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和起點坐不住了。
文|張嘉琦
編輯|趙普通
毫不意外地,每逢更新必上熱搜的《财閥家的小兒子》,和這幾年火到中國的其他韓劇一樣,也逃不過爛尾的結局。
即便如此,韓劇還是趕在 2022 年結束之前,再次貢獻了席卷海内外的作品。這部劇在韓國的播放表現相當亮眼,收視率一路高漲,播到第八集的時候已經以 24.9% 的收視成績拿到了 JTBC 的年度收視冠軍,位列曆史第二。結局雖然令許多觀衆不滿,但實時收視率突破了 51%。
由于劇情上 " 高開低走 ",豆瓣評分也從開播時的 8.6 一路跌到 7.9,不過五星占比仍然有 32.4%。扣分項除了大結局,基本是宋仲基不進反退的演技和莫名其妙的感情線,此外仍然是好評居多。
單就故事來看,《财閥家的小兒子》沒有複雜的成功密碼,幾乎所有對中國網絡文學有了解的人,都對 " 重生複仇 " 這一類型并不陌生。豆瓣高贊短評一針見血:" 韓國編劇們是偷偷充了晉江和起點的會員吧。"
觀衆一邊被這部情節老套但讓人欲罷不能的劇吸引,一邊忍不住發出疑問:我們的男頻爽文起步早,庫存也豐富,但影視化磕磕絆絆走了幾年,怎麼反倒被韓劇彎道超車了?
" 爽文 ",爆款接班人
每隔幾年,韓劇都會誕生新的關鍵詞。
最早的爆款密碼是 " 苦情虐戀 ",以《藍色生死戀》和《冬日戀歌》等為代表的 " 車禍、失憶、絕症 " 三件套;2005 年開始,催淚故事逐漸淡出熒幕,《浪漫滿屋》《我叫金三順》等浪漫愛情喜劇成為新流行;再到 2010 年後,奇幻元素強勢占領韓劇市場,比如《秘密花園》的身體互換梗,以及女友是九尾狐,或者男友是外星人的故事。
把愛情故事翻出各種新花樣以後,這幾年輪到 " 爽劇 " 接班了。從《頂樓》到《鱿魚遊戲》,再到《少年法庭》和《小小姐們》,核心關鍵詞都是 " 爽 ",不斷反轉的高能情節,大尺度的畫面處理和激烈的情感碰撞,共同構成了這幾年韓劇的大方向。
爽劇不是一種類型,而是一種基因。不僅适用于像《鱿魚遊戲》這樣大逃殺模式的懸疑劇,偶像劇也同樣适用。今年上半年獲得不錯表現的《社内相親》,就靈活地使用了 " 爽劇 " 的模式,霸道總裁倒追平凡少女,聽起來就爽感十足。
《财閥家的小兒子》同樣是部徹頭徹尾的頂級爽劇。男主角 " 尹炫優 " 原本是順洋集團的普通打工人,勤勤懇懇地為公司賣命,最後卻被殺害。重生之後,他成為順洋集團家裡的小孫子陳道俊,帶着從上一世帶來的經驗,和 " 預測未來 " 的能力,一路狂開金手指,成功完成複仇。
這不是韓劇第一次嘗試重生文學,今年 4 月播出的《再次我的人生》同樣是重生文的套路。李準基飾演的男主角是一名檢察官,在調查政治貪腐案件時含冤而死,重生後回到高中時代,再次以正義之名與罪犯展開鬥争。不過這部劇的收視表現很一般,開播 5.8%,最高也隻有 12%。看來 " 為正義而戰 " 不夠吸引人," 腰纏萬貫 " 才是全人類的共同渴望。
大男主爽文的套路,這幾年沒有一千也有八百。有學者把網絡文學中的 " 爽點 " 概括為 " 開金手指 "" 能力升級 "" 扮豬吃虎 " 和 " 卧薪嘗膽 " 四種,按照這個總結來看,《财閥家的小兒子》在整體框架上,其實也是個落了俗套的故事。
當男主重生成為财閥家的小兒子 " 陳道俊 " 之後,憑借着自己前世積累的信息,和對順洋集團的了解,成功地擺脫了 " 家族小透明 " 的身份。" 扮豬吃老虎 " 的邏輯線也沒有缺席,考進首爾大學法律系後,他表面上對商戰絲毫不感興趣,背地裡卻成為一家大型投資公司的老闆,把會長的三個子女玩弄于股掌之間。
