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半年車市沖量大戰結束之後,16 家車企一起簽署行業公約,共同維護良好的汽車市場秩序。
7 月 6 日,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第 13 屆中國汽車論壇上,一汽、東風、上汽、長安、北汽、廣汽、中國重汽、奇瑞、江淮、吉利、長城、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特斯拉等 16 家企業高層,現場聯合簽署《汽車行業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承諾書》(以下簡稱《承諾書》)。
一、堅持遵守行規行約,規範市場營銷活動,維護公平競争秩序,不以非正常價格擾亂市場公平競争秩序。
二、注重營銷宣傳方式方法,不誇大宣傳、不虛假宣傳,不爲吸引眼球、增加獲客而對消費者進行誤導性宣傳。
三、發揚質量爲先、品質爲本的工匠精神,以高質量産品,高品質服務,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穩增長強信心防風險等方面積極擔當,勇挑重擔,攜手爲國民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承諾書》最受關注的是第一點中提到的 " 不以非正常價格擾亂市場公平競争秩序 " 這一點。上半年的價格大戰對市場造成非常大的負面影響。爲了降庫存,汽車廠商付出了血的代價。
因此乘聯會發布的 2023 年月度分析報告中提到 " 部分車企在吐血賣車,壓力太大 ",這樣的話讓人震撼。
大咖前段時間統計過 10 多家國内上市車企的一季度财報,隻有比亞迪、長安汽車 2 家實現利潤增長,長城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等 6 家利潤出現下滑,其中長城汽車的淨利潤下滑幅度達到 89.3%。賽力斯、北汽藍谷、零跑汽車、衆泰汽車、海馬汽車等 5 家則出現虧損。可以看出,瘋狂降價令得利潤大幅度下滑。
相信大部分車企都希望價格能回歸正常狀态,盼望着友商 " 不以非正常價格擾亂市場公平競争秩序 "。
不過目前國内汽車市場已經嚴重内卷化,車市 " 降價大戰 " 升級爲 " 新車定價大戰 ",6、7 月上市的新車紛紛定出低價,新能源車企更是擺出了一副 " 要銷量不要利潤 " 的姿态。ET5 旅行版的起售價與轎車版相同,均爲 29.8 萬。而小鵬今年的戰略車型—— G6 五款車型的售價區間爲 20.99-27.69 萬元,這些價格不斷擊穿大家的心理預期。
此前蔚來董事長李斌曾調侃說,如果接下來每個月銷量還是 1 萬輛,就得和秦力洪找工作去了。這話背後的殘酷事實是:銷量上不去的車企,根本無法在競争激烈的市場存活。
大型汽車集團也在打銷量保衛戰。5 月 31 日,上汽集團舉行了 " 三年行動計劃軍令狀 " 簽約儀式。在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總裁王曉秋等領導的見證下,智己汽車 CEO 蔣峻,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飛凡汽車 CEO 吳冰,上汽集團總裁助理餘德等人在現場立下軍令狀,以确保上汽集團 4 月 18 日發布的 " 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 能順利進行。
在大家都像狼一樣搶食的市場,降價通常是 " 虎口奪食 " 的大殺器。一旦龍頭車企調低價格,其他企業很快就會跟風。因此《承諾書》對車企的約束非常有限。
大咖點評:
雖然大部分車企都希望價格能回歸正常狀态。但降不降價,幅度多大,這是由市場決定的,并非車企說了算。接下來車市還會有沖量大戰嗎?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汽車行業大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