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高考即将來臨。據教育部消息,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 1291 萬人,比去年增加 98 萬人,再創曆史新高。
這是實行新冠病毒感染疫情 " 乙類乙管 " 新形勢下的首次高考。近日,多地疾控部門相繼發出健康提示,呼籲廣大考生保持平常心。
例如,四川泸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6 月 1 日發文稱,不要一出現相關症狀就立刻認爲自己是 " 陽了 ",從而變得天天緊張兮兮的。要知道,其他因素也會導緻出現頭痛、流涕、咳嗽、咽幹等症狀,比如天氣變化引起的普通感冒等。據監測數據顯示,泸州市本輪疫情絕大多數中青年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主要以無症狀或輕症爲主,特别是 " 二陽 " 患者,多數僅表現爲上呼吸道症狀,病程也較短。對于病毒感染的風險,廣大考生與家長既不可無視,也不必過于擔心,應以平常心對待,不要給自己增添太多心理負擔。
另外,多地就考場佩戴口罩問題予以解答。
黑龍江雙鴨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示,考試過程中,除特殊情況外,考生自行決定是否佩戴口罩。
廣西柳州市招生考試院也稱,考生進入考場就座後可以自主決定是否佩戴口罩。但該院發出的通告亦提醒,考生要自備口罩,在進入考點、考場前自覺佩戴口罩。考試結束後,考生應立即佩戴口罩,聽從考點工作人員的安排有序離開考場,自覺保持人員間距,不得擁擠,不得在考點内滞留。
值得注意的是,6 月 2 日一大早,話題詞 # 專家稱不排除二陽後還會有三陽 # 沖上微博熱搜榜第一的位置。
據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栾榮生 5 月 14 日在 " 華西醫生 " 公号刊文中表示,根據國家現有監測數據來看,新冠陽性發生率隻有 1%-2%,其中大部分爲初次感染,僅有少數的人是二次感染," 二陽 " 率實際上很低。
栾榮生教授表示,不能排除反複發生 " 二陽 "" 三陽 " 等後續多次感染的情況,但是随着新冠毒株變異減少,毒株穩定以及毒性減弱,此前形成的抗體還是可以幫助降低感染的風險,并且之後即使再感染,症狀也會有所減輕,病程縮短。
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胡洋 5 月 30 日在其微信公号刊文表示,一般來說,新冠感染之後,患者的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都會降低,這本身會導緻身體的免疫力低下,這種低下有的時候身體能感受到,有時候感受不到,但感受不到不代表沒有影響,這也是這段時間很多人反複咽喉部不舒服的原因,新冠感染後免疫力低下其實會産生很多後遺症的問題。
另外,上一次感染當中出現嚴重肺炎的患者,如果後遺症狀沒有完全好,這一次再次感染後,仍有較大幾率再次發生肺炎的情況,而肺部的炎症在發展過程中即使能夠好轉,也有可能留下纖維化後遺症,這種情況對肺功能影響較大,任何威脅生命的疾病都是通過降低肺功能而對生存時間産生影響的。
據健康時報報道,最近多位有疼痛、發燒症狀的網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抗原檢測多次,結果一直是陰性。" 難道是抗原檢測不準了嗎?"
" 如果是新冠感染,不同的人抗原檢測呈現出陽性結果的速度存在差異,有的人快,有的人慢,一般來說經過 2~3 天會出現陽性的抗原檢測結果。" 胡洋介紹,臨床診療中發現,确實有不少患者一發熱就能檢測出來抗原陽性結果,但也有患者發熱兩三天後才測出來,這都是正常現象。
編輯|盧祥勇 易啓江
校對 |孫志成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VCG41N975123858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澎湃新聞、健康時報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