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電商在線,作者 | 王嶄,編輯 | 斯問
"300 元代理費,我給你票源和‘代搶’支持,你賣多少憑自己本事,一單就回本。"
一位演唱會門票 " 代搶 " 給我們發來了招募代理的消息,随後表示," 今年演唱會這麽多,找‘代搶’搶票的也多,最近周傑倫的演唱會多火你知道了吧?這種熱門的票,你賣一單可能就回本了 "。
去年,衆多線上演唱會成爲了視頻号、抖音和快手等平台的引流法寶,貢獻了一場又一場現象級的演出。今年,随着線下各位明星演唱會的檔期落定,歌迷們也開始回歸線下,搶起了線下演唱會的門票。
最爲火爆的就是周傑倫演唱會。2 月 27 日,周傑倫演唱會太原站門票開售,相關售票平台一度陷入癱瘓,微博話題 # 周傑倫演唱會 # 總閱讀量達到了 21.7 億,500 元的看台票甚至漲到 2000 元以上。搶票難,更是成爲高頻關鍵詞。
需求之下,一群野生玩家聞風而動。貼吧、微博、小紅書、粉絲群和二手交易平台上,都出現了 " 代搶 " 的身影。
不少 " 代搶 " 打出 " 搶購周傑倫演唱會門票成功率 99%,不成功全額退款 " 的廣告,并且秀出一張張搶購成功的截圖,而一個 300 多人的周傑倫演唱會粉絲搶票群中,隻有 20 多人表示自己搶票成功— " 代搶 " 搶票成功率遠遠超過了普通人。
" 代搶 " 并不算什麽新鮮事。稀有商品供不應求,爲了增加搶購成功率,有人在商品發售前尋找 " 代搶 ",交付一定的代搶費," 代搶 " 就會通過自己的手段幫客戶搶購,搶購不成功也會退回代搶費。
而在演唱會門票 " 代搶 " 中,出現了個人玩家和專業玩家,衆多專業玩家還發展出了代理、分銷的專業模式:最上遊的專業玩家利用科技手段和人海戰術搶購門票,然後通過提成或差價向下發展代理,開展生意。
在演唱會爆發的 2023 年," 代搶 " 爲了觸達更多的潛在客戶,開始加速發展代理。爲了增加交易的籌碼,專業 " 代搶 " 還會發送二手平台交易截圖和評價:" 這個代理 2 月中剛開始做,就賺了 500 多元。就算你賣不出去,也能自己買更便宜的票。今年行情好,過段時間做代理也要搶了。"
你的演唱會門票,經過了層層代理
明星演唱會的流量虹吸效應,在過去三年已經被線上平台證實了。
爲了争奪注意力,微信視頻号、抖音和快手等平台陸續開起了周傑倫、劉德華、羅大佑和孫燕姿等明星的線上演唱會。微信視頻号去年重映的周傑倫兩場演唱會,觀看人次将近 1 億,孫燕姿的一場抖音線上演唱會,觀看人次也達到了 2.4 億。
線上演唱會是線下演唱會的 " 代餐 ",觀衆通過線上演唱會獲得了沉浸體驗,在線下演唱會複蘇的 2023 年,又把目光轉移到了線下。
以最爲火熱的周傑倫演唱會爲例,大麥網上顯示有 1277.3 萬人想看,可一站演出的可售門票數在 2 萬— 7 萬張。可容納人數最多的太原站演唱會,一共 4 場演出能賣的門票也不超 30 萬張,門票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态," 代搶 " 生意也正是在這時再次火了起來。
" 代搶 " 并不算什麽新鮮事,發展多年至今也有了新的變化。
首先,就是參與玩家的變化。現在的 " 代搶 " 行業多了不少專業玩家,不少缺乏經驗的個人玩家看到其中隐藏的利潤後,也紛紛入局。
