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了專櫃,鑽石就開始貶值 " 這個話題近來頻繁 " 刷屏 "。據公開報道,過去 12 個月裏,壟斷天然鑽石供應的開采商戴比爾斯已經将其主流産品——用于制造婚戒的 2-4 克拉原鑽 ( 經過抛光後可切割成約爲原鑽一半大小的高品質鑽石 ) 價格下調 40%,僅 7 月份就降價超過 15%,跌至每克拉約 850 美元。
曾經 " 鑽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 的鑽石神話要破滅了嗎?背後的深層原因包括哪些?究竟是人工培育鑽石的沖擊,還是年輕人真的 " 不愛 " 了?
戴比爾斯公司表示,目前天然鑽石價格的疲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人造鑽石沖擊的結果,但更關鍵的因素在于宏觀經濟下通脹導緻的需求下滑,尤其是價格較低的訂婚戒指。
作爲毛坯鑽石市場的壟斷者,其财報上也可以看出這種變化。今年上半年,戴比爾斯利潤驟降 60% 以上至 3.47 億美元,8 月份更創下年内最低的銷售紀錄。
爲了應對需求疲軟和中遊庫存積壓,即便是具有壟斷地位的戴比爾斯也 " 坐不住 " 了。有消息透露,戴比爾斯允許看貨商将高達一半的毛坯鑽采購推遲到明年年初,這意味着,戴比爾斯将自己保留原石,而不讓看貨商自行購買和儲存。此舉相當于戴比爾斯将毛坯的庫存風險轉移到了自己身上。
事實上,不僅是國際上的鑽石價格有所波動。來自上海鑽石交易所 ( SDE ) 牽頭編制的上海鑽石價格指數 ( SDPI ) 顯示,從 2022 年 6 月份開始,中國鑽石消費市場價格變化趨勢也是一路震蕩下行。據悉,該指數以人民币計價,以 2021 年 7 月 1 日爲基點 100 點,目前除了 1.5 克拉以上的克拉品種,其他鑽石的價格指數已經全部跌破基點。
不僅是原鑽的價格,從鑽石的回收價格來看,也讓不少消費者認爲 " 鑽石出了專櫃就貶值 "。
在某社交媒體上,來自深圳的消費者小卡拉就表示,自己五年前購入的一克拉 G 色 VS 級别的某品牌鑽石高達 11 萬元,而到了今年 5 月份,小卡拉想要到網絡上回購鑽石的時候,才發現手中的鑽石回購價格不到 4 萬元。這讓小卡拉一時間難以接受,她算了一筆賬,如果 5 年前購入黃金,自己如今可能已經賺了将近一倍。
分析認爲,人工培育鑽石對于天然鑽石的沖擊以及需求疲憊,是近年來鑽石價格持續走跌的兩大根本原因。比起一克拉鑽石動辄需要 8 萬 -10 萬元的天然鑽石,由于近年來培育鑽石技術的成熟,1 克拉的培育鑽石的市場批發價格僅在 2000-3000 元之間,也讓其成爲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
有意思的是,面對競品的沖擊,戴比爾斯也在生産人造鑽石,旗下培育鑽石品牌 Lightbox,上市之時本以 " 愛、承諾、永遠不來自于實驗室 "" 戴比爾斯的培育鑽石是爲任何事情準備的,但不是爲婚姻準備 " 爲口号。可是,今年開始,Lightbox 也開始銷售訂婚戒指了。也有分析指出,從 2018 年開始,戴比爾斯故意以低于市場價的大幅折扣銷售自己生産的人造鑽石,希望通過進一步壓低人造鑽石的價格,給消費者制造一種 " 廉價 " 的印象,以将其與天然鑽石區分開。
但是,想要續寫 " 鑽石恒久遠 " 的神話,恐怕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