" 開金手指 " 的橋段更是貫穿全劇。由于擁有 " 預知未來 " 的能力,他能夠敏銳地發現商機,先是幫助父親投資了《小鬼當家》和《泰坦尼克号》,然後又接連投資亞馬遜,發展電競事業和網絡購物,完成了驚人的财富積累。
這些都是網文領域常見的爽文叙事手法。在《芝加哥 1990》裡,男主角 " 宋亞 " 穿越到 1990 年的芝加哥,從街頭 RAP 開始,到電影、傳媒、互聯網,最終成為美國商界的億萬富豪;2013 年在起點開始連載的《重生之大文豪》是更極緻的爽文,男主角重生到平行世界後,把地球上的所有古今中外文學大作都照搬過去,成為了 " 世界之王 "。
和這些現代爽文相比,國内的男頻重生爽文領域,更鐘愛的是對曆史的幻想和改造。影視化的方向也差不多,這幾年拿得出手的幾部男頻劇,《贅婿》《慶餘年》和《鬥羅大陸》,都是曆史或玄幻背景。
" 重生 " 和 " 穿越 " 的内核有微妙的區别。" 穿越 " 一般限定時間與空間,更強調身份的轉變;而 " 重生 " 則是對過去人生的完全覆蓋,相當于帶着前世的能力和記憶重新活一遍。因此,和穿越相比,重生對于個體而言,是颠覆性的變化,能夠帶來更強烈的爽感。
另外,跟 " 穿越 " 相比," 重生 " 和 " 複仇 " 的結合往往更密切。拉法格在《思想起源論》 裡提到:"複仇是人類精神中最古老的情欲之一,複仇的根紮在自己的本能裡,紮在推動動物與人進行抵抗的需要中。當他們遭到打擊時,就會不自覺的子以回擊。" 看到曾經輕視甚至傷害過自己的人,被自己踩在腳下,是一種隐秘而原始的快感。
因為 " 爽文 " 過于泛濫,還引發過一些争議。一種觀點是," 爽文 " 的故事太套路,立意也不夠深刻,隻是停留在讓人感覺 " 過瘾 " 的層面,卻不能帶來更深刻的思考。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邵燕君就曾提到:" 精英批評對于‘爽文’最深的排斥還不在于其‘低俗’,而在于其‘虛妄’且‘縱欲’,因而無用且有害。"
不過,在這個大家都開始給自己松綁,追逐 " 非必要 " 的時刻,能在文娛作品裡獲得幻想的滿足," 爽 " 一把又有何不可呢?
" 爽文 " 以外
正因為故事套路如此熟悉,才會讓觀衆産生疑問:為什麼這樣的爽劇,居然沒有先出自國産劇?
爽文的吸引力毋庸置疑,但文字改編成影視劇不隻是 1+1 的數學題,影視化的過程中,要做的還有很多。
首先要滿足的是代入感。爽劇之所以讓人感覺爽,是因為共享了主角的心情。所以,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需要努力平衡 " 幻想 " 與 " 真實 " 的關系,讓我們在基本真實中得到最極緻的幻想快感。
韓劇一向很擅長把日常和幻想做結合,從愛情故事開始便是如此。無論是帥氣溫柔又多金的完美戀人,還是來自外太空的 " 都教授 ",都是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稀有品種,但并不妨礙看劇的人将自己代入女主角,幻想一段浪漫愛情的發生。
和現實中的故事線相結合,也讓爽感再次升級。《慶餘年》裡 " 範閑 " 在聚會上背詩的橋段之所以讓人印象深刻,是因為大家都對這些詩句非常熟悉。而比起對曆史進程的改造,更貼近當下的事件會帶來更強的代入感。
劇中涉及到的 IMF 外彙危機、互聯網泡沫、基金熱潮等等,都是曆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件,很大程度影響了韓國社會的進程。另外還 " 利用 " 盧泰愚當選首任民選總統、1988 年漢城奧運會、大韓航空 858 号班機空難、2002 年世界杯等真實曆史事件,讓男主角實現了 " 一路開挂 " 的頂級享受。
