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正面臨着迫在眉睫的威脅,除非我們做出改變,否則我們所熟悉的生活方式将無以爲繼。那我們該怎麽辦 ? 大多數人會說,我們必須竭盡所能,通過限制人類活動的有害影響來防止這種慘淡的局面。環保主義者指出:" 我們沒有第二個地球。"
然而,如果問億萬富翁埃隆 · 馬斯克 ( Elon Musk ) 這個問題,你可能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2021 年 SpaceX 火箭發射進入軌道時,馬斯克就曾說:" 我不想人類隻作爲單一星球物種,而是成爲多星球物種。" 他補充說,他對 SpaceX 在不久的将來将人類送上火星充滿信心。
這種心态類似于氪星科學家、DC 漫畫中超人之父喬 · 艾爾(Jor-El)的想法:當你生存的星球發生爆炸時,把你的後代送入太空艙,以确保你的物種在銀河系其他地方能夠繼續繁衍。事實上,馬斯克似乎從來沒有放棄他童年時對超級英雄的迷戀,這些人可以進行星際穿梭。
01 在超級英雄身上尋求寄托 自認爲單槍匹馬就能拯救人類
馬斯克在南非比勒陀利亞長大,他在一部紀錄片中說:" 我讀了所有我能找到的漫畫,甚至包括書店裏允許我讀的漫畫。" 在這些故事中,超級英雄們戰勝了地球上和更遙遠地方的邪惡力量,人類有能力和其他物種隔着遙遠的星系對峙。
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馬斯克是個成功的企業家,人們對他的态度有愛有恨,他正把自己塑造成上述虛構人物的化身:一個相信自己有能力單槍匹馬就能拯救人類的人。他的超級英雄哲學使他與環保主義者意見相左,環保主義者相信集體的力量可以解決人類最大的挑戰,而不是任何一個 " 偉人 " 的力量。
這是解開關于馬斯克一個根本難題的一條線索:一個在電動汽車、太陽能和能源儲存方面爲推動綠色轉型做出如此巨大貢獻的人,爲什麽會受到環保人士的痛斥 ? 爲什麽氣候活動人士放棄了馬斯克收購的社交媒體平台,并在他們的抗議活動中嘲笑他 ? 馬斯克到底有多支持環保 ? 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需要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
馬斯克出生的 1971 年,同樣是人類的一個轉折點。幾十年後,全球足迹網絡 ( Global Footprint Network ) 的科學家們計算出,這是人類首次超出地球生物承載力的第一年。在美國,人們對霧霾、酸雨和供水污染的認識正在提高。1970 年被設定爲地球日,美國環境保護局成立,并通過了《清潔空氣法》。
但在年輕的馬斯克看來,環境問題并不是頭等大事。傳記作家沃爾特 · 艾薩克森 ( Walter Isaacson ) 在他最近的《埃隆 · 馬斯克傳》中寫道,小時候,馬斯克被父親送去過幾個 " 生存集中營 ",在那裏他不得不爲獲得食物而戰鬥,有一次他瘦了 9 斤。還有一次,他在學校被惡霸欺負得很厲害,以至于住進了醫院。
小馬斯克在他最喜歡的超級英雄身上找到了解脫,找到了靈感的源泉。他後來接受采訪時說 :" 我的意思是,他們反穿着内褲或緊身鐵衣,總是試圖拯救世界。"
馬斯克也從科幻小說中尋求哲學指導。他告訴艾薩克森和其他人,他成長過程中最喜歡的書之一是《銀河系漫遊指南》 (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 ,這本書在他 8 歲時出版。這個具有諷刺意味的故事講述了唯一一個在地球毀滅後幸存下來的人,以及他在外太空的旅行經曆。馬斯克在接受采訪時回憶道,他從這本書中得到的收獲之一是 " 宇宙就是答案 "。
盡管暫時被限制在地球上,但馬斯克對新世界,更具體地說是對美國着迷。17 歲時,馬斯克從南非種族隔離時代的動蕩中脫身而出,進入加拿大女王大學就讀,當時他母親有個親戚就住在那裏。馬斯克表示,他做出這個決定的部分原因是爲了避免在南非軍隊中服兵役。" 誰想在法西斯軍隊服役 ?" 他說。
馬斯克随後轉到美國,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和沃頓商學院攻讀學位,并結束了在斯坦福大學的學術生涯。他被斯坦福大學的博士課程錄取,但中途退學,開始創業。
馬斯克從未失去過超級英雄心态。正如 OpenAI 首席執行官薩姆 · 奧特曼 ( Sam Altman ) 最近接受《紐約客》專訪中告訴羅南 · 法羅 ( Ronan Farrow ) 的那樣 :" 馬斯克迫切希望拯救世界,但前提是他得能成爲拯救它的人。"
02 馬斯克是個超級環保者?去年排碳是美國普通人 130 倍
看看馬斯克在開發電力和可再生能源技術方面的記錄,當然有理由相信,馬斯克不僅證明了自己是環保人士,還是個超級環保者。
