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平台發力雙 11,前景廣、路還長。
定焦(dingjiaoone)原創
作者 | 布魯斯
編輯 | 向園
今年的雙 11 已經拉開序幕,除了淘寶、京東、拼多多,快手、抖音、視頻号的 " 三國雙殺 " 之外,今年的牌桌上,還有兩位 " 資曆尚淺 " 的新玩家。
雙 11 大促開始前,B 站和小紅書亮出了多個動作:發布各項 " 激勵計劃 ",吸引諸多買手和 UP 主開始雙 11 直播帶貨;同時拓展選品池,B 站與天貓等平台合作,小紅書給出紅包補貼,供買手和 UP 主們花式玩直播;最後更是分别在站内上線了雙 11 專場入口。
B 站和小紅書的動作都集中在直播帶貨,同時發力 " 人、貨、場 ",目的就是想要在雙 11 這個全民消費節點,分一杯羹。
此舉并不讓人感到意外。内容平台做直播電商,是不得不爲之。受大環境影響,廣告業務承壓,B 站和小紅書需要新的增長點。
然而作爲 " 新人 " 的他們,濺起的水花有限。在不少用戶的感知裏,B 站上的帶貨直播 UP 主隻是少部分,頭部直播間的在線人數也僅有千人;小紅書的帶貨氛圍很熱鬧,但在退貨、優惠設置等細節上,還不夠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B 站和小紅書的雙 11,在熱鬧的面子之外,裏子也有幾分無奈。B 站看似有天貓深度支持來補充選品池,實則是爲天貓做 " 嫁衣 ";小紅書買手章小蕙在 10 月 15 日開啓的第二次帶貨直播,單場銷售額超過 1 億元,給 " 雙 11" 開了好頭,但有業内人士稱,這樣的直播無法常态化。
好在,B 站和小紅書爲已經發展 15 年的雙 11 注入了活力,給擠不進或不想擠大平台的商家和消費者們,帶來了不同的機會和體驗。對于行業來說,這兩家的探索,也代表着很多可能性。直播電商的前路,依舊充滿未知。
雙 11 的新玩家,都在玩什麽?
伴随着直播電商行業走入深水區,除了傳統的快抖貓狗拼,小紅書、B 站等内容平台也在以各自的方式積極參戰雙 11。而如今一大趨勢則是,内容平台也并不僅僅滿足于扮演 " 輔助營銷 " 的角色。
整體看來,在此次雙 11 的補貼力度上,B 站更開放,小紅書更閉環。
今年雙 11,B 站的造勢更爲明顯。對外,B 站将站内原 " 會員購 " 入口改爲 " 雙 11" 入口,展示天貓商品,支持直接跳轉天貓進行購買;對内,B 站推薦頁不僅有雙 11 選購攻略,還出現了用戶關注的 UP 主的帶貨直播間。而 UP 主所帶商品鏈接,一部分來自 B 站選品廣場,大部分都是天貓和京東店鋪的外鏈。
B 站的雙 11 入口和推薦頁
B 站此次雙 11 的主要特色,延續了其平台的大開環電商戰略,将 B 站流量導向電商平台。
微思敦業務部副總經理餘豔環稱,目前能感受到 B 站更希望把直播帶貨業務做起來,一方面會針對淘寶聯盟旗下商家增加額外流量補貼,另一方面爲淘寶商家打通更多數據服務,幫助品牌了解年輕消費者喜好,獲得生意轉化。
"B 站在做自己的閉環之外,擁抱其他頭部的電商平台,爲他人做嫁衣。平台此舉或許是希望先借助雙 11 這樣的國民電商消費節點,給自己打響聲量,也或許是想證明自己用戶的消費力很強,從而爲自己背書。" 餘豔環總結。
而雙 11 期間,小紅書的激勵和扶持主要面向平台内的商家和買手,重點也在直播上,旨在促進商家在站内完成開店、種草、開直播的閉環。
9 月 26 日,小紅書舉辦 " 雙十一電商夥伴動員會 ",發布了面向商家、買手的 "2 個撮合計劃、3 種直播玩法、8 項扶持政策 ", 并在雙 11 期間爲商家與買手提供百億流量曝光和億級平台補貼。
在小紅書站内,同樣也有雙 11 的入口,Feed 流裏也有帶貨直播間的随機推薦。
不過相比之下,從直播帶貨的雙 11 氛圍來看," 購物 " 闆塊被放在了 B 站直播區的末尾, B 站的直播帶貨商家較少,不少帶貨直播間處于播放錄播視頻、才藝展示,頁面右下角挂商品的 " 偷懶 " 形式;小紅書的帶貨氛圍更熱,參與人數多,直播間也有更多 " 求搭配 "" 求展示 " 的互動。
同時,B 站頭部帶貨主播直播間在線人數維持在千人左右,很多來看直播帶貨的用戶是 UP 主粉絲。而小紅書頭部買手直播間的在線人數過萬,頭部店鋪自播直播間的在線人數爲 5000 人 +。兩者放到整個直播電商行業來看,想要做大規模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小紅書的雙 11 入口和買手直播榜
不過,即使力度、氛圍有所不同,還是有很多商家在小紅書和 B 站争戰雙 11。