其次,就是搶票手段的變化。曾經的玩家依靠純人工搶購或者科技手段搶購,現在的專業玩家一邊使用科技手段搶票,一邊通過組織 " 搶手 " 的人海戰術來确保搶票的成功率。
微博上的代搶和招募 " 搶手 " 的博文
最後,就是渠道和人群的變化,除了傳統的售票網站,不少 " 代搶 " 還看起了地方票務網站,經營的陣地也從貼吧、微博和粉絲群發展到了短視頻平台,用短視頻的方式更加直觀地展示出自己的生意,閑魚、得物等二手交易平台上,也出現了衆多 " 代搶 " 的身影。
專業玩家的加入,讓演唱會 " 代搶 " 逐漸發展出了一條頗具神秘感的産業鏈。
通過和多位 " 代搶 " 的聊天,《電商在線》總結出了現在 " 代搶 " 的經營模式:專業 " 代搶 " 通過各種外挂程序模拟真人操作去搶票。真人難以掐點準時進入搶購頁面,機器卻可以在搶購時間自動進入搶購頁面,真人想要完成搶購可能需要十幾秒,但機器完成搶購隻需要 1 — 3 秒,速度可以達到毫秒級。除了科技手段,專業 " 代搶 " 手下往往還有着成百上千位 " 搶手 " 一起搶購。
通過時間差和效率差,有資源的專業 " 代搶 " 往往能在搶購中更占優勢。
最爲上遊的,是專業的工作室團隊,他們一邊使用技術手段,一邊使用人海戰術,掌握了最核心的資源。往下則是各個渠道招募來的代理,他們在各個平台和社群中尋找客源,獲利方式是提成或者賺差價,代理們也可以向下繼續發展代理,但是基本不會超過三層。
一些代搶表示自己有 " 萬人搶手團隊 "
" 代搶 " 栗栗表示," 比如周傑倫演唱會,搶票一次收費 200 — 800 元,一層代理可能就加價 50 — 150 元,層層加價下,最底下的代理價格和黃牛都沒什麽差别了,很難做成生意,所以代理一般就隻會發展兩三層。"
作爲二級代理的栗栗,有着不小的價格優勢,她告訴《電商在線》,自己之前曾經是個人 " 代搶 ",但是後來覺得做代理更加輕松,就和專業機構達成了合作。靠 " 代搶 " 賺來的錢,栗栗負擔起了自己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 我現在是好幾家的代理,也有發展下一級代理。演唱會多的時候一個月能賺六七千,平時也能賺兩三千,疫情期間賺得比較少,但做代理這四年也賺了二十幾萬了。"
專業 " 代搶 " 需要保證成功率,一方面是有利于之後宣傳和發展顧客,另一方面則是因爲,顧客可能進一步發展成爲代理,去觸達更多潛在的客戶。
除了部分免費代理,一些專業團隊還需要收取 88 — 500 元的 " 代理費 ",近期周傑倫演唱會門票的爆火,不少 " 代搶 " 都招募起了代理。
一位代理表示自己可以提供素材、票源等資源," 我給你一個價格,你怎麽賣出去和賣多少錢我不管,你賺多少錢我也不會幹涉 "。另一位 " 代搶 " 所提供的價格是固定的,代理每單會有不同的提成,根據演出不同,提成也從 20 — 300 元不等。但他們都表示,今年的演唱會行情下," 回本是分分鍾的事 "。
從源頭工作室、代理,再到分銷," 代搶 " 已經逐漸成爲了一個神秘的産業鏈。
卷技術,卷工具,還卷人
消費者選擇 " 代搶 ",一是因爲相比于黃牛手中漲價兩三倍的演唱會門票," 代搶 " 的幾百元費用相對更加劃算;另一方面,一些演出要求 " 人票證合一(需要購買門票和進入演出現場的身份證信息一緻)",尋找 " 代搶 " 的搶票成功率更高。相比于黃牛,不少 " 代搶 " 支持走平台交易,也可以用買家自己的賬号搶票,确認搶票成功後再支付費用。
痛仰樂隊的演出就需要 " 人票證合一 "
