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萬元的價格檔,原本主要是 BBA 和雷克薩斯以及其他二線豪華品牌競争的區間。近兩年,雷克薩斯并未受到 BBA 過多的影響,反而是受特斯拉、" 蔚小理 " 等造車新勢力影響更大些,它們恰恰是卡在了省油、省保養、省心這些雷克薩斯主力車型的核心賣點上。
雷克薩斯的困境極具代表性。曾經因質量過硬、實用等給中國消費者留下美好印象的日系車,如今無論是中檔品牌,還是豪華品牌,在華日子都不太好過。這背後有新能源車浪潮席卷的共性因素,當然也有各自的問題。以下是日系車企系列觀察第一篇。
作者 | 楊 俏
編輯 | 田晏林
運營 | 劉 珊
大佬都愛開的車,也難賣了
網傳日系豪華品牌雷克薩斯高管受賄的餘波未散。
盡管涉事的豐田(中國)子公司雷克薩斯副總經理陳忱稱已報警,雷克薩斯中國的公關公司也告訴「市界」,目前事件正在核實中,但那封洋洋灑灑寫了 2000 多字、披露陳忱在過去三年受賄細節的郵件,給雷克薩斯帶來的負面影響還未完全消除。
" 怪不得中國市場銷量下滑。" 有網友評論。高管受賄的傳聞,就像一根引線,點燃了外界對雷克薩斯積累許久的質疑。
作爲豐田旗下的高端品牌,雷克薩斯是豐田爲了在歐美人面前找回臉面,花重金研發的汽車品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豐田,因廉價和省油,一直不被歐洲汽車廠商看重。不服氣的豐田,也想造一輛能跟寶馬、奔馳媲美的豪車。
1989 年,LS 400 首次亮相底特律。1990 年這款車在美國的銷售量超過了寶馬 7 和奔馳 W126。當年,爲了造勢宣傳,在該車的前車蓋上擺放了 15 杯香槟組成了 5 層高香槟塔,汽車啓動後,香槟塔還安然無恙。
此舉在當時的汽車圈引起轟動,也讓沒有任何曆史品牌故事的雷克薩斯迅速出圈。比爾 · 蓋茨也跟風買了一輛。而這張宣傳圖,至今還被雷克薩斯視爲 " 戰績 ",展示在官網中。
▲(圖源 / 雷克薩斯中國官網)
的确,日系車的 " 工匠精神 " 在雷克薩斯的用料上清晰可見。鋁合金鑄造的發動機中缸大幅降低重量,軸承座由銅鉛合金制成,能夠讓車更有平順度和耐用性。
在一衆豪車裏,雷克薩斯也因低調、實用、幾乎很少需要修理,漸漸在富豪圈混出名堂,成了不少大佬的心頭好。
在換成有防彈功能的寶馬 7 之前,李嘉誠的座駕是全香港人都熟悉的銀色 LS 430(第三代 LS 車型)。他對這輛車有多愛呢?車牌 "LKS" 就是他的英文名縮寫。後來,這輛車還成了長江實業集團的接待用車。
2003 年,該車指導價 88 萬元。若按照當時北京 4456 元 / 平方米的房屋均價計算,那會兒買一輛 LS 430,相當于在北京擁有一套近 200 平方米的大平層。
美國對沖基金巨頭、億萬富豪利昂 · 庫珀曼,還在采訪時誇過 LS 430,稱其開了 8 萬英裏,還跟新車一樣。
今年,憑借 1456 億美元的身價,超過比爾 · 蓋茨和巴菲特,成爲全球第四大富豪的甲骨文老闆拉裏 · 埃裏森,也是雷克薩斯的粉絲。
坊間傳聞,他擁有一輛奧迪 R8 和一輛邁凱倫 F1,但買了兩輛雷克薩斯—— LS 600hL 和跑車 LFA。有人經常看見他開着 LFA 上下班。
▲(2021 上海車展,雷克薩斯展台。圖源 / 視覺中國)
輝煌時期,雷克薩斯一車難求。想第一時間拿到車的人,必須加價。2004 年入華的雷克薩斯,被冠上 " 加價王 " 的名号。
因堅持不國産、純進口和高性價比,雷克薩斯在時代紅利和與 BBA 錯位競争的策略下,成爲國内進口車的銷量 " 老大 "。據媒體報道,2020 年,一輛 1998 年出廠的二手雷克薩斯 LS,保值率依舊能打,竟然還能賣到 30 萬元的價格。
但一邊加價,一邊銷量飛漲的局面,在近年出現反轉。
克薩斯官方數據顯示,2022 年,其在全球累計銷售了 62.5 萬輛,同比下滑 17.7%。最大的單一市場北美市場銷量下滑了 13.6%、歐洲市場銷量下滑了 34%、日本市場銷量下滑了 19%。而在中國,雷克薩斯銷量雖然仍占據國内進口車市場第一,一年賣出 17.6 萬輛車,但同比下降了 22.46%。
