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亞迪股價,又漲了!
今天,比亞迪 A 股再度上漲 2.22%,總市值爲 1.04 萬億元。盤中股價最高爲 363.48 元,再創曆史新高。
過去 9 個交易日,比亞迪累積漲幅超 25%。

這是一個什麽概念?
相當于直接漲出了一個 " 小鵬 + 蔚來 " 的總市值。
同時,這也是繼 2022 年首次突破萬億後,比亞迪第二次達成 " 萬億裏程碑 "。
或許,很多人不理解,一個 " 智能化戰略 ",爲何能夠将比亞迪再度推上萬億高度?在這背後,到底又折射出着全球汽車産業競争格局什麽樣的變革?
1
萬億比亞迪的 " 底層邏輯 ":
從 " 價格屠夫 " 到 " 技術話語權 "
表面上看,比亞迪市值直沖萬億,或許隻是一場資本市場的狂歡。
但外行看熱鬧,内行看門道。
此次市值飙升的 " 底層邏輯 ",便是其 " 全民智駕戰略 "。
2 月 10 日,比亞迪宣布全系車型搭載 " 天神之眼 " 高階智駕系統。從 7 萬級的海鷗到高端車型仰望 U8 的 21 款新車,全部覆蓋。

這一策略将智駕功能從傳統 20 萬元級市場拉低至 10 萬元以下,甚至最低 6.98 萬元的海鷗智駕版,首次實現了 " 智駕平權 "。
功夫汽車認爲,這不僅是汽車工業從 " 油電切換 " 邁入 " 智能重構 " 的質變節點,更将成爲一場比電動化更劇烈的智能化革命。
當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将 " 天神之眼 " 智駕系統下放至 7 萬元車型時,便猶如亨利 · 福特用流水線将汽車價格腰斬。

昔日的 " 價格屠夫 ",直接把刀揮向了智駕。
通過規模化采購和技術自研,比亞迪大幅降低了智駕成本。
例如,比亞迪的 " 天神之眼 "C 版本用三目攝像頭 + 毫米波雷達的組合,在摒棄高精地圖的同時實現高速 NOA,這套方案的成本僅有激光雷達方案的 1/3。
顯然,手握 " 技術話語權 " 的比亞迪,通過這種 " 加量不加價 " 的定價策略,不僅提升了比亞迪産品的競争力,更讓市場看到了智能化技術普及的商業可行性。
2
萬億市值隻是序章?
" 迪鏈 " 崛起背後的 " 權力轉移 "!
在比亞迪向上突破之際,資本市場也有一批 " 比亞迪系 " 概念股随之拉升。
比亞迪的萬億市值,直接帶動了智駕産業鏈的價值重估。
在這背後,比亞迪智駕車型的規模化落地,将推動智能化硬件需求呈指數級增長,掀起從傳感器到計算平台的 " 國産替代浪潮 "。
譬如,在比亞迪中高階方案所搭載的激光雷達中,速騰聚創的供應占比将達到 8 成。
包括比亞迪漢、海豹、騰勢 D9、騰勢 Z9GT、仰望 U8、仰望 U7 等十餘款車型均已搭載速騰聚創的激光雷達,且大部分已上市在售。
2024 年全年,激光雷達單年裝機量首次突破 150 萬顆。其中,速騰聚創激光雷達裝機量連續位居行業市場份額第一,并引領行業共同實現百萬顆車載激光雷達的交付。

除此之外,比亞迪入門級智駕車型倒逼供應鏈降本,具備性價比優勢的二線廠商獲得突圍機會,能夠替代傳統國際 Tier 1,實現行業從 " 龍頭壟斷 " 轉向 " 分層競争 "。如若把智能駕駛硬件成本降至傳統方案的 1/3 時,中國供應鏈将從 " 替代者 " 一躍進階爲 " 定義者 "。
顯然,比亞迪的智能化戰略,正在打破傳統金字塔式供應鏈格局,開啓新一輪的 " 國産替代窗口 "。
這場由比亞迪智能化引爆的 " 國産替代浪潮 ",将進一步重塑全球汽車産業供應鏈的權力版圖。
3
功夫拍案
比亞迪的爆發印證了一個趨勢,汽車産業價值正從 " 電動化 " 向 " 智能化 " 遷移。
這更标志着,智能汽車行業進入 "iPhone 4 時刻 " ——通過技術普惠引爆大衆市場。
萬億市值,也并非終點。
當智駕成爲标配,行業洗牌将進一步加速。
對中國汽車産業而言,比亞迪的崛起證明了一條路徑:通過技術創新與國産供應鏈整合,中國企業不僅能突破 " 卡脖子 " 難題,還能在全球價值鏈中占據主導地位。
比亞迪的萬億市值,是技術普惠戰略的勝利,更是中國汽車從 " 制造大國 " 邁向 " 智造強國 " 的縮影。
點擊圖片,直接看往期精選文章
▼



歡迎點擊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