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2023.1.20
寒
今日大寒。
大寒,冬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大寒正值數九寒冬,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大地上一派嚴寒景象。
大寒 · 物候
中國古代将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到了大寒節氣,母雞便開始孵小雞了。鷹隼之類的猛禽,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态中,它們盤旋于空中,一旦發現獵物,便快速俯沖下來進行捕捉;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又厚又結實。
大寒 · 花信風
大寒有三番花信風: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1
瑞香
瑞香,又稱睡香、蓬萊紫、千裡香、山夢花等,原産于中國,株形優美,其花雖小,卻錦簇成團,花香濃郁,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中國傳統名花。
宋《清異錄》載:" 廬山瑞香花,始緣一比丘,晝寝磐石上,夢中聞花香酷烈,及覺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謂為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2
蘭花
蘭花,與梅、竹、菊合稱 " 四君子 ",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中國栽培蘭花約有兩千多年的曆史,古代文人墨客曆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征。
蘭花種類繁多,花期不一,其中不乏有在寒冬臘月盛開的品種。花色淡雅,香氣清而不濁,置一盆室内,頓覺清香陣陣,心曠神怡。
3
山礬
山礬,常綠灌木,冬末早春之時,會開一樹白花,香氣襲人,根、葉、花皆可入藥。
黃庭堅《山礬花二首》序雲:" 江湖南野中,有一小白花,木高數尺,春開極香,野人号為鄭花。王荊公嘗欲求此花栽,欲作詩而漏其名,予請名山礬。野人采鄭花以染黃,不借礬而成色,故名山礬。"
大寒 · 古詩
大寒這天,詩人們有的與友夜坐讀書,有的登高遠眺,有的踏雪尋梅,有的披蓑垂釣 ...... 留下不少詩作。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共讀幾首與大寒有關的古詩吧 ~
詠廿四氣詩 · 大寒十二月中
(唐)元稹
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
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
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
和仲蒙夜坐
(宋)文同
宿鳥驚飛斷雁号,獨憑幽幾靜塵勞。
風鳴北戶霜威重,雲壓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須遣酒争豪。
硯冰已合燈花老,猶對群書擁敝袍。
遊慈雲
(宋)陳著
老懷不與世情更,才說閒行興翼然。
微濕易乾沙軟路,大寒卻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尋梅山自妍。
笑問松邊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元沙院
(宋)曾鞏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盡層軒未厭勞。
際海煙雲常慘淡,大寒松竹更蕭騷。
經台日永銷香篆,談席風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從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大寒(其二)
(清)屈大均
窮陰天外積,寒絕逼春來。
尚苦連朝霧,南風濕不開。
已新長至柳,重吐小年梅。
臘酒誰家早,莺知為我催。
辛亥大寒梁塘道中有作(其二)
(明)莊昶
凍雲江路本知難,山是山人分所看。
自裹木棉粗破衲,老夫何怕北風寒。
大寒雨
(元)劉崧
陰雨先晨作大寒,東歸道路恐難乾。
故園梅樹花開未,猶拟春前十日看。
連夕大寒示鄰士二首(其一)
(宋)李光
凍雲垂地北風颠,妝點江湖欲雪天。
我亦随身有蓑笠,興來同上釣魚船。
大寒時節,與歲末時間相重合。此時,人們正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烹制各種年肴 ...... 準備迎接新的一年。
而大寒一過,節氣又開始了新的輪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