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翟菜花專欄
ChatGPT 席卷全球,首先坐不住的可能就是谷歌和百度這樣的搜索公司。
然而對于百度而言,外患或許會更多一些。需要擔心的可能不隻是新物種 ChatGPT。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注意力分權,不少平台似乎都對百度的搜索價值進行了分流和稀釋。
小紅書就是如此,作爲一個生活方式平台和消費決策入口,已然成爲越來越多人部分搜索場景下的第一選擇。對于百度而言,如何應對這一趨勢的出現或許也成了接下來發展的當務之急。
搜索場景 " 分流 ":信息大爆炸時代的必然産物?
詹姆斯 · 格雷克在《信息簡史》中說," 應對信息過剩的策略多種多樣,但歸根結底,本質上可歸爲兩類:要麽是過濾,要麽是搜索。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而在過去,關鍵詞搜索一度是我們獲取目标信息應對信息過剩的不二法門。
然而,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的傳遞速度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我們每個人每天睜眼,閉眼都是各種信息,好的、壞的、真的、假的、數以億計的資訊及信息充斥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而信息量增加的同時,換來的卻是優質信息篩選變得越來越困難。用戶使用搜索引擎的唯一目的就是快速直接獲取信息,但現在一些領域在百度靠關鍵詞快速獲取有用信息變得越來越難了。而這一現象似乎也在告訴我們,是時候尋求更高效的優質信息獲取渠道了。
與此同時,包括筆者在内,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小紅書進行搜索。從性質來看,小紅書是一款生活方式分享的 App,方便人們記錄生活日常的軟件,它不是搜索引擎,卻具備搜索的功能和價值。這幾年,内容、用戶、商家也呈現指數級增長态勢,在社區打造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特别是在與生活有關的衣食住行版塊,其搜索價值已經體現的淋漓盡緻。比如今年過年在家想學做菜,筆者第一時間就想去小紅書上進行搜索。想學習了解一下最新男士穿搭,小紅書搜索同樣可以給予不錯的答案,這在百度上要想快速找到滿意的結果恐怕很難。
關于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在筆者看來主要歸結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搜索價值的分流體現在圈層化和媒介更替上。
小紅書集視頻、圖像、文字、聲音于一體,在表現形式上可能更加具體,更加生動,更有感染力地傳遞信息。除此之外,小紅書社群足夠的精準和垂直,與一些人們生活經常遇到的搜索場景相貼合,從功能層面來看," 少即是多 ",遵循 " 奧斯卡姆剃刀 " 定理。畢竟越精準的場景越可能帶來的内容也越專業,噪聲比較少。
在筆者看來,無論獲取信息的産品形态究竟如何,最終都是要實現社群内部人和服務的連接,以社群爲平台和紐帶,以技術爲支撐,實現需求和服務的高效匹配。百度搜索也好,小紅書搜索也罷,皆是爲了如此,誰能更好地滿足用戶相關需求,誰就能在相關場景搜索競争中脫穎而出。
另一方面,小紅書集聚了一批優質的 KOL,這些 KOL 具備令人信服的引領力量。
在如今這樣一個商業社會,KOL 的價值越來越明顯。作爲一個特殊群體,他們自帶流量,在内容(服務、産品等)與用戶之間架起了橋梁,是對用戶決策有着很大影響力的人群,通過 KOL 過濾信息、幫助決策,已然成爲不少人決策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而小紅書上的博主其實是靠内容一步一步發展最終才脫穎而出的,沒有足夠優質的内容很難獲得社群流量。沒有足夠多優質的 KOL,小紅書也無法崛起。他們在某些方面的經驗分享具備較高的借鑒學習意義,生産的内容往往足夠優質,能以獨特觀察和新鮮視角聚攏受衆。這樣一來,用戶搜索往往能獲得優質的内容反饋,長此以往,自然願意在小紅書上面進行搜索。
事實也的确如此,有這樣一句話:搜索應該是讓用戶省時、省心、省力,而不是到處奔波,這才是搜索引擎發展的原始初衷。而在筆者看來,沒有什麽習慣會一成不變。百度搜索這麽多年确實已經帶給大衆一種 " 有問題找度娘 " 的錨定認知,但當新的更好的工具出現并讓大衆接受時,搜索流量分權可能就是種必然。
