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強調,每個人應該都能體會到,我們在娛樂産品尤其是影視劇上的觀感是越來越割裂了。
顯而易見的是社交平台上每分每秒都在發生的争吵甚至謾罵,不太容易察覺的是三次元親友也越來越難以就影視劇看法達成共識。
審美差異,從來不是什麽新鮮的話題。
但我今天要聊的,并不是基于審美差異的分歧,而是新時代新情況。是消費場景和媒介的變化,如何客觀造成了娛樂受衆的割裂感受。
很多時候,你、我、她,我們看的,真的不是同一部影視劇呢。
1
觀賞場景變化
你用什麽設備看劇?
電視?iPad?電腦屏幕?手機?投影儀?
你在什麽場景下看劇?
是端坐客廳看着電視?是通勤塞着耳機看手機?是躺在床上舉着 ipad?是放着聽聲音手頭做着其他事情?是對着投影有一搭沒一搭?還是一邊和朋友聊天一邊最小化 app 屏幕?
我的日常觀劇場景,窩在椅子上看投影
影視劇在你的視線裏到底占多大?是 100 寸投影?是 60 餘寸電視?是十餘寸 iPad 屏幕?還是手機的方寸屏幕?甚至是手機方寸屏幕裏的一小部分?
很多人是這樣用手機看劇的
那麽,在這些不同場景下觀看同一部影視劇,會得到相同的感受嗎?
一部情節離譜、表演浮誇的劇集,認真觀看的觀衆大抵滿腹槽點,恨不得打開所有常用社交平台怒罵八百條。
可手頭做着别的事有一搭沒一搭觀看的觀衆,很可能因爲它台詞足夠多足夠密足夠熱鬧,【聽】起來相當不錯。至于表演浮誇?人家視線壓根沒在屏幕上,隻有大喊大叫大哭大鬧時才牽扯注意力看一眼,沒準就覺得青筋爆出的演法演技炸裂呢。
那麽,當這兩類觀衆在社交平台相遇,共同探讨這部劇時,不發生争吵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再舉個例子。演員 A 台詞很差基本棒讀,唯一優點是吐字清晰,演員 B 台詞足夠生活化足夠貼場景但語速很快,有時吞音。誰的台詞更好?
地鐵通勤塞着隔音耳機的觀衆與手頭做事 " 聽 " 劇的觀衆大約會支持吐字清晰派。
安靜場景裏大屏幕端看且字幕清晰可見的觀衆很可能支持生活派。
當前者在社交平台誇吐字清晰派台詞功底好的時候,後者能忍得住不去反駁?
可是她們的看劇基礎,從一開始就不一樣。
越是信息密度高且擅長用鏡頭(而不是台詞)叙事的劇集,越挑觀看場景。
聽劇的人很難欣賞《繁城之下》,邊聊天邊最小化屏幕看《顯微鏡下的大明》很難堅持下去,這類劇在不認真觀劇的觀衆那裏很容易得到 " 故弄玄虛 " 的評價,因爲信息的傳遞在她們的觀劇場景下是失效的。
電影因爲觀看模式的固定化,要好很多。但随着智能手機的普及,在不太講究的影院裏,觀衆的割裂也越來越明顯。
有人電影院裏看五分鍾就掏出手機刷短視頻,這樣的觀衆、ta 身邊被 ta 手機屏幕和聲音影響的觀衆,和在安靜無聲的影廳裏沉浸觀看的觀衆,大家看的是同一部電影嗎?
網圖 侵删
等到電影下了院線上了流媒體平台,電影就被拉到與劇集同樣多樣化的觀看場景裏,徹底分衆。
流媒體上,院線與網大混雜
這就是爲什麽電影上流媒體後豆瓣分多半會降。
這也是爲什麽陳思誠不顧邏輯一手拆懸疑門檻一手瘋狂反轉的操作能在電影市場屢戰屢勝。
2
看劇的速率
你還原速看劇嗎?
三四年前,倍速看劇被廣泛認爲有點滑稽不合理。然而僅僅幾年後,各平台倍速功能都已經從二倍拓展到三倍,敢爲天下先的優酷甚至出了四倍速。
功能的不斷拓展是爲了滿足用戶的需求,如今,喜歡用流媒體看劇的觀衆群體裏,高倍速觀劇已經逐漸成爲主流,不倍速觀劇的可能越來越少數派了。
一部正常速度觀看時會覺得拖沓的影視劇,高倍速觀看可能就剛剛好。
社交平台上正常觀劇的觀衆吐槽垃圾注水劇,高倍速觀衆就不開心了:哪裏注水了明明很緊湊啊?
而真正高信息密度的劇,反而會令高倍速觀劇的觀衆非常不适應甚至直接棄劇。
當她們在社交平台吐槽這類劇雲裏霧裏情節前後搭不上時,認真觀劇的觀衆就納了悶:明明劇情都有交待啊,你到底看沒看啊?
這不吵起來才怪。
對演技的評價也是如此。1.25 倍速已經能改變觀衆對演員表情的觀感,改變演員聲音的質感,更改變演員台詞的節奏感,更何況 1.5x、1.75×、2×、3×……
演員演技浮誇?對不起,高倍速下哪個演員看起來都不太正常,大家都浮誇。
而呆如木雞型演員反而能在高倍速播放下活過來了,堪稱醫學科技出奇迹。
所以當你吐槽 "xxx 演得也太誇張 " 的時候,高倍速觀衆必然沒有同樣的感受;當大家探讨某位簡直木頭成精時,高倍速觀衆沒準替 ta 叫屈:這不演得挺好?