大搜車智雲數據顯示,2022 年上半年,雷克薩斯某些車型還在加價售賣,等到了下半年,大家都開始降價。
2022 年 3 月,廣州地區的 RX 改款 300(四驅典雅版),官方價格是 47.9 萬元,成交均價爲 48.5 萬元。RX 300(四驅特别版),官方價爲 50.9 萬元,成交均價爲 52.34 萬元。
但到了 10 月份,廣州地區的 RX 300(四驅特别版),成交價降至 46.42 萬元。北京地區的 2020 款雷克薩斯 RX 改款 300(四驅典雅版),新車成交均價爲 41.2 萬元。
坐标江蘇無錫,王珂在 2022 年 3 月花了 45 萬元買了一輛 ES 300h。作爲雷克薩斯的老車主,他買車時僅有 6000 元的優惠:" 銷售還讓我強制消費 2 萬元購買選裝包,不然車子不賣。"
提車後不出兩個月,王珂發現價格已下跌至 38 萬元左右。他直言自己就是個 " 大怨種 "。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 1-5 月,雷克薩斯沒能守住 " 榜一大哥 " 的位置,被奔馳、寶馬超越,成了進口汽車銷量前三名裏,唯一出現下滑的品牌。
" 加價王 " 怎麽了?
在北美加州定居的 "95 後 " 華人餘一男已經連續換了 4 輛車,從雪弗蘭到福特,再到馬自達、奧迪。今年,他又花費了 7 萬美元(約合人民币 51 萬元)入手了一輛雷克薩斯 IS 500。
因爲在美國,修車、保養費用很高,雷克薩斯不愛壞,雖然性價比這些年在降低,但仍舊受到不少北美消費者的喜愛。IS 系列帥氣的外觀,主打年輕運動車型,以及搭載 5.0L V8 自然吸氣發動機,讓餘一男心動了。
但他最近告訴「市界」,可能不久的将來,他要賣掉這輛車。"IS 系列的平台還是沿用上一代車型 NEW N 平台,對于一款需要 7、8 年換代周期的豪車而言,很沒有誠意,況且我的這輛車還沒有擡頭顯示,沒有後視鏡電動折疊,沒有電尾門、氛圍燈,内飾也很老舊。"
車迷齊祺也表示,電動化時代一來,國産自主品牌在 20 萬 -40 萬元區間百花齊放,無論豪華感、舒适度還是智能化,雷克薩斯都失去了優勢。此前他買車時,考慮過雷克薩斯 ES 300h,後來卻選了埃安 Aion Y 和 AITO 問界。
▲(2023 年上海車展,雷克薩斯 ES 300h。圖源 / 市界)
雷克薩斯曾将銷量下滑的原因歸咎于産能不足和環境影響,出現的生産阻礙和貨運延遲。但在行業人士看來,受到新勢力的沖擊或許是最直接的原因。
車企人士高強告訴「市界」,在 30 萬元左右的價格檔之間,主要是 BBA 和雷克薩斯以及其他的二線豪華品牌競争的區間。
但實際上,雷克薩斯并未受到 BBA 過多的影響,反而是特斯拉、" 蔚小理 " 等造車新勢力對其影響更大些。它們恰恰是卡在了省油、省保養、省心這些雷克薩斯主力車型的核心賣點上。
" 雖然外界更多的認爲是比亞迪與特斯拉對戰,但這兩個車型的市場人群重疊度并不高。實際上,日系三大品牌(豐田、本田、日産)全系列車傷得最深。" 高強說。
有車主告訴「市界」,雷克薩斯更像中年男人,會照顧車主的身體、家人。因此,它的用戶大多是 30-40 歲左右的偏成熟穩重型消費群體。
但在新能源時代,随着消費環境的改變,買車的主力客群向年輕化過渡,一些有消費能力的年輕人,更加注重品牌帶來的智能化和科技感。雷克薩斯的産品力相較之下有些平庸。反而國産自主品牌,更加貼合他們的用車需求。
另外,造車新勢力在動力系統上的表現,也将雷克薩斯的不足放大了。
例如:ES 系列中,最大馬力隻有 207 匹馬力,零百加速 9.1 秒。同樣是 30 萬 -40 萬元的價格區間,與問界 M7、比亞迪漢、極氪 001、理想 L7、蔚來 ET5 等車型相比,雷克薩斯的動力基本上屬于墊底水平。
餘一男也吐槽 IS 變速箱又老又弱,Spore S+ 模式下,油門響應和降檔積極性,甚至不如奧迪 S5 的普通模式。
