王興在 " 百團大戰 " 時就請來了幹嘉偉,爲公司塑造了一隻強大的地推團隊,狂拜訪、狂上單,也有了如今美團在本地生活 41 個品類的覆蓋、930 萬的活躍商家。
而抖音的活躍商家數量,在 2022 年末剛突破了百萬。流量,是抖音吸引商家的最大優勢。但由于用短視頻來營銷,對中小商家、長尾客戶而言,還是有門檻的,效率也未必最高。
因此,抖音目前的客戶,主要是大客戶,包括連鎖餐飲、品牌客戶等,也更容易制造爆款産品。例如海底撈的 " 分手套餐 "、T97 咖啡等。
KA 商家的全覆蓋,則是抖音在供給端的第一邊界。中小商家的拓展則是第二邊界所在。
抖音在完善 " 貨架 " 模式,在團購、本地的欄目裏,采用了類似美團的展示面,降低中小客戶的運營難度。另外,抖音在大會上分享,80% 客戶是案例客戶的新客。
對于中小商家而言,新流量固然重要,但複購的老客戶更珍貴,運營成本更低。如何經營老客戶?
抖音網紅們都清楚,即使有千萬粉絲,但也無法保證每個視頻的播放量。畢竟,流量是算法給的,而不是靠粉絲的粘性。也就意味着,抖音的私域流量很難積累。與此對應,在美團上,商家則可以通過建立粉絲群等方式,對用戶持續運營。
吸引商家的另一個利器就是 " 低成本 "。爲此,在抖音拓展早期,會爲入駐的商家提供傭金減免、價格補貼等措施。但根據國信證券的研報顯示,随着抖音優惠力度的減弱,商家在抖音上的綜合成本,正在逐漸上升,甚至考慮到流量優勢後,綜合成本也和美團所差無幾,甚至更高。 [ 3 ]
抖音的出發點,自然也是爲了利潤。畢竟在當下環境,野蠻生長都是過去式了。然而,考慮到價格戰對市占率提升的即時有效性,美團或許也會用來作爲反擊武器。斷言競争趨緩,還是爲時尚早。
在增加覆蓋數量的同時,抖音也需要突破 " 展示天花闆 "。抖音根據運營情況來看,8% 的流量比例,基本是用戶能接受商業信息的天花闆。 [ 4 ] 因此,另一個重要話題便是,如何引導消費者在沒有刷視頻時,也能打開抖音裏的商家信息。
這就是雙方邊界的另一個要素,消費端。美團被認爲是牢牢占據用戶在 " 即時、主動消費 " 場景下的心智。但消費需求這幾年出現了變化:低價更得人心。這就留給了抖音可能性。
04 伏地魔的換位
美團已經被 " 逼着 " 改變了。
比如增加了特價團購、增加了直播,也在首頁增加了視頻欄目。内容也是 " 美女大長腿、KTV 點到校花 " 之類高流量的段子。也許是因爲我是新用戶,推送的是系統默認的新用戶偏好。這一點和抖音很像,貌似男性用戶默認的都是先從這些内容開始。
但美團這個應對,還是很令人一言難盡。讓我第一時間想到李想的一句話,我們從沒遇到過這麽強的對手,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毫無還手之力。
然而,正如學美團的,一定無法打敗美團;學抖音的,也一定無法戰勝抖音。美團還是需要揚長避短。
我曾給王興取過一個綽号 " 伏地魔 "。
伏,是指高調地設想未來,低姿态地操作、學會忍耐等待最好的時機。地,是指美團的兩大利器 " 地推、地送 ",搞定商家和履約。魔,是指他會選擇那些護城河虛假的領域,在行業競争減弱、無大資金願意再入場時,通過打七寸等戰術,快速從現有領先者手裏,獲得市場份額。
這個特點,使得美團在外賣、酒店、甚至充電寶領域,都大獲全勝。隻是此時此刻,美團成爲了在本地生活這個 " 虛假護城河 " 領域的領先者、防禦者。
更重要的是,正如美團張川所言,現在的對手是全能型的,有資金、有沖勁、有打法、強糾錯、善學習。防禦,也并不容易。因此,就像美團一些員工迷茫一樣,資本市場上美團的投資人也迷茫:
競争格局,何時改善?美團的股價,何時是底?
很遺憾,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不取決于美團,而是字節:抖音的本地生活,是希望做到美團收入的 30%,還是 70%?
其次,才是美團的回應。能用多大的力度,使得雙方認識到各自的邊界,達成諸如外賣一樣的經營默契。
再次,則是小紅書、快手、拼多多等等,他們看到本地生活的激烈競争後,是否依然願意下場。
不過,和前幾年不同,現在的競争者,誰也無法承擔一場不計成本的補貼大戰,雙方的較量,則需要更多地展現微操和耐心。
05 尾聲
鲨魚是海洋裏的王者,但鲨魚過得并不容易。由于鲨魚沒有魚鳔,隻能不停向前遊動才能保證不下沉;也因爲沒有鰓蓋,隻能不停遊動才能讓水通過鰓部獲得氧氣,避免窒息。
用鲨魚來形容互聯網公司,再形象不過了。不向前,就下沉;不提效,就落後。寄希望于護城河的躺赢,就會在曆史長河中躺下。
參考資料:
[ 1 ] 晚點獨家丨美團、抖音的新對手:多多買菜盯上本地生活,現已暫停
[ 2 ] 36 氪獨家|美團到店事業群總裁張川:這不是短期戰,也不是長期戰,而是殘酷煎熬的塹壕戰
[ 3 ] 本地生活系列之三:美團 vs 抖音:美團積極應對,競争态勢邊際趨緩
[ 4 ] 晚點獨家丨直播電商的天花闆快到了,抖音找了條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