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寄予厚望的《阿凡達:水之道》首戰失利。
全球首周票房 4.34 億美元,比預想的 5 億美元要差上一截。
而它的海外第一大艙,中國。
貓眼的票房預測,從上映首日的 25 億人民币,到昨天的 10 億人民币,跟半年前上映的《侏羅紀世界 3》差不多一個梯隊了。
更大的問題還在口碑上。
豆瓣開分 8.4,周末觀影潮一過又掉到 8.2,似乎看起來還行。
但,鋪天蓋地的評論,觀點近乎一緻:
" 特效滿分,劇情零分。"
" 特效頂呱呱,劇情喜羊羊。"
" 眩目的技術,老套的故事。"
一片失望之情。
《阿凡達 2》的劇情有那麼差嗎?肉叔第一眼看完也覺得,怎麼就這麼土呢?
花了幾億美金拍了個土到掉渣的家庭故事?
然而這兩天再思量。
也許,這正是卡梅隆有意為之。
當一部電影融合了宗教、哲學、曆史、科學等多方面的元素。
" 土 ",可能就是它唯一的選擇。
01
土到掉渣
沒錯,《阿凡達 2》很俗套,你甚至可以說,整個《阿凡達》系列都很俗套。
就像第一部。
刨去科幻設定和特效奇觀,叙事其實并沒有跳出早在上世紀便刮起商業浪潮的西部片的經典模闆。
故事張力,是殖民 / 擴張主義下,入侵者 VS 被入侵者的對戰。(當然它跟後來的西部片一樣都轉向了對殖民的反思和批判。)
情感内核,同樣也是守護失序的世界。
整個模式就像《與狼共舞》——
鄧巴中尉融入印第安族群,并一起對抗自己的種族 " 白人 "。
也像《沙丘》——
少年保羅前往一個資源豐富的星球,最終成為領袖,并帶領當地人複仇。
說白了,說的就是美國殖民史,建國史。
而《阿凡達 2》呢?
提出的問題自然而然,就是建國之後該怎麼辦?
思路上卡梅隆給了一條選擇——
順其自然。
于是他讓主角一家四處 " 遊走 ",不斷融合進别的族群,正如美國的多種族多元文化。
但在格局卻更加收束——
故事核心則落在了最普世的 " 家庭 " 上。
全片出現最多次的台詞就是:" 一家人就要在一起!"
" 保護家人 " 的信條,成為劇情往前推進的 " 情感驅動 " ——
貫穿全片每一個戲劇性轉折點。
第一幕轉第二幕,傑克一家為了逃避大反派邁爾斯上校的追殺,離開了森林,搬到海島上住,開啟新生活。
為了保護家人,他們一次次投奔戰場,陷入危險之中,直到掀起第三幕的大戰高潮戲。
從開場到結束,對仗工整到程式化,劇情走向屬于你不用猜,就能大概想到會是啥結果。
甚至哪個角色最後會犧牲也早就給你明示完畢。
(從頭到尾沒有人物弧光的那個!)
所以全片劇情濃縮起來不過簡簡單單的一句話:
(曾以為)孩子是我們的軟肋,(才發現)也是我們的盔甲。
一個被好萊塢電影說過了幾百遍的道理。
為什麼這麼 " 老掉牙 "?
除了商業上的考量——
如他所說的打造 " 跨越代溝的合家歡電影 ",吸納不論老小的人們進入影院。
還會有别的原因嗎?
花了那麼多年,那麼多編劇打造出來的劇本就這?
02
be water
不知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常說的《阿凡達 2》并不是這部電影的正式片名,電影的名字叫《阿凡達:水之道》。
" 水 " 我們知道,是電影中呈現了大量海底的場面。
但 " 道 " 呢?
可以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來看。
電影中後半段一個重要的情節是複仇,男主一家的大兒子死了,母親發怒,一口氣斬殺無數地球人,結果反派挾持了自己的女兒,怎麼辦?
她抓過反派的兒子,也就是一個與自己一起生活了十幾年的地球小男孩,一命換一命?
不換?
唰地就是一刀抹向小男孩的脖子。
不緻命,但夠殘忍。
這段情節卡梅隆顯然是當做 " 反面案例 " 來拍的,于是鏡頭呈現出女主角的 " 兇神惡煞 ",孩子們的 " 戰戰兢兢 ",最終,複仇之餘,他們也被困在了傾覆的大船下。
而拯救他們的是誰?
他們的養女,绮莉。
而從绮莉身上,我們或許才能真正看到 " 水之道 " 的真正含義。
簡單來說,就像阿凡達這個詞的本意," 化身 "、" 天神下凡 " 一樣,绮莉或許就是那個真正的 " 天神 "。
她在母親身故後出生。
也沒有父親。
生來就是阿凡達和納美人結合的形狀。
像極了宗教故事中那些神迹的降臨。
p.s. 绮莉由西格妮 · 韋弗回歸出演
更重要的是她的行為。
绮莉常常獨自沉浸在大自然裡,每次鏡頭轉向她時——
話語很少,重在體感。
影片第一幕,當傑克一家仍生活在森林裡時,我們對于這個世界最細膩的感受便是绮莉帶來的。
聖樹的種子在空中如呼吸一般輕柔地飛翔,一點點集聚,落到她的身上。同時也暗示她似乎受到了女神艾娃的眷顧。(前作解釋過聖樹的種子意味着艾娃的神谕)
風吹草動,猶如最柔軟的波浪撫摸着大地,也為绮莉織成一張催眠的夢網。
第二幕,當他們搬去海洋部落生活,绮莉是一家四個孩子中,最快融入的那個。
第一天潛水,其他兄妹們還苦惱憋氣好難,而绮莉卻已經完全适應,在水下玩得不亦樂乎。
她也無需别人幫忙安排一隻水中坐騎。
而是自然而然地與它相遇,彼此選擇。
也無需馴服,他們是更為平等的朋友關系。
發現了嗎?
