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Jaden 編輯|Cong
今年 4 月,背靠吉利集團的網約車平台曹操出行,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拟在香港主闆上市。近日,曹操出行再次更新港交所招股書,向 IPO 發起了最後的沖刺,并有望成爲吉利旗下第十家上市公司,也是在新出行領域的首家上市公司。
此前吉利控股集團已經有吉利汽車、沃爾沃、極星、力帆科技、錢江摩托、億咖通、漢馬科技、路特斯、極氪等九家上市公司。
吉利的這些上市公司,絕大多數核心業務皆是與汽車制造業相關,曹操出行相對離制造最遠。根據曹操出行招股書,曹操出行的定位是由吉利集團孵化的網約車平台,核心業務是提供全面出行服務。
此前如祺出行、嘀嗒出行等網約車平台相繼登陸港股,作爲商業模式趨同的的曹操出行,要想講好一個不同的故事,在資本市場中表現出衆,并不是特别容易。
在招股書中,曹操出行開篇就提到了與吉利集團的戰略合作以及對定制車的掌控。借此表達其核心價值在于,通過向司機提供低成本定制車,一方面承接吉利定制運營車市場,另一方面也爲用戶提供更具性價比的出行服務,并提前爲未來的出行布局,在李書福的汽車生态之中扮演非常特殊的角色。
用定制車輛模式破解行業難題?
在招股書中曹操出行引用了一些數據,2023 年,共享出行行業的市場規模是 2821 億元,滲透率 3.8%。同時考慮到私家車的用車成本和一些限制性用車問題,共享出行的市場會進一步攀升。到 2028 年,市場規模預計達到 7513 億元,滲透率提高到 7.3%。
盡管市場前景看好,但曹操出行提到了行業中的普通挑戰:用戶體驗差,司機收入低,運營者成本高難賺錢。其中難賺錢這點,可以從從曹操出行這幾年的營收利潤情況看出來。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三個年度 2021、2022、2023 及 2023、2024 年前 6 個月,曹操出行的收入分别約爲人民币 71.53 億元、76.31 億元、106.68 億元、49.39 億元及 61.6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 22.13%,單從營收增長看還是不錯的。
其中毛利分别約爲人民币 -17.47 億元、-3.39 億元、6.15 億元、1.6 億元及 4.3 億元;淨利潤分别約爲人民币 -30.07 億元、-20.07 億元、-19.81 億元、-12.72 億元及 -7.8 億元。
不過,從 2023 年開始,曹操出行毛利首次轉正,淨虧損連續兩年收窄,2024 年前 6 個月,公司毛利同比增長超 160%,淨虧損收窄 51%。
對于毛利增長,曹操出行的解釋是市場需求增長;定制車車隊不斷擴大,公司減少了司機及乘客補貼措施;通過 AI 優化訂單分配效率,運營時長也有增加。從 2022 年到 2024 年上半年,定制車 GTV(總交易額)占總 GTV 的 5.3%、20.1% 及 26.4%。目前曹操出行擁有全國最大的定制車車隊,覆蓋 83 個城市,月活用戶近 2000 萬。
" 定制車能降低 TCO(總擁車成本)……車輛能在 60 秒完成換電,大幅增加車輛運營時間,能增加司機收入。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與共享出行中的典型純電車相比,我們的定制車平均 TCO 低 36.4%。"
從司機的層面來看,定制車的确是綁定司機的一種好方式。更低的 TCO 對沖了部分補貼,變相提升了司機收入。比如 2022 年司機平均每小時收入 30.9 元,2024 年上半年增長至 37.2 元。而平均月司機留存率相對 2022 年的 68.9%,有小幅提升,2023 年爲 75.1%,2024 年上半年爲 71.9%。
能看到曹操出行的商業邏輯是,通過換電的定制車輛,同時能夠達成成本降低、司機收入提升以及利潤提升,用戶體驗也更好,解決行業的幾大問題。以此來表明這是一種能夠跑通的、不同于行業中依靠于補貼來提升司機和用戶黏性的獨特的 B2C 商業模式。
在曹操出行之後,享道出行、T3 出行、如祺出行等等後來的網約車平台,都和曹操出行一樣,選擇從 B2C 模式開始。不過迄今爲止網約車行業的絕對主導者,依舊是采用傳統 C2C 且具有先發優勢的滴滴。
與第三方聚合平台的關系愈發緊密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對于選擇怎樣的網約車品牌,是 B2C 還是 C2C 根本不在考慮範圍,最主要是方便快捷以及低價。這也是此前網約車屢試不爽的獲客手段,說到底就是低價補貼。
但補貼顯然是不可持續的,所以對于新的獲客方式,曹操出行提到一個很重要的點:從第三方聚合平台獲得更多用戶流量。
根據招股書中的數據,2021 年、2022 年及 2023 年以及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來自聚合平台的訂單分别占整體 GTV 的 43.8%、49.9%、73.2% 及 82.6%。
