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奇怪,一部老片《一九四二》火了。
十年前,《一九四二》在 2012 年的 11 月底上映後遭遇了一片差評,開分後評分低至 6.1 分。
那年賀歲檔一片腥風血雨,前有《2012》《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同期有陸川的《王的盛宴》,後面還有《泰囧》《十二生肖》全面夾擊。
當年,觀衆的憤怒完全可以理解,李安的《少年派》上映七天後就再沒有 IMAX 廳的場次,你選了有 IMAX 場的《一九四二》,并為此花了 70 塊錢,結果燈光暗下來,講的是河南饑荒的慘痛曆史,看完直叫人心裡郁悶,嘴裡發苦。說實話,換我我也生氣。 有人單純為《少年派》不服打了差評,有人揶揄說:" 小剛放棄吧,你做不成大師。",還有人批評:" 馮導,不要拍大片了,啥時候能回歸群衆呢?" 馮小剛對質疑他的觀衆喊話:" 太平紳士和諧淑女慎入。"
十年過去了,這部片子的口碑反轉,從 6.1 升到 8.1,也成了馮小剛個人生涯中排名第三的佳作。 今天桃就帶大家回顧一下這部被導演貼牌 " 慎入 " 的《一九四二》。
這部《一九四二》改編自作家劉震雲的調查體小說《溫故一九四二》,講的是 1942 年河南的旱災導緻的大饑荒。這場災難導緻三百萬人死亡,一千萬人流離失所。
電影的第一個畫面,是一片荒蕪的河南大地,土坡上就幾棵稀稀拉拉的大樹,一個河南口音渾厚的中年男聲說道(聽着像原作者劉震雲老師獻聲):1942 年冬至 1944 年春,因為一場旱災,我的故鄉河南,發生了吃的問題。與此同時,世界上還發生着這樣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丘吉爾感冒。 " 吃的問題 " ——這個詞聽上去可大可小,可在後面幾件國際大事面前,卻顯得無足輕重。 電影由此正式拉開序幕,叙事線按參與人的身份分成三條,分别是災民、媒體和官員,其中災民是主線。 咱們先從官員這條線說起。這條線展示了河南的饑荒是如何從天災變為人禍的。 大災之年,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走馬上任,上頭讓他為抗日籌措軍糧,軍頭說等着糧草跟日軍打仗,下面的官員則以為他是來赈災。他夾在中間,很是尴尬。
這條線最精彩的戲莫過于李培基第一次面見蔣委員長,這場戲發生在電影的第三十三分鐘,把電影的第一幕推向了高潮。蔣委員長先給李培基剝了個雞蛋。這雞蛋應該是挺燙手的,可李培基不敢不接。
接着,蔣開始聽開始聽秘書彙報工作,秘書噼裡啪啦一陣輸出,又是打仗又是外交,每件事都比河南的旱災更重,一下子把來求助的李培基給噎住了。
李培基的白粥吃得很不是滋味,臨走前,蔣介石拍了拍李培基的肩膀,說:" 知道河南遇到了旱災,嚴重嗎?" 李培基苦笑着說:" 沒事,能夠克服。"
上面的隐形施壓,讓李培基有苦說不出,一切的一切都像在對他說:你要懂得識大局。 國民政府可以選擇,卻沒有選擇及時救民衆于水火。 國民政府心中的大局,是國際政治關系,是戰争形勢,人民群衆的死活是放在最後一位的。 第二條線是記者,這是良心未泯的一群人。《大公報》報道河南災情被責令停刊,美國記者白修德深入河南撰寫旱災報道。
一路上,他的驢子被偷,相機也差點被人搶了。他回到重慶找蔣說明情況,蔣還回應:災情是有,可沒有你說的那麼嚴重。
直到白修德擺出狗吃人的照片,并且在《時代周刊》上發專文,迫于即将到來的國際壓力,蔣才開始決定救災。
災民這條線最詳細,他們是亂世當中根本沒得選的一群人,他們身在局中,是砧闆上的魚肉。 天災、政府、戰争,每一個都像刀子,要從他們身上剜下幾塊肉來。 财主老東家一家不堪搶劫,決定逃荒。路上,一家人從有米吃變成吃柴火,槍沒了,錢沒了,闆車沒了,人也沒了。
逃難前,逃難後
老東家的母親、兒媳、長工栓柱和佃農瞎鹿,一人被日軍炸死,一人被日軍羞辱緻死,一人餓死,一人失蹤。 幾人的結局就如書中所說:不逃是個死,逃了也是個死,區别在于死在故鄉還是客死他鄉。 女人們的命運不知該說幸運還是不幸:老東家的女兒星星被賣到妓院,好歹能吃上飽飯了;沒被妓院挑中的花枝被賣牛的收了,換來四升小米。
老東家一行人逃到洛陽,但洛陽并不開門放難民進城。洛陽城大年三十放煙花,老東家一雙兒女都離開了他,在他的主持下,長工栓柱借着煙花娶了丈夫走失的花枝。 之後,花枝為了換一些小米留給孩子,自願被賣牛的帶走,走前對栓柱說:我的棉褲囫囵(完整)一點,咱倆換一下吧!
