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8 月 11 日訊(編輯 馬蘭)歐盟在環保上的認真令國際貿易商又愛又恨,6 月 29 日生效的歐盟森林砍伐法就是最新的例子。
按照規定,進口的農産品需向歐盟證明其不是在森林砍伐後的土地上種植的,而這一立法給了供應商 18 到 24 個月的時間來進行調整。
但現實來講,這一調整時間并不足夠讓所有人滿足條件。最後,擁有先進技術和資本、來自較發達地區的生産商可能成功續簽合同,但規模較小、且更脆弱的生産商将不得不被歐盟拒之門外。
全球最大的咖啡和大豆出口國巴西,就是對此怨言最多的國家。本周,巴西農業部長 Carlos F á varo 發表嚴詞批評,并質疑該法規是否違反了世貿組織的原則。
此外,他還補充巴西正在尋求歐盟之外的貿易合作,如與金磚五國集團進行更多商品往來。
高标準,高成本
歐盟發言人指出,森林砍伐法旨在幫助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隻适用于商品,不會對國家有歧視。既非懲罰性,也非貿易保護措施,而是創造了公平的競争環境。
世界頂級農業公司之一的嘉吉,其巴西業務主管 Paulo Sousa 無奈表示,主要貿易公司都需要在全球範圍内調整程序,以确保商品可以順利進入歐洲市場。
而這一規定意味着對複雜生産鏈實施全面的可追溯性,換句話說,将帶來高昂的額外成本。從肉類到棕榈油等多種産品可能将不得不再次迎來漲價。
科特迪瓦和加納的可可産量合計約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二,現在其正在制定新的定價,以将這筆成本分攤出去。
巴西的牛肉供應商則在頭疼如何追溯一年可能換好幾個地方飼養的牛,而歐盟的法規要求提供動物自出生後的所有養殖地資料。
2009 年開始,歐洲已經要求對單個動物進行跟蹤。但行業集團 Abiec 的高管 Fernando Sampaio 指出,現在需要從屠宰前的 90 天跟蹤擴展到從動物出生便開始的更長時期。
大豆生産商 Acsoja 總裁 Rodolfo Rossi 頭疼不已,他透露巴西大約 15% 的大豆産區将受到影響。全球咖啡第二大出口國越南也面臨困境,其咖啡豆多産自小農種植。
越南咖啡協會稱,許多咖啡豆農場的面積甚至不到 0.5 公頃,這意味着越南咖啡豆很難追溯到源頭農場的确切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