對于工作室而言,雖然和黃牛本質差别不大,但做 " 代搶 " 優勢更大。一是防止門票砸手裏,二是資金要求更低,賬期也比較短。一位 " 代搶 " 就向《電商在線》表示,黃牛囤票需要大量資金,而且還要看行情出票," 代搶 " 的壓力會小很多。
隻不過,随着 " 代搶 " 門票産業鏈的發展,專業 " 代搶 " 們也卷了起來。
第一,卷技術。
不少專業 " 代搶 " 其實都使用了科技手段,實際性質和以往 " 代搶 " 車票、電商平台限量尖貨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利用所謂的 " 代搶 " 軟件和程序進行 " 代搶 ",這些在現在幾乎不算什麽秘密。
互聯網公司的程序員咩咩告訴《電商在線》,這些 " 科技搶票 " 看似高大上,其實就是通過程序模拟真人的操作去搶票,很多程序員論壇都有分享,比如 GitHub 這個平台就能免費獲取不少類似的腳本,複制粘貼就能跑通實現搶票。在一些平台上,隻需要 2.9 元就能購買到相關的手機搶購教程,需要的 APP 甚至能在安卓和蘋果的應用市場中直接下載,搶購的門檻正在越來越低。
教程中的 APP,在應用商店就能下載
咩咩表示,想要做一個自動搶票的程序也不難," 工作室現在的競争可能就是看誰的代碼跑得更快更好 "。不少專業團隊還有着技術支持,不斷完善自己的搶票軟件和程序,就是想要比其他人更快一步。
第二,卷工具。
除了技術層面的問題,不少專業團隊爲了更快的速度,還專門開通了公司網絡,使用多台電腦和手機同時搶票。一些工作室甚至租借起了服務器,一位專業玩家就表示,他們工作室一年租借服務器的成本就達到了上萬元。
第三,卷人。
除了技術手段和工具的準備,不少專業工作室還在人海戰術上頗費功夫。
栗栗的上遊一直在招收 " 搶手 ",一個原因就是因爲使用科技手段容易被平台黑号,而且搶票很看玄學," 各個平台也是有檢測的,系統能通過賬号記錄看你是不是用了‘科技’,甯可錯殺也不放過,懷疑你就把你的号定成黑号,從此之後這個号就再也搶不到熱門演出的票了。玄學也是一方面,有的搶票一開始點進去都搶不到,有的已經開始搶票 20 多秒了才點進去但卻能搶到。‘搶手’多,搶票成功率就大 "。
" 代搶 " 們都表示自己不過是 " 用科技更快搶購 ",但本質和黃牛沒什麽不同,就是一門靠着稀有商品牟利的灰産,還可能觸犯了相關的法律法規。除了演唱會門票," 代搶 " 還會出現在茅台、iPhone 首發、限量球鞋發售時。節假日難搶的火車票 " 代搶 " 反而不多,一位 " 代搶 " 就表示,火車票這種利潤低,沒必要做。
在不少二手交易平台上," 代搶 " 這個關鍵詞都被屏蔽了,隻能通過演唱會關鍵詞和 " 代拍 "" 買票 " 等信息搜索到相關内容,不少 " 代搶 " 的賬号還會被平台監管機制限制或是封禁,《電商在線》在和多位 " 代搶 " 在微信交流時,也時不時會被官方提醒 " 對方安全性未知 "。
" 代搶 " 也是信任生意,市場在不斷淘汰和篩選玩家。當有着更強專業度和成功率的專業玩家加入,小玩家的生意空間就越來越小,栗栗身邊就有不少個人玩家和小玩家選擇了 " 打不過就加入 ",都成爲了專業玩家的搶手或者代理,爲專業玩家的生意加碼。
但隻要有利可圖," 代搶 " 們的生意就不會終止。在這個越來越成熟的市場中,最後生存下來的隻可能是有着更加雄厚資本的專業玩家。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