美國環保署交通與空氣質量辦公室前主任馬戈 · 奧格(Margo Oge)在接受《财富》雜志采訪時表示 :" 馬斯克應該被載入史冊,因爲他幫助交通運輸行業從化石燃料轉向零排放電氣化。如果沒有他,我們就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也不會有數萬億美元資金投資于交通脫碳。"
但在深入研究這些成就之前,讓我們先考慮一下馬斯克的 " 綠色 " 到底意味着什麽。從字面意義上講,馬斯克似乎不喜歡綠色。從他的第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 Zip2,到特斯拉龐大的總部和工廠,馬斯克的首選色調始終是單色的:他的辦公室内部和工廠外部都使用白色,周圍的高速公路和停車場都是黑色的,他制造的汽車是銀灰色、深紅色或藍色的,他也不追求其他科技園區擁有的綠樹成蔭的人行道、原生草地和灌木叢。馬斯克追求的隻是秩序、效率和可預測性。
馬斯克也不是要在環保方面 " 以身作則 "。他是世界上碳排放最高的人之一,這主要是因爲他乘坐私人飛機往返于洛杉矶、奧斯汀、舊金山灣區和其他公司辦事處所在地之間。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馬斯克的噴氣式飛機燃燒後留下的燃料痕迹是巨大的,估計去年約有 2000 噸二氧化碳,約爲美國人均年排放量的 130 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在他的億萬富翁同行中仍然隻是中度的碳排放者。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 · 蓋茨(Bill Gates)的碳排放量更高,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 · 布林 ( Sergey Brin ) 、拉裏 • 佩奇 ( Larry Page ) 以及甲骨文創始人拉裏 · 埃裏森 ( Larry Ellison ) 等科技巨頭也是如此。在這些人中,遊艇排放是罪魁禍首,而馬斯克表示他沒有時間沉溺于遊艇。
在人口增長問題上,馬斯克也不贊同大多數環保主義者的觀點。去年,他在推特上表示:" 低出生率導緻的人口崩潰對文明的威脅要比全球變暖大得多。" 馬斯克告訴他的傳記作者阿什莉 · 萬斯 ( Ashlee Vance ) ,當 " 真正聰明的女人沒有或隻有一個孩子 " 時,他會感到特别惱火。這種邏輯可能會讓許多人感到驚訝,但馬斯克本人就是這樣生活的。據報道,他和三個女人生了 11 個孩子。
如果從效率的角度來看,馬斯克對綠色的主張似乎會更有說服力 : 生産可再生和可持續性發展能源,不會帶來開采和消費化石燃料帶來的混亂、麻煩和高昂成本。他在特斯拉《總體規劃》中提出的宏偉願景避開了環境焦慮,沒有提到氣候變化迫在眉睫的威脅,也沒有提到采取行動減少人類影響的必要性。
相反,他的計劃是務實的,有大量數據佐證,并直接切入工程邏輯,表明化石燃料的問題不僅僅在于它們有害,而且效率低下,容易産生浪費。報告中寫道 :" 可持續能源經濟在技術上是可行的,與繼續目前不可持續的能源經濟相比,它需要更少的投資和更少的物質開采。"
03 電動汽車真的環保嗎?靠一己之改變了人類發展方向
但實際上,正是旗下公司的技術創新給了馬斯克綠色吹噓的權利,尤其是他在全電動汽車方面所做的事情。2003 年特斯拉剛成立時,以及 2004 年初馬斯克投資并成爲該公司董事長時,這一領域的前景并不被看好。上世紀 90 年代,幾家公司曾試驗過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但此後汽車行業幾乎認定電動汽車無法實現。2008 年,當特斯拉推出首款全電動汽車 Roadster 時,底特律三巨頭對此不屑一顧,矽谷媒體則一通嘲笑。2007 年,甚至在特斯拉 Roadster 發布之前,科技行業八卦網站 Valleywag 就把人們期待已久的特斯拉 Roadster 列爲當年 " 最失敗 " 的車型。
2012 年,特斯拉推出了首款面向大衆市場的電動汽車,豪華車型 Model S 跑車,每次充滿電後可以行駛超過 320 公裏,這讓情況開始發生變化。突然之間,大規模生産電動汽車的抽象承諾變成了現實,科幻小說成真了。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特斯拉又增加了幾款電動汽車,在全球範圍内增加了産量,并在令人感到震驚的轉變中成爲世界上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讓馬斯克成爲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在馬斯克拉開電動汽車時代序幕之後,包括通用汽車、大衆汽車、沃爾沃和梅賽德斯在内的汽車巨頭,都跟随特斯拉走上了推廣電動汽車的道路,盡管他們需要很多年才能實現這一轉變。