同樣是在金黃的草地裡,這脫褲子換褲子的一幕卻讓人别樣心酸,逃難路上家财盡散,就連棉衣棉褲也破了洞。 最後一幕,老東家在路邊撿了一個親人都死了的小女孩,兩人向河南的大山中走去,河南口音的男聲再次響起:十五年後,這個小姑娘成了我娘。自打我記事起,就沒有見她流過淚,也不吃肉。
影片在字幕中結束,公元一九四二年,大旱,一千多萬人流離失所,三百萬人餓死。
片尾曲是姚貝娜演唱的《生命的河》,非常好聽,為影片沉重的結尾添上一抹充滿希望的顔色。
當年的觀衆走出電影院時,想必是非常憤怒的。
這種憤怒是姚貝娜的主題曲無法撫慰的:在賀歲檔的某個夜晚,花了 70 塊錢買了張 IMAX 票,結果看的是曆史片,苦的不行,從頭到尾隻有慘慘慘,心情比過年看了《四海》還差(女主全家都去世了),很難不罵一聲晦氣。 當年,觀衆對電影的差評,很多是出于電影自身的硬傷。 院線用 IMAX 大屏放電影,拉高了票價也拉高了觀衆的期待,但影片色調極其單調,内容苦悶,明星陣容豪華但很難達到觀衆們對 " 賀歲檔大片 " 的期望。 電影三個角度穿插叙事,出場人物衆多,除了三條叙事主線,還穿插了意義不太明确的宗教線、廚子輔線等内容,第一次看的時候很容易感到混亂。
在電影上映之前宣傳的兩位影帝,出場不超過二十分鐘。遭了饑荒的主角們,本來應該演出疲态和饑苦相,可他們臉上的蘋果肌依然飽滿。
還有一部分觀衆指出,影片的曆史觀不完整,對于旱災的前因 " 旱災、蝗害、黃河改道 " 幾乎隻字未提。 電影還有很多史實上的錯誤,有媒體撰寫專文《戳破 < 一九四二 > 裡的僞曆史》,裡面提到:《大公報》并不是因為報道河南災情而被停刊,國民政府在白修德報道前就已經有救災行動,對當時的河南省主席李培基有美化嫌疑,日軍給災民分發救濟糧的情節也不準确。
更多差評,則來自電影之外。 有針對馮小剛個人的,也有針對電影排片的。 當時,華誼和 IMAX 簽下了排他協議,得知跟《少年派》撞檔期之後,留出了七天的窗口期。 很多人為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隻能上七天 IMAX 鳴不平,在豆瓣《一九四二》的條目中,還有 " 還我少年派 " 的 tag,還有人說:" 李安和馮小剛之間隔了 180 個陸川。"
導演個人身上的輿論争議也不容忽視,馮導 " 小鋼炮 " 罵觀衆的戰鬥力在那一年特别強。 2012 年初,趙文卓與甄子丹的罵戰點燃了半個娛樂圈,火都燒到了舒淇頭上——當時舒淇站甄子丹,被罵到不得不清空所有微博。
馮小剛為舒淇鳴不平,說 " 辱罵她的人,罵你們是畜生都污辱畜生了 "。