未來,搜索對于人們生活的影響會越來越大,可被信息化的東西都可以被搜索。而搜索引擎要做的應該是提高信息服務和效率,提高解決用戶問題的能力。聚合确實有聚合難以取代的價值,但隻說垂直場景的情況下,無論是垂直搜索還是一站式搜索,誰能更好地滿足用戶的搜索需求,誰就能留住更多用戶。
搜索注意力的平權時代:搜索長尾場景崛起或成必然
值得一提的是,小紅書這樣的搜索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種水到渠成,是産品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
使用小紅書搜索信息的人越來越多,那麽小紅書最初的定位是爲了做搜索嗎?在筆者看來更多的其實是爲了打造社群,發展社群經濟。可正是這種無心插柳的舉措,或許才能真正對百度産生威脅。
從市場競争角度來看,在國内搜索領域百度已經制霸多年,即使搜狗、360 這樣各具特色挑戰者出現也沒能實現颠覆;從技術因素來看,搜索方面可能處于技術變革的轉折期,譬如圖像搜索、語音搜索等技術不斷成熟,而且百度也在這些領域涉獵較深,後來者幾乎很難實現颠覆。
而在筆者看來,後來者有時候會站在巨人肩膀上,吸取前輩的經驗教訓,但有時候卻是在巨人設定的遊戲規則内進行。
就 360、搜狗等搜索引擎而言,一定是屬于第二個方面,因爲它們是跟随者、模仿者,而非颠覆者、創新者。當你并非颠覆者而隻是跟随者時,憑什麽同領先者競争呢?就行業所表現出的成長性來看,領先者現在依舊仍是創新者,百度在持續發力 AI 技術,遠遠沒有達到遭遇 " 創新者窘境 " 的時候,所以行業也不需要新的創新者去做所謂的颠覆。
爲此,周鴻祎就曾經說過:" 搜索是個非常成熟的市場,我們隻是扮演一個平衡者的角色;我也不認爲現在做一個搜索引擎就可以颠覆百度,因爲他們份額實在太大了。"
在筆者看來,能夠戰勝百度的一定不是下一個百度。就像電商,有力沖擊阿裏的不是模仿阿裏吸取阿裏教訓的跟随者,而是開辟新玩法的拼多多。搜索也同樣,除了小紅書,類似的還有抖音、快手,它們其實是開辟了新的遊戲規則,跳出了 "百度模式 ",不會受限于傳統搜索模式下行業領先者引領的遊戲規則。
就目前看來,信息冗雜的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注意力分權給出了高效搜索的解決方案。從浏覽器入口到搜索入口,再到現在移動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一個個 " 孤島化 " 的 App 已然成爲新的入口,不同 App 背後意味着不同的使用場景和用戶需求,這些多元化的場景也對相應的百度搜索場景進行了稀釋。
而在遊戲規則上,這些 App 讓搜索的價值似乎從競價廣告思維轉爲場景服務思維,本質上靠的其實是内容。通過提供專業有用的信息彰顯自身的搜索價值,這些平台獨有的内容成爲自己的稀缺性競争優勢,不再是靠爬别家的信息。在各大 App 都在搞内容閉環的今天,搜索引擎恐怕很難搜到 App 裏面的内容。
而百度方面似乎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投資知乎獲取知乎的專業内容目的可能也是如此。但在筆者看來,這些舉措恐怕很難阻止其他垂直類 App 對百度搜索流量的分流。事實上,百度看起來似乎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善,本質上好像仍然是一站式的聚合類搜索引擎。而其他垂直類 App,小紅書依舊是内容社區平台,抖音依舊是短視頻平台。兩種搜索的形成邏輯都不同,靠改善式布局恐怕很難彌補其他垂直平台長期的精細化努力。
從數據層面來看,通用的搜索引擎因爲功能太全了,在用戶數據洞察層面可能也會有幹擾判斷的噪聲存在。而垂直平台不同,他們可以對其重度用戶在垂直場景内實現較爲精準地洞察。從這個維度來看,長此以往,小紅書等垂直類 App 稀釋的不隻是百度的垂直搜索價值,還有垂直領域的廣告投放價值,對于百度而言或許需要仔細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了。
不過話說回來,垂直畢竟是垂直,百度搜索依舊具備自己難以颠覆的優勢存在。通用搜索,垂直場景搜索,其實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畢竟不是每個垂直場景都具備相應的 App 或者社群。兩種形态的搜索長期存在,共同解決人與信息的匹配問題。
隻不過認真想想,移動互聯網似乎對于百度而言不太友好,從前幾年 "百度掉隊 " 的聲音響起,到現在垂直 App 分流搜索流量,百度或許需要尋找更牢固的企業 " 護城河 " 了。(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