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是一年中價格最低的時候。"
如果你在 2024 年 1 月 1 日前走進任何一家汽車品牌的銷售店面,這幾乎是所有銷售人員的共同話術。
爲了在年底結束前沖擊更高銷量,車企和經銷商們正在掀起一波前所未有的降價潮。
有媒體統計,自 12 月份以來,已經有 20 多家車企相繼發布了價格優惠政策。從豪華品牌、主流合資到自主品牌、新勢力,全部都有涉及。一些豪華品牌的部分車型,優惠幅度能達到 20 萬元以上。
甚至就在 2023 年即将結束的最後幾天,也依然有車企在持續加碼優惠:
12 月 25 日,智己汽車宣布,下定 LS7 全系車型,可享受 4 萬元現金直減和價值 3 萬元免費配置升級,限量權益價 24.98 萬元起。
" 之前合資爲王的時代,車企們往往會在九月、十月沖波銷量。12 月一般來說是總結全年業績,分發獎勵,制定第二年計劃的時刻了。是淡到不能再淡的淡季。" 不久前,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在微博上感歎道。
而如今,随着新能源時代自主品牌逐漸占據主導地位,汽車圈連年底降價沖量的玩法都在逐漸改變。
一、" 現在油車性價比可太高了 "
" 到了 12 月還來沖銷量,那在汽車圈内都會被人看不起,覺得太 LOW 了。"
正如那位行業人士所說,在合資爲王,車不愁賣的時代,車企們往往很早就能完成全年的銷售目标。
但在 2023 年,沒有完成銷量任務的車企成了大多數。從統計數據來看,截至 11 月份,除了理想汽車交付量超過了此前制定的 30 萬輛目标之外,連勢頭最猛的比亞迪,距離年度銷量目标也還有 32.73 萬輛。
這也就意味着要完成這一目标,12 月的銷量必須要比 11 月更高(11 月爲 30.19 萬輛)。
"2023 年比亞迪的目标是 300 萬輛,還差一些,月底前要沖一沖,所以現在優惠幅度很大。" 不管是走進比亞迪旗下的王朝網還是海洋網,大部分銷售人員都會給出這樣的理由。
以比亞迪海豹爲例,據北京某 4S 店給出的報價,12 月份 " 官方補貼 + 店端活動,優惠幅度大概在 3 萬 +"。用銷售人員的話說," 現在是買車的絕佳時機,活動力度是數一數二的 "。
當然,這也可能隻是吸引消費者快速下單的話術。近日有消息稱,比亞迪實際上已經提前完成了 300 萬輛的銷量目标,隻是還差官宣而已。
不管具體情況如何,在大部分人心裏,比亞迪完成年度目标應該不成問題。但受到比亞迪沖擊最爲嚴重的合資品牌就沒這麽幸運了,如今的它們必須要實打實地靠降價搶占市場。
以通用旗下的别克和雪佛蘭爲例:
根據車 fans 整理的數據,如今,别克威朗的價格優惠可以達到 6.1 萬,裸車價隻要 6.79 萬,幾乎打了五折。
而雪佛蘭科魯澤的裸車價則隻要 5.69 萬,堪稱最便宜的合資 A 級車。即使是 B 級車邁銳寶 XL,裸車價也隻要 10 萬多元。
以至于有不少消費者調侃道:現在油車的性價比可太高了。5 萬多買新能源隻能買到 " 老頭樂 ",買燃油車卻能買到正宗的 A 級車。
事實上,不隻是二線合資品牌的日子不好過,一些被認爲是燃油車時代的經典車型也在經曆前所未有的優惠:
2023 年上市的十一代雅閣,北京地區的優惠幅度可以達到 4.5 萬。以目前最走量的 2023 款雅閣智享版車型爲例,19.68 萬的指導價減去優惠之後,裸車價直接來到了 15 萬左右。凱美瑞也不遑多讓,優惠幅度同樣超過 4 萬。
被譽爲 " 豪華 B 級車市場标杆啓蒙車型 " 的奧迪 A4L,12 月份的優惠幅度也超過 10 萬。原價 34.38 萬元的 40 TFSI 豪華動感版,按揭裸車價隻要 23 萬 +。
至于沃爾沃,從 XC60 到 S90,幾款車型的優惠幅度也都在 10 萬元以上。甚至 XC90 的優惠幅度能到 20 萬元以上,同時還贈送終身免費保養。按照銷售人員的說法," 馬上年底了,店裏還有幾台任務沒完成,現在的優惠絕對是最大的。"
在終端擴大優惠試圖搶占市場的同時,幾乎所有的銷售人員也都表示,最近幾周前來看車的消費者也的确有了明顯增長。
銷量數據也證明了市場的火熱。根據上險量數據,上周(12 月 18 日 ~24 日)整個車市的銷量達到 63.2 萬輛,環比增長 26%,創下了單周最高銷量。大衆、豐田、本田等多個合資品牌,也都創下了銷量新高。
二、新能源,最低價格也沒那麽低
與合資品牌的熱鬧相似,開在商圈裏的新勢力,同樣在 12 月份迎來了火熱促銷。
