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1 月 23 日,已是小雪節氣之後的南京,卻秋意正濃。仙林大道兩旁,水色山光斑斓入畫,美麗的金陵小學,就掩映在這山光秋色之中。親近母語組織舉辦的 " 兒童閱讀教育論壇暨首屆‘點燈人杯’兒童閱讀教師素養大賽總決賽 " 就在金陵小學舉行。
▲ 論壇高清回看
早就在老同學紫雲那裏聽說過 " 親近母語 "" 點燈人 " 這些名詞,可是作爲一名資深高中語文教師、身邊又沒有幼兒需要教育的我,這些信息就像耳邊風,刮過就刮過了,并沒有留下什麽痕迹。
可能是機緣巧合,或許是時機成熟了,11 月份紫雲來鄭州訪我,談起了這次論壇。詳細看了 " 點燈人 " 公衆号推出的有關論壇的議程,科學周密的安排、大咖雲集的陣容,整本書閱讀、全學科、跨學科閱讀策略等多元話題,論壇、演講、課例分享和素養大賽等活潑的形式也很吸引人,和平時參加的培訓活動好像不太一樣哦!我怦然心動,于是就有了這次的學習之旅。
論壇的第一天,我和紫雲早早來到會場。兩天半的論壇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我們倆 " 老學生 " 每天都是早來晚歸,包括 24 号晚上的 " 點燈人 " 沙龍活動,也都積極的參加了。那天晚上真正的是 " 披星戴月 " 啊!我倆回到萬達茂居住的酒店,已經是晚上 10 點多了。很疲憊,可是兩個人亢奮的睡不着覺,白天輸入了滿滿的能量,充溢在腦海中,像得了寶貝的孩子一般激動不已。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發光的人,有光的課。大咖齊聚的主題演講,涉及到文學教學理論指導、整本書教學、教育戲劇、光影教育等等。梅子涵教授的幽默與素樸,吳欣歆老師的輕松與深厚、張靜教授的優雅與詩意、劉莘教授的思辨與嚴謹、徐冬梅老師的深情與執着,他們深厚的學養、系統的學問和智慧的闡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學術思想的火種點燃了我的頭腦風暴,噼噼啪啪炸裂,美如煙火,在夜空中璀璨。
明星雲集的示範課及案例分享。雪野老師的課,我該用什麽樣的語言來表達我的贊美呢?隻能說是 " 驚如天人 " 吧!就像是一出精彩的戲劇,人物一出場就抓住了觀衆的心。可是他的課堂分明是那樣的自然、随意,風吹草動,花兒自然搖曳出萬千姿态。還有蔣軍晶,王樂芬,他們的課堂新意叠出,你永遠都不知道後面會有什麽驚喜在等着你。說課互動時,有聽課老師說全國各地追着他們的行蹤去聽課,原來他們就是教育界的明星啊。
還有 " 點燈人 " 講述他們的教育故事、專家們分享他們的教育教學案例。他們聚焦兒童閱讀和母語學習課堂,直面閱讀引導、推廣路途中遇到的困惑,跨學科、全學科教學中遇到的難題,也喜悅地表達了作爲教育人的幸福和榮光。
" 發光的人,有光的課 ",作爲本次論壇的主角——素養大賽,劉文穎、邱娅妮、梁琳、曹林 4 位入選總決賽的老師,經過真實的課堂呈現和誦讀、說課、答辯,一路過關斬将,九九八十一難,方取得了真經。相信現場的老師們都和我一樣,被她們的風采傾倒,爲她們豐厚的積累、從容不驚的應變感歎。她們在台上宛如皎月,熠熠生輝。
26 号上午,是論壇的最後半天。我選擇坐在第二排中間過道旁,我親眼看着主持人徐世赟,演講者金曉霜、舒凱、朱春光和劉莘教授,他們從台下走到台上,從陰影裏走向強光下,一個神奇的變化就發生了——普通的芸芸衆生中的一員的那個人,走上台,光束打在他身上,他一下子就閃耀如明星一般了。
這幾天我看到許許多多的人,無論是台上的、還是台下的,他們都是眼神明亮,笑容燦爛。這幾天我結識了很多新朋友,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他們的身份并不隻是教師,還有很多是在家帶孩子的寶媽們,好多人都是自費慕名來學習的,更多的是學校派的教師骨幹來取經的。
我和親近母語剛剛結緣,我還叫不了這個團隊幾個人的名字,甚至對他們的理念和課程還很生疏。創始人徐冬梅老師說:" 從閱讀出發,以母語抵達,去培育有中國根基的未來新人,這是我的使命,是親近母語的使命,我想也是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和我們今天社會的使命。"
她希望親近母語,不追求虛名,不樹立權威,盡可能給老師們提供更豐富的資源支持和研究實踐的支持,給老師們提供交流分享展示的平台。這是一個 90 多人的團隊,現場表現出來的專業素養和積極幹活的态度都讓人敬佩。他們都像自己家人一樣接待我們這些奔赴者,他們的笑容就是嚴寒裏的紅泥火爐,吸引着我們靠近它、圍攏它。
是誰傳下師者的行業,在黃昏裏挂起一盞盞燈。感謝我的老同學紫雲,感謝親近母語,感謝這一場美麗的遇見。回來的火車上我寫下了三天學習的感受,回去之後我看到 " 點燈人教育 " 公衆号推送的全景回顧,我發的朋友圈收錄到 " 點燈人語 " 裏面,非常開心,覺得自己也是一名 " 點燈人 " 了。
我把親近母語的故事講給我的朋友、同事和我讀書班裏的書友聽。我想:親近母語的宗旨就是兒童閱讀推廣,要讓更多的人知道、受益,這也是每一個 " 點燈人 " 的使命。一盞燈、兩盞燈……點點微光最終能夠彙聚成璀璨星河。
" 好将一點紅爐雪,散作人間照夜燈。" 葉嘉瑩先生的學生張靜教授講的 " 安得廣廈 " 的故事言猶在耳。" 從閱讀出發,以母語抵達,去培育有中國根基的未來新人 " ——真心希望越來越多的人擎起這盞燈,那将是孩子之福,中國之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