這也是我雖然每周試毒任務繁重但也從不高倍速觀看的原因,它會嚴重影響我對劇情、對演技、對制作水平的判斷。倍速與否,會令我的結論有天壤之别。
而這樣的高倍速觀看習慣一旦養成,也會反過來影響内容創作。
一開始是國産劇注水,觀衆憤而高倍速觀看;後來,就是觀衆都高倍速觀看了,注點水又怎麽了呢?
最要命的是,觀衆都高倍速觀看了,劇做那麽認真信息密度那麽紮實,不是給瞎子抛媚眼?
惡性循環了。
3
你還看正片嗎?
甭管如何看片,高倍速觀看還是有一搭沒一搭刷手機看,肯打開正片一集集觀看的觀衆,已經是主創團隊願意跪下來磕頭感謝的好觀衆了。
這年頭,誰家好人還看正片啊
抖音刷刷短視頻,就可以宣布這部劇我追過了,這部電影我看過了,就可以自信地與所有人讨論劇情了。
高潮情節點我在短視頻平台都刷到過,肯定沒漏下什麽精彩内容,我說合理就合理,我說不合理就不合理,什麽前面的情節内容的鋪墊,我沒看過就不做數。
人物關系我了解得比認真看劇的還清晰,因爲有專門的解說喂到嘴裏,你說不是那說了不算,我說是就是。
演技水平,我也可以指點江山。反正短視頻配花字都已經深深植入我的認知裏,頑固構成我對演技的看法,我就可以自信地與所有人 battle。看過正片了不起?我還看過花絮呢!
花字引導下,狗的演技都能炸裂
上一部分沒提到的是,雖然電影目前還不能在電影院裏高倍速觀看,但沒關系,咱們内娛有自己的小美和小帥,全平台到處都是五分鍾看完一部電影,保你看完後對情節如數家珍,看誰敢說大家看的不是同一部片。
什麽鏡頭語言情節鋪墊人物細節演員演技,我知道了情節我就知道了一切,就有自信與人探讨,就可以指點江山激昂文字唾沫星子噴到屏幕上。
當影視劇想要表達的内容、想要塑造的角色、想要傳遞的對世界的認知、想要表達的情緒,通通被拍扁成幾段帶花字的蓋棺定論的 cut 廣爲傳播時,表達者的宿命就不是被誤解,而是被肢解。
當越來越多的觀衆短視頻觀劇、看電影,聽解說拆解劇情、分析演技,彼此認知基礎的天差地别,不僅在于【你看了正片】而【我看了解說】,還很可能在于【你看了這個 up 的解說】而【我看了那個 up 的解說】。
這能聊到一塊去?
而大量所謂的經典,到底是主創作出了經典,還是二創創出了經典,誰又能說得清呢?
孟彥臣走紅,是靠《煙火》裏魏大勳的表演還是靠二創精彩紛呈的混剪?《周生如故》成就白鹿演技高光,是靠劇情、演員的演技還是二創平台一天 800 條的跳城牆?
很難分清。
4
看影視劇爲了什麽
你爲了什麽看影視劇?
除了專業人士,答案肯定大抵是:爲了消遣。
可是你對消遣的定義又是什麽?這就很難統一答案了。
有的人會覺得,消遣就是要徹底不用腦子。讓我獲得短暫的放空的舒适,沒有任何壓力,不需要任何成果,能讓我笑當然最好,但也不需要太多情緒的大起伏。
這樣的人,在把影視劇當消遣時,其需求必然是:簡單易懂到喂到嘴邊,夠爽夠輕松别太複雜,少給我制造焦慮别讓我聯系現實。
這不就是當下内娛偶像劇的模闆?
但另一些人會覺得,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愛好也是消遣。能讓我在全身心投入裏得到滿足與快樂,體會情緒的大起大落,獲得日常生活與工作中難以得到的另類體驗。
這樣的人,在打開影視劇時,需求必然是:主創能爲我構建一個能讓我沉浸其中的可信的世界,我能在這個世界裏短暫體會另樣人生,與角色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跌宕起伏,或者故事能讓我産生強探究欲,能令我欲罷不能地尋找細節去驗證猜想和感受。
這兩類觀衆,又能有多大幾率,會對同一部影視劇做出同頻的評價呢?
春節檔的《滿江紅》和《流浪地球 2》之争,抛開那些上綱上線的指責與謾罵,其實本質上就是在滿足着不同類型的受衆而已。
當這樣的作品形成強競争态勢時,,我們也都見識到了。
把消遣目的再細分下去,結論也同樣成立。
這些全身心投入才能得到消遣樂趣的觀衆裏,把嗑 CP 當成最大需求的,和劇情必須合理不然無法相信的,難道不會吵起來?
以此類推。
建立共識的難度,大家感受到了嗎?
消費場景、媒介與消費心态的差異,讓觀衆對同一部影視劇的觀感千差萬别。
雪上加霜的是,社交網絡裏陌生人對話的特性,掩蓋了發言背後所有起着決定性作用的差異。我們很難意識到,與我們意見相左的發言,到底基于怎樣的客觀基礎與主觀需求。
battle 了三百回合,彼此罵出真火,甚至親切問候了對方的親朋好友,結果一個是被窩偷偷手機倍速觀劇的小學生,另一個是認真點評專業戲份不合理甚至暫停看細節的同專業大學生。
這種溝通,分明無效,甚至可能有害。
每個人都牢牢站在自己的世界裏,無法也并不想了解别人的觀點和理由。而作惡的大數據又用信息繭房令每個人的世界愈發固化、視野愈發狹窄,潛移默化地培養着每個人的狂妄與自負,讓對話既無客觀基礎,也無主觀能動性。
這一切有解嗎?當我們已經快進到骨子裏根本容不得相左的看法與異見?
就當我僅僅在說影視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