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的高端化路線可謂是旗開得勝,騰勢 D9 作爲品牌煥新後的首款車型,銷量成績着實亮眼,月均銷量輕松超過萬。乘勝追擊也好,豐富産品線也罷,在國内 SUV 熱潮依舊之際,騰勢的第二款車型 N7 也完成了上市,而且揚言要對标 BBA 車型。那麽,實力究竟如何呢?
試駕車型:2023 款 長續航性能 Max 版
廠商指導價:34.98 萬元
萬千寵愛于一身
基于 e 平台 3.0 純電架構打造,近乎囊括了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全部的先進技術,包括 CTB 電池車身一體化、iCVC 智能矢量控制系統、iADC 智能漂移控制系統、雙槍快充等,而最值得一提的是,N7 是雲辇 -A 系統首款車型。故在一定程度上,騰勢 N7 也算是比亞迪首款高端車型了,畢竟仰望和方程豹系列車型還未上市。
騰勢 N7 全系共 6 款車型,有兩驅、四驅和 CLTC 續航 630km、702km 之分,售價區間爲 30.18-37.98 萬元,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兩款入門版車型爲 Air 版本,未配備雲辇 -A 系統。不知道唐 EV 車主在看到該售價後,會作何感想,可以在評論區聊聊。
外觀丨獵跑 SUV,個性十足
廠家稱其爲獵跑 SUV,騰勢 N7 勢必要更爲個性、運動,整車設計理念遵循 π -MOTION 勢能美學,高度還原騰勢 INCEPTION 概念車的風格,簡潔而富有力量感。
與衆多新能源車型一緻,也采用了封閉式格栅,同時在燈組與 LED 日行燈的的合圍下,中間區域呈現出了頗具侵略性的 " 大嘴 "。而說到日行燈的話,其也是騰勢 N7 外觀争議較大的點,不過現階段廠商已爲用戶提供了兩套方案,根據審美來選即可。
造型淩厲的大燈組配合 " 發動機艙 " 蓋隆起的筋線,使得車頭力量感激增。此處,燈腔内部的 "Y" 字元素也令整體更具辨識度。功能方面全系車型一緻,自适應遠近光、自動大燈、大燈延時關閉都可提供。
在前包圍兩側霧燈區域配有激光雷達,并用黑色水晶材質進行設計融合,讓視覺效果更加協調,現階段不少車型已将該硬件從車頂放置此處,好處前面也說了,缺點也非常明顯,發生碰撞時維修成本更高。
掃視車側,緊湊的車身比例和上揚的腰線,給人十足的年輕感。最爲吸睛的點還是肌肉感滿滿的後輪拱,有點性能車的意思。至于獵跑 SUV,通過騰勢 N7 來看,實際上就是帶有溜背造型的跨界 SUV,但視覺效果确實不錯。車身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别爲 4860/1935/1602mm,軸距爲 2940mm。
提供有雙槍充電的配置,可能多數人會認爲這是噱頭,不過其實際的充電速度也是相當出色的,但不建議在人多的充電站使用。
低風阻輪圈算是當下新能源車型的必備配置之一了,試駕車型輪胎尺寸爲 245/45 R20,采用的是馬牌的 PremiumContact C 系列,好馬配好鞍沒毛病。
車尾方面,騰勢 N7 整體造型飽滿且元素衆多,但不繁瑣。當下流行的貫穿式尾燈必不可少,并采用了熏黑處理,質感上乘。再搭配兩側大尺寸 "C" 型導流槽裝飾,車尾視覺效果非常棒。同時,保險杠下方加入的鍍鉻元素,也令時尚感有所提升。想要運動元素,也可給予,上方的擾流闆便是最佳佐證。
内飾丨 6 塊屏 + 帝瓦雷音響
來到車内,延續了 D9 的設計風格,整體讓人倍感親近。中控台呈 "T" 字形布局,以中控大屏爲中心,左右兩側各兩塊屏,若算上 AR-HUD 的話,車内共六塊屏了。在用料和做工上可以看到,都十分用心,皮革、木紋、麂皮材質均可奉上。
三輻式平底方向盤用料沒得挑,手感極爲細膩,握環尺寸也恰到好處。
17.3 英寸的中控大屏,論尺寸在造車新勢力的産品中也有絕對的話語權,體驗上同樣不差,擁有 2.5K 分辨率,支持 HDR 效果,應用數量也是相當之多,實際使用下來和平闆電腦差異不大。
液晶儀表的出現足以說明騰勢是老實人,因爲 AR-HUD 所顯示的信息已經足夠全面了。而儀表的出現,顧全設計的整體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照顧到習慣使用儀表的用戶。
液晶儀表的左側爲空調控制區,通過原生木皮激光鐳雕與塑膠的融合,将高級感拉滿,在副駕娛樂屏右側同樣也有一塊,便于副駕乘客控制溫度。
10.25 英寸的副駕娛樂屏就沒什麽需要贅述的了,而在筆者來看,其最大的作用在于,能讓家中的領導在自己開車時不過多的指揮。
車内音響系統首次與帝瓦雷合作,共 16 揚聲器,全系标配,配合大屏一起使用,視聽效果真的非常出色。如果各位好奇的話,可以搜搜這套音響多少錢。
兩個 50W 帶散熱的快充很夠意思,主副駕手機充電不打架。
中控台區域就很比亞迪了,有水晶擋把以及中文标注的按鍵。
座椅用料與配置也是無可挑剔,真皮包覆,填充物軟硬适中,最出色的當屬側翼的支撐。至于功能,前排帶有加熱、通風、按摩,二排帶加熱,全系一緻!
