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1 日,華爲發布 2023 年上半年經營業績,數據顯示,期間公司實現銷售收入 3109 億元,同比增長 3.1%,淨利潤率 15%。其中,ICT 基礎設施業務收入爲 1672 億元,終端業務收入爲 1035 億元,雲計算業務收入爲 241 億元,數字能源業務收入爲 242 億元,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收入爲 10 億元。
手機産品略有複蘇
針對上半年的經營業績,華爲輪值董事長孟晚舟用 " 穩健 " 二字形容,她表示:"2023 年上半年,ICT 基礎設施業務保持穩健,終端收入實現增長,數字能源和雲業務實現良好增長,智能汽車增量部件競争力持續提升。"
本次公布的數據中,華爲終端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2.17% 值得關注,雖然增幅有限,但止住了此前的下滑趨勢,雖然華爲并未披露手機産品銷量,不過據 IDC 統計顯示,今年二季度,華爲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76.1%,在所有廠商中增速最快,并以 13% 的市場份額與小米并列第五,份額比去年同期提升 5.7 個百分點。
由于外部制裁等因素影響,華爲手機近年來發展得頗爲坎坷,不過今年 3 月,華爲消費者 BG COO 何剛曾表示:華爲終端這幾年克服了很多困難。随着各項供應恢複穩定,華爲産品發布的節奏也回歸正常。
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談到,雖然華爲手機在 5G 方面落後同業,但從近期發布的 P60 等多款産品看,華爲依然能夠通過自研創新,瞄準細分需求,爲自己赢得成長空間,例如 P60 深耕的自研可變光圈設計,便是在拍照、攝像方面的重要提升,一定程度上順應了圖片、短視頻時代的用戶需求。
如何開辟新增長點
似乎對華爲而言,穩健并不是目标,開辟新的增長點才是關鍵,從如今财報來看,雲計算、數字能源、智能汽車依然是其下一步發展的重要方向。
市場空間和需求引領了華爲發展方向,例如華爲數字能源業務,主要面向數據中心、無線基站、光伏基建等提供逆變器等軟硬件設備。據華爲研判,在如今席卷全球的 " 碳中和 " 浪潮下,各行業企業對于綠色、低碳、節能的需求與日俱增,預計華爲 2027 年可參與的市場空間将達到萬億美元。
不過其新興業務在發展中也難免波折,以智能汽車業務爲例,華爲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汽車在去年 10 月達到了月銷量 1.2 萬輛的頂峰。但今年 1 月問界汽車銷量出現斷崖式下跌,2、3 月銷量一度低于 3000 輛。6 月,問界整體銷量恢複到 7021 輛,不過還未恢複到去年的高點。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餘承東表示,過去一年多,華爲踏入了全新的領域,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也因爲經驗不足和閱曆不夠,走了一些彎路。
業内專家指出,華爲所需要的穩健,并不指在每一條賽道都走得平平安安,在外部摩擦與同業競争多重壓力下,華爲内部一直調整着各闆塊的資源比重,力求保障新興業務發展活力的同時,實現整體穩健增長。
北京達睿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通信專家馬繼華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華爲已經熟悉在新的業務環境下生存,适應了新常态,成功完成了活下來的任務,同時,也 " 被迫 " 進行了企業轉型發展,新的戰略布局也已經成型。從數據看,收入和利潤趨于穩定,業務結構正在實現再平衡,新的增長點也開始成型。危機也是機遇,有時候反而會成爲順勢而爲的機會。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王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