以位于五棵松的華熙 live 爲例,周末走進這裏,不僅餐飲店面需要排隊,華爲、理想、問界等多個汽車品牌的店裏,同樣人頭攢動。
11 月 28 日,特斯拉發布官方優惠,年底前提走 Model 3/Y,最多可享 1.8 萬元福利。
12 月 1 日,蔚來發布限時優惠,12 月 31 日前支付定金,可以享受包括 5000 元選裝基金、4560 元的領航輔助駕駛 NOP 權益、30 張換電券、1 萬購車積分在内的購車好禮。
或許是爲了配合年底的優惠氛圍,銷量一直不錯的理想,在 12 月份也象征性地增加了限時購車金融權益——全系車型可享 2.5% 超低金融年費率。
而小鵬則針對 G6、P7i 等車型推出了 12 月 31 日前支付定金,現車可減免 1 萬元的優惠。
但不難發現,和燃油車動辄 5 萬、10 萬的降價幅度相比,新勢力的優惠顯得少之又少。而且由于銷售模式的關系,不同店面乃至不同地區的優惠差别也不會很大。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積極轉型的自主品牌身上。
整體來看,雖然它們的價格體系沒有新勢力那麽堅挺,但跟合資品牌比起來,降價幅度還是小了很多。
正如前面提到的比亞迪,雖然年底的優惠達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幅度,但各種活動加起來也不過 3 萬元;
哈弗旗下的枭龍 MAX、二代大狗 PHEV,以及吉利旗下的銀河 L7 等插混車型,優惠幅度也普遍在 2 萬 ~3 萬左右。
即便如此,銷售人員還是會再三強調告訴消費者," 有史以來就沒有這麽低的價格 "。
事實上,除了适當增加價格優惠之外,自主品牌和經銷商們年底的重點似乎更在于新車型的推出上。
僅 12 月 20 日以來,汽車圈就有包括星途星紀元 ES、問界 M9、極狐阿爾法 T5、極氪 007、小米 SU7 等在内的衆多新車上市或首發亮相。
而在燃油車時代,大部分新車都會選擇在 4 月及金九銀十上市。集中到年末年初的情況少之又少。
三、2024," 内卷 " 已經開始
12 月 18 日,哪吒汽車 CEO 張勇發布了一條微博,抨擊大幅降價促銷有可能會給車企帶來更多虧損。
關于張勇的 " 吐槽 ",有人将其解讀爲價格戰之下,造車新勢力的壓力越來越大。但實際上,不少合資品牌的壓力同樣不小。
尤其對于經銷商而言。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23 年上半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上半年合資品牌及自主品牌的虧損經銷商占比分别爲 51.3% 及 48.0%。
甚至有消息稱,以前盈利狀況最好的豐田經銷商,目前 "已經沒有一款車可以明确盈利"。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由于年底燃油車大幅度降價,過去一周,燃油車銷量環比增長 33.7%,達到了 41 萬輛。而新能源的增長幅度隻有 13.8%,爲 21.5 萬輛。新能源滲透率 34.02%,與 11 月份超過 40% 的滲透率相比,出現了明顯下降。
但對于燃油車與新能源雙方而言,這都算不上一個好消息:
對于燃油車企來說,犧牲利潤乃至負毛利帶來的增長有多大意義很難斷定。而對于新能源品牌而言,燃油車也仍然是它們發展之路上的最大競争對手。
甚至當銷量數據證明降價有用,2024 年的汽車圈隻可能 " 卷 " 上加 " 卷 "。
就在大部分車企還在賣力向消費者強調,12 月 31 日後優惠政策可能回收時,12 月 29 日,奇瑞新能源宣布對旗下的 QQ 冰激淩、小螞蟻車型進行 5000 元到 8000 元不等的降價,率先打響了 " 新年 " 官降的第一槍。
上汽通用旗下的别克更是史無前例直接開始了官方促銷,從 1 月 1 日起官方直播間将開啓爲期三天的大促。5000 台庫存車,全部 6-8 折,還有抵扣券、交車大禮包等福利。
對于車企而言,正如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 李斌此前所說那樣:"2024 年一定很慘烈,對市場競争的激烈程度要放棄幻想。"
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大概率 " 等等黨永遠不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