王珂告訴「市界」," 雷克薩斯 ES 300h 在日本市場,配置更好一些,例如屏幕更大,但國内相同配置需要付出更高的價格。"
不過目前,雷克薩斯仍沒有國産的計劃。雷克薩斯中國執行副總經理李晖在 2023 年上海車展上表示,雷克薩斯不會爲了考慮提升市占率而在中國實現國産化,但會時刻關注中國市場的動态。
影響雷克薩斯銷量最關鍵的一點,是近年來消費者對其品質信任的崩塌。
「市界」粗略統計,2023 年以來,雷克薩斯累計召回了近 5 萬輛車。問題各種各樣,例如攝像頭内部程序不當可能導緻安全駕駛輔助系統(LSS+)意外重啓,燃油箱通風管外殼(樹脂材料)上部形狀不當可能導緻出現漏油等等。
2022 年 7 月,一輛雷克薩斯 LM 商務車在高速路上發生碰撞,車輛未能及時自動解鎖,造成人員傷亡。此事在當時的輿論場掀起軒然大波,頂着加價光環的 " 神車 " 出現這種事情,讓車主直呼不能接受,也引起了不少消費者的安全焦慮。
電氣化轉型能否挽救頹勢?
正如大部分日系車,面對電氣化、智能化的浪潮,雷克薩斯也感受到了沖擊。
其實在 2019 年,雷克薩斯就宣布了 " 電氣化 " 願景,加速推進品牌全方位電氣化。但它也有跟其他日系車同樣的執念,追求混合動力技術,在純電車的推廣上比較保守。
2019 年,雷克薩斯推出的首款 BEV(純電動)車型 UX300e,基于豐田 TNGA 架構旗下的 GA-C 平台打造的車型。但該車是以油車爲基礎打造的,是一款 " 油改電 " 車型,續航裏程較低,基于 NEDC 标準續航裏程 400 公裏。
2020 年,該公司上市了兩款純電動版 UX 系列車型,次年又推出了兩款插電式混合動力 NX 系列車型。但這些未能完全打動消費者。
威爾森監測數據顯示,2022 年,雷克薩斯旗下油混動力車型銷量占比約 32%,但插電混動和純電車型銷量卻不足 4000 輛,占比僅爲 2% 左右。
全聯車商投資管理 ( 北京 ) 有限公司總裁曹鶴告訴「市界」,雷克薩斯推出純電動車型,是爲了緩解部分轉型壓力," 但若一直抱着混合動力不放,可能就追不上大勢了。"
不斷向雷克薩斯的豪華地位發起挑戰的蔚來,2022 年銷量已經突破了 12 萬輛。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 李斌更是直言,對公司 2023 年銷量能夠超過雷克薩斯燃油車 " 非常有信心 "。
▲(2023 年上海車展,雷克薩斯 RZ 450e 車型。圖源 / 市界)
2023 年 2 月,雷克薩斯再推出全新純電動車型 RZ,拉開轉型的新篇章。
按照規劃,雷克薩斯還将進一步擴充電氣化産品陣容,預計到 2025 年,公司旗下将推出 10 餘款電氣化車型,同時電氣化車型的銷量将超越傳統動力車型。
新車型定位純電中型豪華 SUV,基于原生純電平台 e-TNGA 打造的車型,官方指導價爲 36.99 萬 -45.99 萬元,續航裏程達到了 520 公裏。
但該車售價幾乎與燃油版同價,甚至比燃油版售價略高,定位中型 SUV 的燃油版 NX 售價在 31.88 萬 -40.58 萬元,油電混合版 NX 售價在 35.58 萬 -54.88 萬元之間。
此外,在這一價格區間,幾乎聚集了所有豪車品牌電動車和主打高端的新勢力産品。雷克薩斯要面對的競争對手,不僅有寶馬、奔馳、奧迪的新能源車型,還有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等。
破局并非易事。雷克薩斯要想重新奪回全球市場,還有一段難路要走。
(文中餘一男、齊祺、高強、王珂均爲化名。)
© 市界原創出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如需轉載,請在後台回複 " 轉載 "
溝通建議郵箱:[email protected]
商務需求請聯系:1381129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