就騰勢 N7 的配置而言,别說對标同價位的 BBA 車型了,面對百萬級豪車也不慫。
動态丨雲辇 -A 做到了舒适與運動的平衡
試駕車型采用前交流異步電機 + 後永磁同步電機的雙電機四驅組合,最大功率分别爲 160kW 和 230kW,總功率 390kW,總扭矩 670N · m,0-100km/h 加速時間爲 3.9 秒。動力電池包 91.3kWh,CLTC 續航爲 630km,支持雙槍快充技術,單槍最大充電功率爲 150kW,雙槍最大充電功率爲 230kW。
參數和加速成績擺在這了,所以對于來說,最不需要在意的就是動力儲備。日常駕駛,2/5 的動力踏闆深度即可應對,至于駕駛模式切換,完全沒有必要,過剩的動力會讓你在任何情況下都底氣十足。
推背感随叫随到,隻要腳下夠用力,它随時都能将你牢牢地按在座椅上,當然了,暴力駕駛更适合封閉道路或是無車的路況。日常駕駛的話,騰勢 N7 也有溫柔的一面,動力雖暴躁,但也很容易駕馭,而這主要得益于加速踏闆初段并沒有很靈敏。輕踩動力踏闆,可以感受到動力循序漸進的釋放,平順、有力,且讓人摸不到底,這個過程很像大排量自然吸氣車型。
的運動模式過于暴躁,動力踏闆反應變得靈敏,腳下稍有用力就會得到不錯的加速表現。而在該模式下,路上 99% 的車型都不是你的對手,在地闆電後,如同洪水猛獸般的動力瞬間爆發,多巴胺也随之上升。日常城市道路駕駛,經濟模式就夠了。
偏小的轉向比讓人意外,故騰勢 N7 在彎道或是超車時也比較靈活,而且低速轉向也不會過于輕盈,對于喜歡駕駛的朋友來說,它可投其所好。
同時,提升操控性,騰勢 N7 還有一項絕活—— iCVC 智能矢量控制系統,它通過前饋+反饋控制,融合控制制動、驅動、懸架系統,主動改變車輛過彎特性,在保證駕駛安全的基礎上,降低 ESP 介入頻率,提升整車操控極限。這麽說的話,各位是不是有些熟悉?很多車企都有相似的功能。
在舒适性方面,有雲辇 -A 坐鎮,支持懸架的高低、軟硬調節,前者在低速時可通過手動調節,目的是爲了提升車輛的通過性,其他情況下均由系統自動調節,同時和駕駛模式也有綁定。
在舒适駕駛模式下,懸架的表現是完全的家用風格,主打舒适,能過濾掉絕大多數的颠簸,尤其是在長波起伏路面時,懸架動作幹脆利落,整體的濾振質感和厚重感完全不輸同價位 BBA 車型。運動模式下,懸架會相對變硬一些,濾振性能不減的同時,對于車身的俯仰的抑制與橫向支撐都有提升。如此表現,可謂是能文能武,對于一台家用 SUV 來說比較難得。
寫在最後:
通過的表現來看,它完全區别于比亞迪同級别車型,尤其是在駕乘方面,質感甚至可比肩豪華品牌同價位新能源車型,還有就是其配置上的表現,太夠意思了!
騰勢 N7 不僅僅是品牌旗下的一款新車,也是比亞迪品牌向上的重要一步。試駕後我也在想,騰勢會不會成爲比亞迪的 " 雷克薩斯 " 呢……最後問各位一個問題,30 萬 + 的購車預算買新能源車型,各位會給騰勢 N7 一個機會嗎?評論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