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要與生活融爲一體,而不需要 " 拿起來 " 或者 " 戴臉上 "。
來源|多知網
作者 | 王上
圖片來源 |Ai Pin
11 月 9 日,由前蘋果員工創立的初創公司 Humane 推出了第一款産品 Ai Pin,它是一款獨立的設備,火柴盒大小,不需要連接手機等外部設備,且沒有屏幕,用語音、手勢及投影即可交互,可以說是穿戴在衣服上的 ChatGPT。
Humane 公司宣布,Ai Pin 自 11 月 16 日起在美國預售,整套價格爲 699 美元。
Humane 公司由前蘋果員工 Imran Chaudhri 和 Bethany Bongiorno 共同創立。Humane 獲得了 OpenAI 和微軟的投資。
Ai Pin 完全是爲人工智能設計的,Humane 公司表示:"Ai Pin 體現了我們的願景,即将人工智能融入日常生活,增強我們的能力,同時又不遮蔽我們的人性。我們很自豪地終于公布了我們和 Humane 團隊在過去四年中一直在努力的成果。對我們來說,Ai Pin 隻是一個開始。"
從設計理念上看,Humane 創造 Ai Pin 的目的是,讓硬件成爲感知世界的另一雙眼睛、另一個大腦,讓整個體驗是無屏的、無縫的、可感知的。就像 Chaudhri 在今年 6 月的 TED 演講中提到,The future will not be held in your hand, and it won't be on your face either(未來不會在你手中,不會在你臉上)。即 AI 要與生活融爲一體,而不需要 " 拿起來 " 或者 " 戴臉上 "。
01
重構交互設計
Ai Pin 重新定義了人類與 AI 的互動方式,它沒有喚醒詞,用戶可以直接對它說話,使用直觀的觸摸闆,拿起物體,使用手勢,或通過投影在手掌上的激光顯示進行交互。
在演示中,Chaudhri 伸出手掌舉至 Ai Pin 前,激光可以在手掌上投影出歌曲名字和控制界面。擺動手掌,就能切換按鈕;拇指和食指一捏,便是 " 确認 " 鍵,合攏手掌則會返回 " 主頁面 "。
Ai Pin 還可以在手掌中投影出提醒事項、時間、天氣、溫度等信息。
此外,在觸摸闆上可以通過觸摸、點擊、滑動等手勢來接聽電話、控制音量等,雙指點擊還可拍攝照片。
Ai Pin 包括人工智能驅動的光學識别和激光投影顯示器,旨在使 Ai Pin 能夠将智能手機界面和功能投射到任何表面上,Ai Pin 還集合了 GPT-4,運用了微軟的雲計算能力。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說:" 我們相信 AI 會放大人類地潛力,Humane 也認同這一願景。我們很自豪能夠與他們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并重新定義我們與技術以及世界的互動方式。"
02
戴在衣服上的 AI 個人助手
Ai Pin 可以爲用戶作外語翻譯,并通過計算機視覺識别食物來的營養。
在演示中,Chaudhri 手指觸碰一下用手 Ai Pin,聆聽同事對他的西班牙語。
很快,Ai Pin 自動将西班牙語翻譯成英語并說出來。
接下來,Chaudhri 抓起一把杏仁,手指觸碰 Ai Pin 并問 " 這些有多少蛋白質?"
Ai Pin 則回答 " 這些杏仁有 15 克蛋白質 "。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 Siri 和 Alexa 等語音助手,Ai Pin 更智能,它可以多輪對話,能從一個問題接到下一個問題,且不需要明确的上下文。它還能夠編輯聽寫消息中的單個單詞,而不是像其他系統那樣要求用戶從頭到尾重複文本來糾正錯誤。也就是說,Ai Pin 能真正高效地解決問題了。
AI Pin 不會一直錄音,它正面有一個 " 信任燈 ",當使用它拍照、啓用麥克風時燈會閃爍,以提示用戶它處于工作的狀态。
随着系統的更新,未來,Ai Pin 所解鎖的功能可能會更多。
03
誰是 AI 時代硬件消費品的未來?
在硬件方面,Ai Pin 看起來高端且精緻。
Ai Pin 搭載專用高通 AI 引擎的骁龍處理器,内置的攝像頭可拍攝 13 兆像素的照片,未來在系統進一步更新後,還可以拍攝視頻。這些照片或視頻可以在 Humane 的網絡應用程序上觀看。
Ai Pin 還有超音速揚聲器能産生氣泡聲,以保證音量和親近感。此外,Ai Pin 還可以通過藍牙與耳機配對。
一整套 Ai Pin 起價爲 699 美元,包括充電盒、磁吸電池、數據線等。Humane 公司還提到,用戶還可以選擇訂購每月 24 美元的電信服務,以享用無限通話、短信和數據。
AI 時代到底什麽樣的硬件消費品是終極形态?全球科技公司都在尋找答案。
蘋果公司做了混合現實頭顯設備 Vision Pro,而 Humane 公司則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Chaudhri 甚至直接說," 未來并不在你的臉上 ( the future is not on your face ) 。"
實際上,在國内也有類似的投影設備,但大部分是一個體積較大的硬件,比如放在桌面上的投影儀。Ai Pin 則更小巧,可穿戴,最關鍵的是以大模型 ( GPT-4 ) 驅動。
每一個新模式的終端出現後,都意味着内容需要在這個終端上進行 " 二次創作 "。不管是頭顯産品,還是投影類産品,都在重構交互體驗。
對于教育場景而言,用戶的使用軌迹是複雜且多維的,比如大量書寫、高頻次的互動等等,怎樣做好内容的 " 二次創作 ",讓好内容可以借助新硬件帶來更好的體驗,将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不論如何,Ai Pin 打開了想象空間,它會是未來殺手級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