還有特斯拉能源公司,它是 2006 年由馬斯克的兩個表兄弟以 SolarCity 的名字創立。該公司爲美國數十萬客戶帶來了太陽能革命,并幫助可再生能源成爲主流。它通過出租 ( 而不是出售 ) 太陽能電池闆,向從個人房主到大型企業的所有客戶提供太陽能電池闆,并通過将租賃重新包裝爲債券向投資者提供大規模購買的貸款。雖然馬斯克不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但他成爲了該公司最大的投資者,并因提出了這種商業模式而受到贊譽。2016 年,馬斯克收購了該公司,并将其與特斯拉相關業務合并爲特斯拉能源公司。
通過讓綠色科技成爲商業上可行的現實,馬斯克成爲了汽車行業及其他行業其他人效仿的燈塔。馬斯克的巨大成功激勵了一代企業家。充電公司 FreeWire 的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阿爾卡迪 · 索西諾夫(Arcady Sosinov)承認:" 馬斯克是我進入這個行業的最大動力。"
波音公司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克裏斯 · 雷蒙德 ( Chris Raymond ) 表示,航空業正在等待馬斯克到來的時刻。他說:" 這将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被這個行業所吸引,就像馬斯克一樣。"
不管你是否認同對馬斯克進行 " 偉人式 " 的曆史解讀,他都幾乎成了最佳例證,說明了一個人可以通過做些什麽來改變我們這個物種的發展方向。盡管馬斯克經常違反政府規定 ( 比如管理 SpaceX 發射的安全規定 ) ,但法羅在《紐約客》中表示,馬斯克本人已經成爲了一種準政府人物,比如将美國宇航員運送到國際空間站。
04 可持續能源、殖民火星都是幌子?
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我們有必要研究一下馬斯克的心态,也就是一直激勵着他的信念。如果馬斯克改變了我們社會的方向,那麽我們将走向何方 ?
我們并沒有朝着減少旅行或更多乘坐公共交通的方向前進。全球汽車銷量預計将在 2023 年反彈至疫情前的水平,而在美國,2019 年 ( 可獲得人口普查數據的最近一年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人口比例仍停留在可憐的 5%,85% 的人乘坐汽車、卡車或面包車上下班。對于馬斯克和特斯拉來說,理想的移動方案仍然是美國人鍾愛的個人機動車輛,盡管增加了電動傳動系統。
雖然特斯拉的電動汽車目前以環保綠色汽車自居,它們在使用壽命期間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燃油汽車少得多,但它們并不比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環保。環保人士還指出,用于制造電動汽車的材料的提取本身就會造成巨大的破壞,而且電動汽車的綠色環保程度取決于它所使用的電網的能源來源。
十年前,馬斯克似乎考慮帶領他的隧道施工公司 The Boring Company 進入公共交通領域,當時他在考慮創造一種 " 超級高鐵 ",一種地下懸浮超音速列車,可以 960 公裏的時速将數百名乘客從一個城市運送到另一個城市。然而,多年來,這個想法似乎已經失敗了。現在,The Boring Company 已經将重點轉移到超高速個人車輛旅行上,而不是停靠在車站的高速客運列車。該公司在其網站上解釋說,這個内部綽号爲 " 隧道中的特斯拉 " 的 Loop 項目将是 " 一個快速公共交通系統,更像是地下高速公路,而不是地鐵系統 "。
如果你對綠色未來的願景是擁有更少汽車和停車位的步行城市,那麽特斯拉并沒有引領這一目标。單獨的電動汽車可能不會像燃油車那樣排放那麽多的二氧化碳,但它們仍然笨重、危險、效率低下,而且它們的擴散分散了對城市景觀和交通方式進行更徹底轉變的需要。
即使電動汽車可能成爲打造清潔交通的靈丹妙藥,馬斯克也不贊成目前讓電動汽車更快上路的激勵措施。他反對喬 · 拜登 ( Joe Biden ) 總統的《2021 年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和其他法律,這些法律向電動汽車行業注入了數十億美元的稅收抵免和補貼,盡管他的公司已經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納稅人貸款、補貼和政府合同。