在呈現和放大階層碰撞帶來的戲劇效果上,《财閥家的小兒子》也做了很好的示範。重生之前," 尹炫優 " 出生在普通的家庭,母親經營一家韓餐店,父親則是亞真汽車的職工,亞真被順洋集團收購後,因為遣散勞工,間接導緻了母親的去世。重生之後," 陳道俊 " 試圖改變曆史,但母親還是因為購買空殼公司的股票賠錢而選擇自殺,和無數普通散戶一樣,成為了财閥避稅的犧牲品。
把階層差異融進劇集作品裡,已經是韓劇很熟練的做法了。在《鱿魚遊戲》裡,多位遊戲參與者,都是韓國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比如外來務工者、脫北者等。男主角背負的高額負債,對應的是韓國的 " 負債社會 ";2017 年創下韓國有線台 JTBC 收視紀錄的雙女主劇《有品味的她》,也是通過上流社會的全職太太和心機保姆之間鬥智鬥法,來折射不同階層的碰撞。
此前,毒眸(ID:DomoreDumou)曾在 "《小小姐們》,消費窮人?" 一文中,讨論過其對窮人生活的展示和關照;而《财閥家的小兒子》則向我們證明了講述富人生活也有受衆市場。
國産劇一直被诟病的一點是 " 全員富人 ",但如今看來,似乎問題并不出在富人身上。之前《三十而已》的 " 太太團 " 曾經在知乎掀起過一陣讨論,巴黎名媛會的人員名單每年都有人關注,足以證明大家是真的好奇頂級富豪們的生活。
或許比起把目光聚焦于誰,更重要的是對不同階層的準确描述。真正的富人不會在過節的時候送朋友一箱三隻松鼠(非常生硬但常見的廣告植入方式),為了生計而奔波的普通白領也不可能住在 100 平米的、窗明幾淨的大房子裡。就像劇評人毛尖說的那樣:一個真正成熟的影視工業,不可能讓三十萬收入的家庭過着三百萬的日子。
最後需要讨論的,是不斷被放大的、劇集受衆的性别劃分問題。有關男頻和女頻的劃分方式,是從網文領域延伸而來,并逐漸在近幾年成為引領創作的标簽。但是事實是,性别的影響可能沒有想象中那麼大,至少在爽劇領域,這種情感是共通的。
也有不少創作者表達過不想被性别束縛的觀點。《贅婿》的導演鄧科就提到過,希望能夠抛開所謂男頻和女頻的概念去創作," 小時候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是沒有這個概念的,近幾年可能是因為網文的出現,才有了這些标簽。" 去年熱播的諜戰劇《對手》編劇王小槍也曾告訴毒眸:" 不要太迷信性别的影響。當然在某些情況下,數據是有參考意義的,但是還是要遵循最基本的内容創作邏輯。"
值得一提的是,一向被認為非常擅長刻畫愛情故事的韓劇,似乎也面臨着與國産劇類似的問題。《财閥家的小兒子》在愛情線的處理上略有瑕疵,校園純愛故事顯然不适合出現在腥風血雨的财閥鬥争當中。大家對 " 陳道俊 " 和 " 大嫂 " 之間親密關系的期待,證明了 " 勢均力敵 " 的關系,可能更适合出現這類劇中。
另外,這幾年韓劇爛尾比例增多,一部分原因可能是 " 爽劇 " 的陷阱。像是一列疾馳的快車,最開始的時候總是最吸引人,但如果圓不回來,大都避免不了高開低走的結局。
雖然不是一部滿分作品,但亮眼的成績,證明其仍然有值得參考的地方。" 爽劇 " 的流行不是地域性的,在國産劇領域也有成功先例,《延禧攻略》和《慶餘年》都是較為成功的代表作品,也嘗試在 " 爽 " 之外觸達更厚重的内核,前者反映了在宮廷叢林法則中覺醒的女性個體意識,後者則展示了男主角對于政治信念與理想的追求。
套路是舊的,模闆是已有的,甚至是 " 十年前就看過的起點網文 ",卻能引發如此強烈的反響,這麼看來,國産劇缺的從來不是好故事,而是跨越從文本到影視的能力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