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三八婦女節,在每年的全國兩會上,女性相關話題總能引起代表委員的熱烈讨論。爲了更好地保障廣大婦女權益、促進女性發展,代表委員從各自的領域出發,帶來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
代表建議爲女員工占比高
的企業減稅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萬事利集體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屠紅燕共準備了六份建議,其中一份建議是改善女性就業創業環境、推動生育政策落地。
爲了緩解女性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屠紅燕建議通過政策支持、組織保障、環境打造爲女性營造良好創新就業環境,引導、鼓勵、扶持女性自主創業,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跨越式發展。
資料圖
一是落實政府财政稅收政策,解決生育成本分擔問題。
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企業在産期女性職工休假期間支付的工資、生育津貼、崗位空缺填補支出等相關費用,給予一定扣除。
設立 " 生育基金 ",完善生育保險制度。實行全民生育保險制度,對于雇傭女職工超過一定比例的企業,給予一定程度的稅費減免、财政補貼以及基金補貼等優惠。
強化女性在企業中的重要性。将女職工占比作爲一項榮譽評選标準,對女性用工較多企業在榮譽評比、企業上市等方面作爲加分考慮項。通過政府分擔企業聘用女職工的顯性和隐性成本,激勵企業多招女性職工,尤其是應屆女畢業生。
二是制定女性創業專項配套政策,拓寬融資渠道。
完善金融服務機制,減輕女性融資難度。爲女性創業小額貸款提供擔保,提高貸款額度,簡化貸款程序,并加大貼息力度,提升女性創業意願,減少女性貸款融資難度。
設立女性創業激勵金,鼓勵女大學生創業。聯合社會各界經濟組織、教育機構,特别是各地婦聯、女企協等優質的特色服務平台,成立女性創業發展的金融組織,吸引有經濟實力的組織爲女性創業提供資金支持。
開發創業就業數字平台,提供政策、創業、權益、法律全鏈護航。上線政策信息、金融服務、指導幫扶、線上培訓、崗位發布、就業對接等創業就業服務,精準幫扶就業困難女性,點對點主動推送政策咨詢、信息服務、風險評估以及融資渠道等服務,實現女性知曉政策,會用政策,用好政策。
三是建立女性就業創業專管部門,加深宣傳力度。
設立女性專管部門,傳播新型創業觀念。順應數字時代發展潮流,引導女性充分認識到數字經濟時代的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态、數字創業等跟傳統就業形式存在的不同,緊抓數字平台紅利,學習數字經濟靈活就業、創業的典型經驗、做法和成效。
加強女性榜樣表彰力度,學習榜樣精神。抓好新媒體、影視傳播等渠道,在數字時尚、科技安全等重點領域充分挖掘女性創業者和有科研貢獻的女性故事,增強女性群體榮譽感與獲得感,給予女性創業自信與勇氣。
出台對性别歧視的監管政策。嚴格監管和懲罰用人單位就業性别歧視行爲,暢通女性維權渠道,增強女性創業就業信心。
委員建議健全完善
就業性别歧視聯合約談機制
據北青網報道,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林怡帶來了關于采取積極措施鼓勵用人單位創造男女平等就業環境的提案。林怡建議,應通過落實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護法、完善生育假期用工成本合理分擔機制、落實男性育兒責任、對在創造男女平等就業環境方面表現突出的用人單位進行表彰等方式,推動創造男女平等就業環境。
林怡建議抓好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貫徹落實。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對消除就業性别歧視作了重點規定,明确了就業性别歧視情形、救濟渠道和法律責任。建議人社部及時修改《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配套法規政策,将就業性别歧視納入勞動保障監察範圍,指導各地加強對招聘、錄取、晉職、晉級、培訓、辭退等環節性别歧視行爲的監管。同時,健全完善就業性别歧視聯合約談機制,會同工會、婦聯對侵害婦女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的用人單位進行約談,糾正企業違法行爲,爲婦女公平就業創造良好環境。
委員建議女員工哺乳期
人性化工作制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商務局局長歐彥伶接受未來網采訪時表示," 建議探索建立靈活多樣的生育哺乳期(生育後一年内)人性化工作機制,切實保障女性職工的‘就業權’和‘生育權’。研究出台相關文件,允許女職工在生育哺乳期自由選擇以非全日制工作、遠程辦公等方式度過生育哺乳期,體現法律對女性生育的特别保護和人性關懷,從而實現社會、用人單位和女職工權益保護的多方共赢。"
代表建議放寬女性科技工作者
申報項目的年齡限制
據報道,全國人大代表、柳州工學院語言文化與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董月琳提出了關于放寬女性申報科技項目年齡限制的建議。她認爲,女性科技工作者完成本碩博學曆時,年齡大多在 30 歲至 33 歲。當前,随着女性在科技創新隊伍中的比例不斷攀升,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創新方面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然而,随着我國二胎、三胎生育政策的放開,女性科研人員在響應政策生育的同時,客觀上延誤了工作時間。在申報各類科研項目的過程中,40 周歲已經成爲衆多女性科技工作者跨不過的一道 " 坎 "。
爲此,董月琳建議,在各類項目研究、課題申請和人才項目中,适當放寬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年齡限制,切實幫助女性生育後重返科研陣地,莫讓年齡成爲發揮女性科技工作者科技創新力量的壁壘。同時,在各類學術組織、科學技術社會團體、學術委員會增加女性的比例,從各個層面激發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科創熱情,發揮出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創新中更大的作用。
代表發聲:要尊重 " 不婚 " 女性的選擇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衛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尊重 " 不婚 " 女性的選擇,對大齡單身女性要予以包容和關愛,而非歧視。羅衛紅說,随着中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女性地位前所未有地提高,不過,還需追求更多實質性的男女平等,包括爲女性營造更加友好的職場環境。
關于部分女性選擇不婚的态度,羅衛紅認爲,要對她們的選擇表示理解和尊重。" 當下,許多女性越來越獨立,她們有自己的事業追求和價值取向,她們可以憑借自身力量闖出一片天地,而不是必須依靠丈夫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當她們事業有成或者收入足夠養活自己的情況下,可能有些女性對家庭的需求、對男性的依附心理會淡化,因此選擇了不婚,這可能是社會高度發展的結果之一,我覺得這是可以理解的,要尊重她們的選擇。"
"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如果都選擇不婚,可能會導緻人口出生率下降、勞動力不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政府可以在尊重其意願的基礎上,适當做一些引導,或用政策去激勵,幫助其樹立婚姻家庭觀念。" 羅衛紅說。
羅衛紅也關注到,在職場中确實存在對女性的歧視現象。" 有的人純粹認爲女性不如男性,這種觀念應該摒棄。有的企業在招聘時發現對方是個育齡女性,擔心她将來生孩子影響工作就不招了,這種客觀上造成對女性的歧視,如果站在用人單位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也要多想辦法,去化解這種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