聚合平台能夠爲網約車平台提供流量與場景上的支持,自然也要賺取網約車平台的服務費。從 2021 年到 2023 年,曹操出行付給聚合平台的傭金分别爲 2.77 億元、3.22 億元和 6.67 億元,占整體銷售及營銷開支的 54.7%、50.3% 和 79.7%。這無疑進一步壓縮了曹操出行的盈利空間。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3 年國内前五大網約車平台共占據 90.6% 的市場份額,其中滴滴擁有 75.5% 的市場份額,2023 年 GTV 約達 1924 億元,T3 出行和曹操出行分布以 158 億元和 122 億元,位列第二和第三。
曹操出行也意識到與第一名之間的鴻溝,既然短時間内撼動不了市場格局,就選擇聚焦減少虧損,并集中優勢資源在能快速增長的領域,早日實現盈利。
所以在其招股書中,曹操出行明确,未來無論是在獲客、訂單甚至品牌經營,都會更多向第三方平台傾斜。
對第三方聚合平台的依賴,如同一把雙刃劍,雖然能迅速爲曹操出行帶來了大量用戶和訂單,但即便不考慮傭金的問題,從更長遠的運營而言,也意味着曹操出行在逐步放棄其入口和主導的位置,網約車平台越來越像爲聚合平台提供運力的供應商,在産業鏈中不斷遠離用戶,往上遊遷移。
這種影響不僅是針對用戶層面,同樣針對司機層面的運營。而且網約車從聚合平台得到的訂單越多,失去的用戶和自有流量就越多,自有平台用戶黏性就越弱。到最後,不僅僅是曹操出行,滴滴之外的所有網約車平台,似乎也隻能選擇更爲強勢的聚合平台,并且要盡量和平台建立更爲穩定和長遠的關系。
在招股書中,曹操出行提到 " 會通過 AI 驅動的「曹操大腦」,在不同的聚合平台策略性地分配運力,并動态調整派單和補貼實現運營優化。通過聚合平台促成的訂單持續增加,提供有效的用戶流量轉化,同時留住忠實用戶。由于我們與該平台建立的關系爲未來持續合作奠定堅實基礎,故我們認爲此方法可行。"
如果說網約車行業上半場是滴滴、快的、T3 出行、曹操出行等網約車之間的跑馬圈地、兼并收購,那如今的下半場,就是在運力飽和、供大于求的市場環境下,流量聚合平台對網約車平台主導權的日漸蠶食,最終還是逃不過「得流量者得天下」的定律。
有一點不一樣的新故事
和已經盈利的嘀嗒出行不同,一直虧損的如祺出行上市前,在招股書中花了很大的篇幅來描繪自動駕駛和 Robotaxi 所帶來的新機遇。
如祺出行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 2022 年的交易額計,如祺出行是大灣區第二大出行服務平台,且在 2022 年推出了 " 全球首個開放性 Robotaxi 運營科技平台 ",成爲全球首個在混合運營模式下提供有人駕駛網約車與 Robotaxi 服務的出行服務平台,在 Robotaxi 商業化方面具有先發優勢。
爲推動 Robotaxi 的開發及商業化,如祺出行先後和廣汽、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達成了合作,引入 L4 級别以上自動駕駛,并引入了小馬智行作爲戰略股東。當時如祺出行還因此被一些媒體稱作「自動駕駛運營科技第一股」。
在不同賽道選手都在湧入 Robotaxi 的當下,曹操出行也講了一個自動駕駛和 Robotaxi 的新故事。在招股書中,曹操出行提到一部分募集資金将用于自動駕駛的投資,推廣自動駕駛開放平台,未來會部署前裝量産的 L4 級自動駕駛系統的車輛,并推動 Robotaxi 計劃。這都有望成爲新的增長點。
其實更早之前,曹操出行已經宣布過要進入自動駕駛領域,并且已經開始與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元戎啓行、小馬智行,以及吉利等公司開始了對自動駕駛的研發和合作。
最近曹操出行 CEO 龔昕透露,曹操出行将在兩年内推出完全定制化 Robotaxi 車型;同時,公司将構建覆蓋全場景的自動化運營系統,應用将于 2025 年上線,2026 年正式開放。
在自動駕駛和 Robotaxi 之上,曹操出行還疊加了一個生态的故事。在四五年前,曹操出行就推出了其 N 立方戰略,即 New Car(定制車)、New Power(新能源)、New Ecosystem(生态體系),将車輛、能源和生态體系解決方案,一起打包進自己的競争策略中。
這一戰略的背後當然是吉利。在招股書中,曹操出行很明确地提及了吉利集團能夠帶來的便利和支持。除了吉利的車輛硬件技術,還有吉利的智能駕駛技術,統一的車輛體系,完善的出行生态等等,也将有助于曹操出行在共享出行賽道的脫穎而出。
當然,曹操出行的這個新故事并不是短期就能實現的,無論是自動駕駛、Robotaxi 還是生态體系,都是超長跑,而這就要考驗市場對曹操出行的預期了。
我就知道你 " 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