就像李小龍說的," 水,無形無狀。入杯即為杯,入壺即為壺,入瓶即為瓶。"
就像影片中重複了兩次的台詞:
" 水連接世間萬物,無始無終,從生到死,從黑暗到光明。"
绮莉所代表的,就是一種 " 水的哲學 "。
而這,也正是卡梅隆在這部續集電影裡所要表達的内容。
事實上從第一部中,卡梅隆便透露出了不少對于陰陽、平衡等東方哲學理念的化用。
比如那句理解潘多拉星球生存理念的關鍵台詞:
" 所有的能量都是借來的,遲早要還回去。"
而第二部中不與人争鬥的高維度生物圖鲲,你想到了什麼?
沒錯,《逍遙遊》裡那句熟悉的話:
" 北冥有魚,其名為鲲,鲲之大,不知幾千裡也 ……"
妥妥的道家思想。
怎麼理解?
從第一部便有鋪墊,潘多拉星球上的納美人與地球上的人類的生存法則截然不同——
感知 VS 認知。
納美人是以一種謙卑的姿态生活在自然之中,感知萬物生與滅的平衡,與萬物共享生存空間。
人類則以一種功利性的态度去認知世界,萬物即資源,皆為我所用,不惜打破平衡,生靈塗炭。
而這種生存之道的分歧,或許就在于是否理解 " 水之道 " 的奧妙。
水連結萬物,人隻是其中小小一環,與其他生靈平等地共享一切。
那種掠奪與被掠奪的,以人類為中心的傲慢早該退場了。
向來有着 " 海洋情結 " 的卡梅隆(這已成為他作品裡一個私人印記,諸如《捕鲸的秘密》《深淵》《泰坦尼克号》等等),也是通過影片中角色口中這句 " 水之道 ",訴說他對生态文明的反思:
如果人們看到這部電影,除了薩利家族的戲劇性和關系以及所有這些重大的戲劇沖突之外,如果他們隻是愛上了水下體驗,愛上那種生命的豐富性、神奇與神秘,也許這部電影會讓人們與這個星球上正在失去的東西再次連結。
——詹姆斯 · 卡梅隆 |slashfilm
一次跨物種的牽手,多少人淚目了
绮莉,這個總是沉浸在自然世界,與萬物嬉戲的女孩,正因為早已深谙此道。
所以她甚至不需要通過連結聖樹,便能聽到、感受到艾娃的存在,她的心跳與呢喃。
所以她能在危險時刻,從她的珊瑚朋友那借力,抵禦人類的侵略。
說到這,其實會發現,除去俗套的主線劇情,《阿凡達 2》原本是有些潛力打造出更具詩意、哲思的風格。
可惜。
這些支線隻是匆匆收作成拼湊故事背景闆的碎片,沒能進一步探索深挖。
為了視覺呈現而舍棄太多。
這才給人一種故事土爆了的印象。
03
回歸電影
但有意思的是,即便很多人吐槽俗套,即便很多人對這樣的哲學表達毫無感覺,但至少肉叔那場觀影的場次裡,很多人都等到字幕走完才離開座位。
燈光亮起,依依不舍。
為什麼?
等彩蛋嗎?顯然不是。
肉叔覺得這是一種情感的力量,是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沒有看到一部真正的電影,那種三個多小時也不願結束的流連。
我們已經多久沒有在電影院裡沉浸在一個幻想的故事中了?
我們又有多久沒有真正感受過電影的魅力了?
經典好萊塢時期人們說,電影是造夢的機器。
我們又有多久沒有真正做過一個美夢了?
不得不說,看完《阿凡達 2》走出影院的那一刻,肉叔體會到的是真正的電影魅力。
是造夢機器,是視覺奇觀,是沉浸的幻想。
就像電影之初。
它靠奇觀的魔法吸引我們。
梅裡愛《月球旅行記》
靠驚人的想象力俘獲我們。
巴斯特 · 基頓《七次機會》
更是靠最普世的情感感動我們。
《雨中曲》
那時候我們沒有明星,沒有流量,更沒有大數據,電影是一場魔術,能讓觀衆沉醉其中的,是技術,是故事,是制造視覺的能力。
視聽,才是電影最本真的語言。
而《阿凡達 2》呢?
其實是回歸了電影最本初的狀态。
它試圖以最逼真的視覺再現我們肉眼所能見的物理奇觀。
以近乎紀錄片式的細節呈現在你面前,讓你相信,潘多拉星球是真實存在的。
一花一草一物,都有着它們獨特的生機。
它試圖以用最新的技術刷新幻想中的水下世界。
重金打造了一個 90 萬加侖的水箱,利用水下動捕能真正還原水下阻力的肢體動作,以及那些靈動的水光潋豔。
它堅持着電影就該用畫面叙事的原則。
細節豐富,鏡頭感十足,讓人體會到什麼才叫電影的質感。
它更是在反傳統好萊塢的明星制。
《阿凡達》系列就算啟用巨星,你都難以從那些藍皮膚中認出來。
p.s. 我是後來被提醒才找到溫斯萊特在哪裡的。
動作捕捉技術
也正是如此。
我們沉浸在影院裡的三個小時,僅僅是被特效震撼嗎?不,更多的,是享受電影之夢的三個小時。
就像電影裡出現的漫無邊際的海洋。
那一刻。
影像猶如一股強大而溫柔的水蔓延着整個影廳。
讓我們同呼吸。
讓我們在長久的隔絕後又連接在了一起。
讓我們重新看到了世界。
而這樣的情感,你又有多久沒有感受過了?
本日打工人:巴斯特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