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寶馬集團公布了第三季度銷量數據。數據顯示,其全球交付量爲 540,882 輛,同比下降了 13%。今年前三季度,寶馬集團的累計交付量爲 1,754,158 輛,同比下滑了 4.5%。在中國市場,寶馬的表現尤爲不佳,銷量同比暴跌 29.8%,僅售出 147,691 輛。
寶馬在華銷量的大幅下降,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寶馬在 7 月份宣布退出價格戰并上調價格,意在收緊終端價格,保護經銷商利潤,維護品牌形象。但這一策略直接導緻了銷量的進一步下跌,8 月銷量同比暴跌四成,直到 9 月份也沒能給下滑 " 踩刹車 "。
此前寶馬集團因刹車系統故障緊急召回 150 萬輛車輛,雖然有對應的解決方案,但也給外界造成了不好的影響。與此同時,寶馬在 " 老家 " 德國和美國市場的銷量也出現了下滑,降幅分别爲 8.8% 和 9.2%。
圖片來自寶馬官方
寶馬的銷量困境并非個例,梅賽德斯 - 奔馳集團同樣面臨挑戰。第三季度,奔馳在全球市場上累計售出 594,600 輛新車,同比下滑了 3%。在中國市場,奔馳的交付量也出現了 13% 的同比下滑,是全球下滑幅度最大的市場。
作爲對比,德國同比下滑 7%,美國同比增長 33%。截至第三季度末,梅賽德斯 - 奔馳集團累計交付新車 1763200 輛,同比下滑 5%,其中德國同比下滑 13% 至 149700 輛,中國同比下滑 10% 至 512200 輛,而美國同比增長 9%。
寶馬和奔馳的銷量下滑,反映了整個海外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面臨的挑戰。随着中國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消費者的選擇變得更加多樣化。現如今的中國市場早已經不是過去的中國市場,随着汽車工業的發展和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消費者的選擇空間多了不少,不再是合資車時代 " 給什麽買什麽 ",漲價賣不好,降價也賣得不好,降價熱搜可能是寶馬汽車近期爲數不多的 " 大動作 "。
自主品牌的崛起不僅逐漸占據了原本由海外豪華品牌主導的市場份額,更在根本上改變了消費者的購車偏好。曾經,汽車的功能化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而如今智能化已成爲新的風向标。
這一變革的背後,是中國自主品牌從跟随者到領跑者的蛻變。它們不僅在配置上提供了豐富的智能化選項,如 " 冰箱、彩電、大沙發以及智能化 ",更在成本控制和政策支持下,展現出了強大的市場競争力。電動汽車的低使用成本和政府的積極扶持,進一步加速了這一趨勢。
過去,外國品牌的車型常常需要加價才能提車,而現在,自主品牌電動車型以其高性價比和先進的智能化配置,吸引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目光。中國自主品牌的崛起不僅是市場份額的争奪,更是對汽車消費趨勢的一次深刻重塑,這讓更多人将目光投向了自主品牌電動車型,外國品牌加價提車的日子一去不複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