這種對政府投資的抵制讓前環保署局長奧格感到困惑,他在 1994 年至 2012 年期間負責領到該機構的交通和空氣質量辦公室。她說:" 在 2018 年,我會說‘馬斯克爲保護環境做了這麽多,他真的很注重環保,他相信綠色投資。’但現在,我不知道他相信什麽了,我不知道我們說的是不是我記憶中奧巴馬時代的那個人。" 她認爲,也許馬斯克已經成爲了 " 自由市場的領導者 "。
此外,馬斯克還雄心勃勃地想通過他的火箭公司 SpaceX 讓人類成爲多行星物種。在馬斯克的腦海中有一顆 "B 星球 ": 馬斯克曾說過,他真的想搬到火星上去。他去年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特别是如果我老了,我會這麽做。何樂而不爲?" 馬斯克并不是唯一一個擁有超人抱負的億萬富翁,但 SpaceX 是第一家成功将航天器送入軌道并将其送返地球的私營公司,也是第一家發射載人航天器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公司。
當然,馬斯克的星際野心正在對地球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 : 發射火箭可能是任何對地球大氣造成污染的最糟糕行動。盡管它們的發射數量有限,迄今爲止使它們免受适用于其他運輸方式的監管限制。SpaceX 的獵鷹 9 号火箭在不到 3 分鍾的時間裏排放的二氧化碳,比一輛普通汽車 25 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還要多。
《沒有 B 星球》一書的作者邁克 · 伯納斯 - 李(Mike Berners-Lee)在接受《财富》雜志采訪時表示 :" 就環境影響而言,很難想象有比太空發射更不環保、更不負責任的行爲方式了。"
伯納斯 - 李也對前往火星的想法嗤之以鼻。他說:" 你還不如住在鈾礦底下,這是一種消磨時間的可怕方式。"
至于在遙遠的星系中尋找另一顆宜居行星,伯納斯 - 李指出,研究表明,最有可能的候選行星至少在 4 光年之外。即使在最樂觀的情況下,這也意味着需要大約 40 年的太空旅行,而且也不能保證成功。
伯納斯 - 李說 :" 任何億萬富翁把多餘的錢浪費在這種荒謬的自我放縱的愛好上,都是極其自私的。這說明他們根本不關心人性。"
05 一個超級英雄無法拯救全人類!
這給我們帶來了什麽 ? 綜上所述,馬斯克有多支持環保?我想說的是:在一個長期停留在 20 世紀技術的世界裏,馬斯克的到來就像一道綠色閃電。他改變了能源和交通現狀,證明了一個更環保的未來是可能的,比任何人之前想象的都要簡單。但馬斯克是否會被生活在 22 世紀或以後的人視爲一股環保力量,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人們很容易想象,小時候看漫畫的馬斯克長大後會變成什麽樣。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一個活生生的證據,證明了一個企業家在資本主義經濟中可以取得多大的成就,以及在純粹的意志力面前幾乎沒有什麽障礙。無論是發射火箭還是大規模生産平價電動汽車,馬斯克這位天才工程師都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馬斯克這位英雄企業家幾次站在破産的邊緣,但幾乎同樣多的時候,他要麽通過超凡的職業道德,要麽把最後數百萬美元投入到看似不可能的登月計劃中,其中許多項目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但讓我們明确一點 : 馬斯克并沒有拯救世界。考慮到能源經濟轉型所面臨的巨大挑戰,到目前爲止,他在綠色科技方面的成就仍隻起到了很小的作用。盡管馬斯克做出了貢獻,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化石燃料的開采和燃燒仍在加速進行。氣溫已經比 20 世紀的平均水平上升了大約 1 攝氏度,而且還在繼續上升。前所未有的風暴肆虐,世界各地的森林還在被燒毀。
當然,馬斯克大膽地做了以前沒有人做過的事情,而且有幾次他從失敗的深淵中奪取了勝利。但他與超人和鋼鐵俠的比較也就到此爲止了,畢竟超級英雄還可以扭曲現實,穿越時空,并使用魔法超越物理上的可能。而這些馬斯克都做不到。
也許正是我們,作爲一個社會,我們需要放棄任何超級英雄或技術創新改變氣候變化現狀的幻想。爲了解決人類面臨的危機,技術創新是必要的,但還不夠。個人和集體的選擇、政府政策和國際協議構成了拼圖的其他部分。
每個人都有缺點,不管他們多麽有創造力或遠見卓識。馬斯克也不例外。即使他是一個完美無瑕的超級英雄,我們也需要不止一個超人來實現綠色轉型。我們需要一個擁有更多超級英雄的宇宙。或者更好的是,整個人類物種都緻力于實現這個目标。(文 / 金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