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根新未來,作者|陳根
在今天,如果我們生病需要治療,傳統的治療方式就是以藥物和醫療器械作為主要治療方案。試想有一天,我們去醫院看病,醫生開具的處方卻不是藥物,而是一款軟件,并且囑咐我們 " 回去記得每天玩 15 分鐘 ",這看起來有些難以理解的一幕,在不久的将來或許就會成為診室裡真實發生的事情。帶來這一改變的,就是一項基于數字技術而誕生的新的治療手段——數字療法。
數字療法是數字醫療的細分領域,是數字化技術帶來的又一創新空間。雖然數字療法仍處于起步的初級階段,但這也意味着更大的市場機會。從概念到落地,當前,數字療法已經作為一種全新的數字健康解決方案,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
數字療法是什麼?
早在 1995 年,美國波士頓 Joseph Kvedar 博士牽頭的一個項目,試圖建立一套與傳統診療方式明顯不同的 " 一對多 " 的醫療服務技術系統,成為了數字療法概念建立的濫觞。2010 年,美國 FDA 在 2010 年批準了全球首個數字療法産品。
2012 年,數字療法的概念就已經在美國流行,根據美國數字療法聯盟的官方定義,數字療法是一種基于軟件、以循證醫學為基礎的幹預方案,用以治療、管理或預防疾病。通過數字療法,患者得以循證治療和預防、管理身體、心理和疾病狀況。數字療法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與藥物、設備或其他療法配合使用。
更簡單來理解,傳統治療中,病人往往根據醫生開具的處方去藥房取藥,數字療法則是将其中的藥物更換為了某款手機軟件,當然,也可能是軟硬件結合的産品。數字療法可能是一款遊戲,也可能是行為指導方案等,其作用機制是通過行為幹預,帶來細胞甚至分子生物學層面的變化,進而影響疾病狀況。
就像常規藥品一樣,數字療法也包涵數字化形式的 " 數字化活性成分 " 和 " 數字化輔佐劑 "。" 數字療法的活性成分 " 主要負責臨床治療獲益," 輔佐劑 " 則包括虛拟助手,自然語言處理系統,數字化激勵系統,數字化藥品提示;與醫生交流,與其他患者交流,以及臨床診療記錄信息等。" 輔佐劑 " 是确保患者獲得最佳體驗,并且長期應用數字療法的必要元素。
舉個例子,如果我們因為慢性失眠問題去看醫生,傳統的治療手段有兩種,一種是醫生開具安定等處方藥物;另一種是需要醫生面對面進行的認知行為治療(CBT-I),不過,這種臨床一線非藥物幹預方法受到醫生數量有限、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其應用效果不佳。
這個時候,如果醫生開一個數字療法處方,比如,通過美國食藥監局認證的 Somryst ®,相當于把線下認知行為治療搬到了線上,擺脫了醫生和時空的限制,以圖片、文字、動畫、音頻、視頻等患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進行個性化組合治療。Somryst ® 包含一份睡眠日志和六個指導模塊,患者按照順序依次完成六個指導模塊的治療,每天記錄睡眠情況并完成 40 分鐘左右課程。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課程,最終,患者通過 9 周的療程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相較于傳統療法,數字療法在互聯網時代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一是數字療法可以通過遠程訪問實施問診或治療,以減少對醫院和診所不必要的訪問,尤其是今天,疫情已經加速了互聯網醫療需求端的培育,快速提升了消費者對互聯網醫療的認知度。二是數字療法可以針對患者時間和物理空間的情況進行個性化定制。三是數字療法易于擴展,可以通過手機或者平闆非常方便地訪問。
可以看見,數字療法在互聯網和虛拟環境中應用顯得更加相得益彰,是數字化技術帶來的又一創新空間。
一場醫療範式革命
實際上,數字療法最大的意義并不在于技術的突破,而是革新了藥物的形式,這種形式也更新了人們對疾病的治療手段,帶來了更多更有效治療疾病的方法。精神疾病是數字療法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針對抑郁症、小兒多動症、老年認知障礙、精神分裂症等,應用數字療法都有很好的效果。
比如,美國此前就批準了一項通過電子遊戲來對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症(ADHD)進行治療的技術,這是全世界第一個被 FDA 批準的用遊戲作為 " 藥 " 的數字療法。這家叫 Akili 的美國著名的數字療法公司,不單單可以用遊戲數字療法來改善 ADHD,還可以緩解自閉症以及老年人的記憶力退化。通過對從 169 例受試者與 160 例對照組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使用了這個遊戲數字療法之後的青少年的注意力有了一個顯著的提升。
