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行業資訊,第一時間送達!
投稿 /爆料 :[email protected] @飛靈汽車
- 作者:蘭語文 來源:飛靈汽車 -
從這位博主發布的照片可以看到,他的食指和中指的關節附近出現了明顯的淤青和較深的下凹,有明顯的按壓痕迹。對此許多網友表示 " 同情 ",并提醒其他人 " 電吸門都是沒有防夾的,因爲設計的效果就是要克服阻力去關門(門鎖機構都是有阻力的),如果有防夾那就永遠關不上門了 "。
5 月 11 日,理想汽車 CEO 李想對此進行了回應:防夾和電吸确實是沖突的,不過,我們可以爲電吸門增加一個開關!李想還補充道 " 開關功能可以自由選擇哪些門。"
5 月 12 日,哪吒汽車 CEO 張勇發文稱:電吸門,就是個無用腦殘的設計。出門基本不動手的人才用,比如 74 歲的查理三世。張勇還進一步解釋道:家裏有小孩子的,要特别注意,夾手很疼的。
合理 OR 腦殘?
顯然,兩個企業的 CEO 對于電吸門的看法呈兩極對立。
電吸門這個配置過去其實主要出現在一些高端豪華車上,如奔馳邁巴赫 S560、奧迪 Q7、寶馬 7 系等車型。電吸門在輕推車門到車身(6-9 mm 的間隙)時,車門會自動吸合直到完全關閉,過程十分輕微而安靜。徹底告别關門時用力 " 甩門 " 砰砰噪音,也減少了因關門過輕帶來的安全隐患,可謂優雅與實用并行,也因此,電吸門成爲了象征高端豪華的一項配置。
在汽車行業越來越卷的當下,電吸門已經可以改裝到很多車型上,尤其是在中高端的新能源汽車上,電吸門配置變得越來越常見,其中理想 L7、蔚來 ET5、智己 L7 等不少 30 萬元級别的車便是典型。
對于這次理想 L7 車主電吸門夾手事件,理想汽車 CEO 李想也進行了積極回應,并提出相應解決辦法——爲電吸門增加一個開關。對于該功能是否存在缺陷,李想态度也十分明确:" 你非要把手放在你家門框上,你朋友用力關門也會夾手,這算設計缺陷嗎?被非電吸門關門夾手的概率比電吸門夾手的概率高 100 倍都不止。" 這也側面表明了他對電吸門合理性的認同。
然而另一邊,哪吒汽車 CEO 張勇卻給出了硬核吐槽,稱電吸門是 " 無用的腦殘設計 " (請大家把 " 敢說 " 打在公屏上)。實用派車主紛紛站隊張勇,認爲現在很多帶有噱頭意味的 " 黑科技 " 并不安全和實用。
夾手也是成本問題?
将原本隻在高端車型上提供的配置逐漸引入到中低端車型上,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爲了某些企業的賣點以及市場的趨勢,總會有人爲其買單,也總會有人提出質疑的聲音。
而對于此次電吸門事件,支持派的聲音認爲," 我覺得安全方面的功能可以多一點,智能一點,未必是壞事 ",這項配置極大地提升了消費者的體驗,可以使更多人受益于科技的發展。尤其是有小寶寶的車主,他們認爲電吸門一個很大的用處就是有人下車可以不影響車裏睡覺的嬰兒。新生嬰兒睡眠比較淺,而電吸門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許多高級配置,如倒車雷達、盲點監測系統、自動緊急制動等,可以大大提高駕駛的安全性。将這些配置下放到更多的車型中,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保護駕乘人員的安全。他們認爲,電吸門的邏輯同樣如此。
對于反對的聲音,支持的一方表示:" 新勢力都是被拿着放大鏡挑毛病 "。
相比支持派,反對派的大旗似乎搖得更加猛烈。
" 設計上要從産品安全上考慮,安全第一位,功能第二位 "" 科技的發展成了行業互卷的噱頭 " " 說實話,這東西對家用豪華大車來說有點雞肋,取消得了 "" 電吸門就是一個噱頭,使用場景有限,安全隐患大于其提供的價值 "" 我還蠻喜歡以前老式門把手,可能因爲習慣了 "。當然也有人打趣道:" 竟品有了這個功能,你就不能沒有 "。
除了已經出現的沒有防夾功能,可能導緻身體夾傷之外,電吸門的安裝成本和維修成本也非常昂貴,而且耐用性差。此外,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車輛發生事故或發生電力故障時,電吸門的功能可能會受到影響,導緻乘客在緊急情況下無法快速打開車門。
電吸門能否做到防夾
目前,市場上配備電吸門的汽車幾乎都是沒有防夾功能的。而要做到防夾,有兩個思路。一是探測到阻力就停止,比如門縫中有一根手指,探測到阻力就立即停止。但這個方式可行性不大,因爲手指太細,門的吸合力太大。
其二是改變二級鎖的力度,二級鎖的驅動力是 60 公斤,雖然現在可以降低到 20 公斤,但是關門的效果不好。
當然,除了從機械上改進,有業内人士表示,傳感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并且傳感器的應用已經很多了,但是爲什麽電吸門不加?無非還是成本的問題。
話又說回來,電吸門夾手其實也不是新鮮事了,但對于一個自帶流量的汽車新勢力,其車主被夾手指,自然會引爆話題。而對于電吸門确實存在的缺點,你怎麽看?
行業新聞跟蹤,技術熱點解讀,精準招聘服務
投稿 /爆料 :[email protected] @飛靈汽車
下拉【寫下你的留言】,讓評論來的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