馮小剛被天涯網友戲稱是 " 護舒寶 ",據說現在大家常看見的 " 精選評論 " 功能也是因這件事開發的。 面對觀衆質疑《一九四二》有 " 宣傳中國人人性之惡 " 的嫌疑時,他回應道:" 你們别看我電影,你要看我覺得是髒了我的電影。" 十年過去了,這部片子已經實現口碑逆轉,馮小剛想讓更多人了解記住那段曆史的初心也早已達到,桃還找到一些曆史細節,跟大家一起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電影的曆史觀并不完整,但許多情節都是真實的,台詞是照搬當時真人所說。 有人賣兒賣女,有人為了逃荒趕火車爬到火車頂上,從火車上摔下緻使殘疾的事時有發生。 開頭李培基面見當時第一司令蔣鼎文要求減免籌措軍糧時,蔣鼎文的說辭是:" 如果農民餓死了,地還是中國的;如果當兵的餓死了,地就成日本人的了。" 這段台詞來自當時的官員口述,後面換棉褲的 " 我的棉褲囫囵一點 " 也有真實依據的。 現實當中的 1942 年,比電影中還要殘酷。 首先是饑荒發生的背景。黃河改道,很多良田受災,加上打仗征兵,河南省青壯年大多參軍,勞動人口銳減,再加上大旱遇蝗災,交通不方便,糧食想運都運不進來。 鐵路系統幾乎都掌握在日本人手裡," 河南境内其他所有的路都被中國人自己切得支離破碎,以防止日本人前進 "。 這樣的大災之年,政府卻沒有減少糧食稅,因為大旱收成銳減,很多農民需要賣家具、賣牛羊補上稅款。
當地掌握實權的湯恩伯手下的軍隊紀律敗壞,正事不幹,但搜刮民脂民膏是好手,日軍打進來的時候,他們還在籃球場裡打籃球。
他們吃喝仰賴農民,就連動物也不給他們留下。農民飼養的雞、鴨、豬、羊多被掠走,搶走一隻母雞還要帶走 20 顆雞蛋。 這樣嚴苛的稅款制度,供養官員和軍隊過着極為優渥舒适的生活。 當時,官員招待白修德和另一位外國記者時,飯菜是:辣藕片、胡椒雞、荸荠炒牛肉、豆腐和魚,還有兩個湯,主食有春卷、熱的蒸馍、米飯和三個霜糖餅。 這種規格,就算是财主家,在災年也是想都不敢想的。 地方官員每人每天配額 4 磅半糧食,當兵的是每人每天 2 磅,桌上有肉和新鮮蔬菜,倉庫裡更是堆着吃不完的糧食。 這些吃不完的糧食被賣往黑市中飽私囊,清廉的官員和教會從黑市上買來再發給災民。 災民們真正等到政府救濟糧的時候已經是近半年後,這份救濟糧不是免費的,每人幾乎隻能分到 1 磅。 沒有人救濟的這些日子,農民和地主吃什麼呢? 在交完糧食稅後一無所有的他們隻能吃自己耕地的牲口,吃花生殼、泥土、石頭粉和垃圾,吃剛長出來的新麥和一種叫 " 黴花 " 的毒草——豬吃了都四肢麻痹,它會讓人臉部浮腫、發麻,鼻孔和眼角發黑。
很多人因為吃了不能吃的東西,患上腸道梗阻。也有人在饑荒過後吃得太撐,腸胃脹裂而死。 吃的問題絕不是可大可小,劉震雲在書中提到,問自己姥娘餓死人的那一年,她卻說,餓死人的年頭多得很,到底指的是哪一年? 他還寫道,這些千千萬萬普通的中國百姓 …… 是最終的災難和成功的承受者和付出者。但曆史曆來與他們無緣,曆史隻漫步在富麗堂皇的大廳。 或許曆史無法記錄他們,但我們可以記得他們,記得這部《一九四二》,願曆史不再重演。 參考資料 宋緻新 《1942 河南大饑荒》 設計 / 視覺:壯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