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謠言 " 再一次成爲了遙遙領先的預言。
11 月 25 日,長安汽車與華爲在深圳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華爲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及增量部件的研發、生産、銷售和服務。長安汽車及關聯方将有意投資該公司,并與華爲共同支持該公司的未來發展。
兩年前,大事君就說過 " 不造車的華爲反而更可怕 "。這句話,在華爲車 BU 新公司成立之後,再次得到了驗證。
不過,華爲的可怕不在于它将成爲誰的強勢競争對手,而在于,它給中國汽車産業格局即将帶來的全面性颠覆。可以說,華爲車 BU 的獨立,将徹底吹響 " 國字号 " 汽車集團大整合的号角。
01
爲自己,盤活車 BU
目前,華爲面向不同需求的車企提供 Tier 1 模式、Huawei Inside 模式、智選模式三種合作方式。其中車 BU 負責的 Huawei Inside 模式由于 " 靈魂歸屬 " 上的博弈,拓展一直不是很順利。
2023 年年初,廣汽埃安 AH8 項目終止引入華爲 HI 的聯合開發模式,轉由廣汽自主開發,2023 款極狐阿爾法 S 也取消了 HI 版車型,僅剩采用 HI 模式合作的阿維塔目前月銷未能突破 3000 輛。
财報數據顯示,2022 年華爲營收 6423 億元,其中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收入 20.77 億元,占比 0.3%;2023 年上半年,華爲營收 3109 億元,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收入爲 10 億元,占比還是 0.3%。汽車業務成了華爲唯一虧損的闆塊。
在 2019 年華爲車 BU 成立之初,華爲高層曾表示該部門 " 六年不設盈利目标 ",也就是說,2025 年會是車 BU 盈利的 deadline。
所以,從華爲自身的角度考慮,華爲把車 BU 的核心技術和資源注入新公司,爲的正是華爲盤活 " 不良資産 ",智選車業務仍将保留現狀。
看到長安汽車最先發布公告要入股華爲成立的新公司,多數人會下意識認爲,新公司就是華爲和長安的合資公司,長安将成新公司成立的最大赢家。
但是事實并沒有那麽簡單。
長安的官宣中明确說明:作爲服務于汽車産業的開放平台,新公司對現有戰略合作夥伴車企及有戰略價值的車企等投資者開放股權,成爲股權多元化的公司。
在 28 日的智界 S7 及華爲全場景發布會上,在餘承東也已經明确指出,華爲已向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發出股權開放邀請,并希望中國一汽集團加入。賽力斯已經明确表示," 公司正積極論證參與投資與合作的相關事宜 ",同時,有業内人士爆料,車 BU 業務拆分消息曝光後,一汽高層已經帶隊去了華爲。
在這之前,相信不少主機廠都和上汽一樣,擔心采用華爲的整包解決方案,會失去自己的靈魂;如今車 BU 新公司的成立,通過入股等模式與車企進行深度綁定,或多或少能打消主機廠對于 " 失去靈魂 " 顧慮,從而吸引更多車企選擇華爲技術。
這就意味着,長安和華爲并不是這家新公司的唯二股東。大約就在明後年,随着合資車企經營狀況的進一步下滑,爲了挽救自身弱勢的電動化和智能化,越來越多的國字号車企不可避免要加入到華爲建立這個國字号汽車集團的大聯盟。
02
爲大局,挽救國有車企
車 BU 獨立固然有華爲自身發展的考慮,但是往深一層思考,華爲車 BU 成立開放平台,可以說是帶着國家使命而來的。
許多業内業内人士都說過,未來 3-5 年會是中國汽車産業關鍵的洗牌階段。在電動化智能化的改革大潮之下,必然會有大量車企、大量落後産能面臨淘汰。而這些面臨淘汰的産能中也分爲可以淘汰和不好被淘汰的,其中不好淘汰的,正是那些老氣橫秋,吃着合資利潤轉型滞後的 " 國字号 " 大集團。
雖然這些國有車企沒有核心競争力,但是國資背景以及龐大的産業體系,注定了他們難以被淘汰,因爲這背後涉及到很多敏感的複雜的問題,普通民營車企想要實現對他們的整合是不現實的。
關鍵是他們也不可以被淘汰,一旦被淘汰,将牽涉成百上千萬人的就業問題,跟 30 年前那股下崗潮相似,這些在 " 國字号 " 的溫床中過了幾十年滋潤日子的群體,在新能源時代是很難再就業的。
所以,要挽救這些這些棘手的産能,既不能通過民營車企簡單粗暴的企業整合,同時還要有強大的能力去給這些 " 國字号 " 賦能。
要承擔起如此艱巨任務的,肩負着 " 民族使命 " 并且明确 " 不造車 " 的華爲,無疑是最佳人選。
華爲車 BU 新公司的成立,一方面可以爲弱勢的國有車企們提供底層的技術支持,尤其是在智能化的下半場,想要靠他們自己努力成功追上市場的節奏已然希望渺茫。
另一方面,華爲技術的加成,可以給予國有車企估值上豐富的想象空間。消息官宣後。長安汽車 A 股就已經從此前的 12 倍 PE,迅速被炒到 18 倍 PE。說時遲那時快,11 月 28 日一汽解放、長安汽車、北汽藍谷、江淮汽車、東風集團股份、賽力斯等相關标的集體大漲,長安汽車大漲超 9%,一汽解放直接漲停。
有了技術支持,有了市值想象,未來這些入股新公司的品牌,不排除會獲得華爲渠道的支持,屆時國字号們萎靡的自主品牌業務,煥發新生将不是夢。
所以說,華爲車 BU 的拆分,絕不隻是一家合資公司成立那麽簡單,而是要吹響 " 國字号 " 汽車集團大整合的号角。一場以華爲爲導向的中國車企大重整,正在拉開帷幕。
在這之前,坊間傳聞的整合方案是華爲汽車業務與長安全面整合,成立中國汽車集團,并基于此逐步把一汽,東風的自主品牌整合進去,這是帶有國家意志的方案。
但可能由于該方案過于激進,可能引發外資車企的反對和擔憂,另外華爲可能也不願完全放棄汽車業務,最終實現了目前我們看到的折中方案。雖然 " 大一統 " 的中國汽車集團難以實現,但是參考中國中車、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等組建大型國有集團案例,未來國有車企陣營整合三大央企的方向是高确定性的。
- END -
梁非凡
所有的人類
都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變成光。
2023.11.28
[ 什麽是智電時代的最優解,豐田 HEV 給你答案 ]
[ 66 元開 2 天?比租車還便宜!傳祺新能源 ES9 喊你來超級體驗啦! ]
[ 上汽大衆俞經民:" 剩者爲王 " 從來不是悲觀的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