再來看看自閉症,自閉症也叫作自閉症譜系障礙,指的是一系列複雜的神經發展障礙性疾病,它會影響孩子的社交、行為和語言交流方面的能力,比如出現社會交往能力障礙、重複刻闆的行為,再比如講話、情緒或要求訴說、非語言溝通等方面的障礙。根據美國疾控中心 CDC 的一組數據,在美國大約每 54 名兒童裡面,就有 1 名兒童受到自閉症的困擾。
有些因自閉症而産生的發育遲緩的迹象可以更早地被發現,有些嬰兒在 18 個月就可以被診斷出來。研究發現,更早的幹預會帶來更加積極的治療效果。目前腦機接口技術也正在與核磁共振技術結合,并利用自閉症的主觀性指标的測量數據對兒童青少年進行早期分析篩查,這方面的工作也在我們公司逐步展開。
所以說,數字療法将會是一個非常具有應用前景的綜合性診療方法。一方面它可以運用軟件和傳感器設備來做各類心理參數的分析。另一方面還可以和專業的心理學家合作,處理一些相關的傳感器數據,包括相關的标準庫中人工智能視覺處理系統所做的圖像分析,需要還可以由專家進行自然語言處理。
在腫瘤領域,傳統的治療方式是手術切除病竈,加以放化療、靶向藥物等,但很多患者不能耐受放化療的不良反應,生存質量較差。而數字療法,可以在患者發生不良反應事件時可以點擊 " 報告你的醫生 " 按鈕,軟件通過多次不良事件的分析,就可以發現患者不良反應的誘發因素,并幫助患者進行對應的幹預。這對于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和免疫功能有重要意義,進而有助于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
慢病也給數字療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由于慢病多數是飲食、行為導緻的生活方式病,因此,以 " 行為幹預 " 為特征的數字治療前景廣闊。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将患者的日常飲食與糖尿病連續血糖監測(CGM)的指标進行關聯分析,從而發現患者在進食哪些食物時更容易産生血糖波動,并在後續治療中對患者的飲食行為進行指導和監督。這裡的連續血糖監測指标、行為,都被稱作 " 數字生物标志物 ",與真實的生物标志物類似,軟件從中可以發現病情的變化狀況和病因。
數字療法還有多遠?
作為一個全新概念的醫療方法或數字健康解決方案,由于醫療行業的特殊性和謹慎性,數字療法想要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還需要面對諸多問題。
一方面,數字療法需要更加确切的臨床效果證據。既然是藥物,就必須有臨床效果,必須有循證醫學的證據支持,以證明其有效性、安全性。
然而,一直以來,數字療法都面臨着難以檢測,無法審評的問題。數字療法在臨床對照試驗中,很難排除安慰劑效應,哪怕設置了安慰劑對照組,患者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通過軟件的功能發現自己使用的是實驗産品還是安慰劑。目前我國國内拿到相應資質證的數字療法産品約有 30 款,但由于尚未被臨床專家認可,很難進入醫生的處方,離真正的臨床普及還有一段距離。
缺乏更加确切的臨床效果證據,也使得數字療法沒有通往保險覆蓋的途徑的尴尬局面。如果數字療法能夠被納入醫保,将會給資本市場帶來極大的信心,甚至撬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因此,數字療法亟需找尋到可行的賽道與與之匹配的商業模式,讓數字療法企業能夠可持續地研發與推廣、醫療機構與醫生有動力在臨床上逐漸使用、讓消費者與患者能夠以更能承受的價格接受,數字療法也因此才能推而廣之。
當然,互聯網醫療勃興的大背景下,近年來,大型三甲醫院對于數字療法已經有一定認識,需求也在逐漸增加。但相對而言,社區及基層醫療機構由于對數字療法接觸較少,在最初接觸數字療法時會存在一定的疑慮。并且,依據不同的情況,患者對數字療法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樣。手機及網絡使用頻繁,對新知識接受程度較高的患者對數字療法的接受程度較高。
另一方面,數字療法想要發展,還需要産業環境培育。數字療法的發展需要涉及到更專業、更多元的角色通力配合,需要更高的科技創新能力、運營服務能力,既需要對單病種領域具備強大的專業性與臨床醫學專家的支撐,也需要強大的跨行業橫向整合能力與技術科研能力,更需要長期良性發展的産業培育環境。
這需要從整個系統上下功夫,比如與醫療團隊相互配合實現遠程監督,把各種設備變得更集成便攜,利用 AI、物聯網技術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從而幫助引導患者去堅持使用數字療法,才會産生真正的革命性的效果與改變。
雖然數字療法今天仍處于起步的初級階段,但這也意味着更大的市場機會,這是一個長趨勢的形成,也是一個新賽道的開啟。可以預見,未來,數字療法将在真實醫療世界裡,還将充當一個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高可及度的補充型角色。從嚴肅醫療的框架裡去設計數字療法和現有的醫療産業結合的最優形态将帶給我們一場醫療範式的革命,更有效地治療更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