有 165 萬粉絲的家居家裝測評科普 UP 主 "Mr 迷瞪 " 告訴「定焦」,他們于 2022 年 3 月份開始在 B 站做直播帶貨,幾場大促都沒落下,帶貨 GMV 也在逐步上漲——去年 618 第一次嘗試性做大促,賣了 1 個多億,去年雙 11 賣了 4.6 億,今年 618 賣了 7.7 億,今年雙 11 的目标是 15 億 GMV。
" 不管從前期的宣發力度,還是貨盤及人員規劃情況,都要比之前準備得更加充分。"Mr 迷瞪稱。雙 11 期間,其本人每天播兩場,主攻床墊、工學椅等客單價較高的耐消品,外加副播的一場快消品直播。
與 B 站隻有少數頭部主播爲主不同,小紅書上,今年雙 11 來了很多新主播。
"sowhat 制衣間 " 的主理人鄭一億稱,今年過完年開始在小紅書開店 + 直播,此前他的精力主要放在淘寶店上,今年雙 11 則是将精力放在了小紅書平台。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一方面是發現小紅書上發帖能積累粉絲;另一方面是小紅書的玩法更簡單、開播門檻更低、流量相對精準。
他的直播間平均在線隻有 20 多個人,但每天都有成交,他的經驗是,大促期間的成交額會比平時翻倍,在此前後不要停播,他每天都會播兩場,從下午 2 點播到淩晨 1:30。
咖啡豆烘焙公司 RUSTIC ROOTS 老闆王傑也有類似體驗,他在雙 11 開始前的一個月才開始在小紅書直播,對比自己的淘寶店,他認爲按照小紅書平台的規則去做,在大促期間能獲得更直接的流量和銷售數據反饋。
" 平時賬号直播,100 個粉絲在線隻有 20 個人,現在雙 11 直播,同樣 100 個粉絲,平台可以推到 300 個人。我 8 月賣了幾千元,9 月 1 萬多,這個雙 11,截至目前至少比上個月翻了三四倍。" 他說。
争戰雙 11:
平台要盈利,更要留住商家
在傳統電商玩家群雄割據的今天,小紅書和 B 站爲什麽還要擠破頭參加雙 11,押注直播電商?
本質上來說,小紅書和 B 站分别握有 1 億左右的日活,相比此前兩者大力發展的廣告,電商是天花闆更高的變現方式。同時相比自有電商,直播帶貨的效率更高。抖音和快手,也走過相同的路徑。
此前 B 站因爲廣告和遊戲業務的增長放緩,長期受困于利潤壓力。B 站 CEO 陳睿曾多次表示,B 站要在 2024 年實現盈虧平衡。
而 B 站自營電商 " 會員購 ",售賣的大多是手辦、模型等二次元 IP 衍生品,天花闆低,前端成本和後端成本很高,視頻加入帶貨鏈接的方式決策鏈條又長,直播帶貨就是 B 站重要的轉型方向。
實際上,去年 B 站就開始發力雙 11。數據顯示,今年 Q2,B 站電商類廣告收入同比增長超 140%,直播收入同比增長 32%,接近 B 站廣告收入同比增長的 36%。
小紅書的電商之路開啓的比 B 站早。今年 9 月,小紅書宣布,成立于 2014 年 12 月的自營跨境電商 " 福利社 ",将于 11 月 16 日正式關閉。小紅書目前已走上斷外鏈、搭建電商閉環、重點扶持 " 買手電商 " 的路。
除了擴大電商版圖,小紅書和 B 站也要想辦法留住平台上的博主和 UP 主,爲他們提供更高效的變現方式。
UP 主是 B 站生态的基本盤。B 站去年 Q2 月活躍 UP 主數量首次下滑。而到今年 Q2,通過直播帶貨和視頻帶貨獲得收入的 UP 主人數同比增長超 220%,日均活躍 UP 主數量同比增長 19%。
同樣,過去一年半時間,小紅書電商買手和主理人規模增長 27 倍,動銷商家數增長 10 倍,購買用戶數增長 12 倍。隻有留住這些人,小紅書才能順利進入商業化的新階段。
平台有意招攬,商家借機發展。可以看到,B 站和小紅書分别吸引了一批在其他平台很難起量、投入不高的中小品牌和白牌,在這樣的基本盤上,兩個平台也發展出了各自特色的商家品類。
在 Mr 迷瞪看來,B 站做直播帶貨有自己的優勢,在帶貨數碼、家居、家電等預算較高、購物決策周期較長的耐消品品類時,用中長視頻講解細節和賣點則正好。" 我們過往的視頻内容向用戶詳細講解了商品,他們雙 11 在我直播間可以直接成交。"
從用戶的消費心智來看,小紅書和 B 站在帶貨上各有千秋。餘豔環解釋,B 站用戶在做決策的時候,決策周期會比小紅書用戶短,B 站内容會盡可能地把産品賣點及用戶痛點用一條 3-5 分鍾的視頻講透。而小紅書的種草效果更好,但用戶看到一個推薦之後,會繼續做搜索,充分了解産品之後才下單。
這種消費心智和習慣也使得,小紅書用戶既能爲中高客單價的設計師品牌、小衆品牌買單,也能随手下單低客單價或垂類人群的快消、美妝、零食、寵物、母嬰等産品,但是 B 站用戶更容易爲高客單價、離消費決策更近的 3C 數碼、家居生活等産品買單。" 比如 VR 眼鏡,一個産品約 2000-3000 元,在 B 站的 ROI 可以做到 4-5。"
B 站不太适合低客單價的産品轉化,因爲 B 站直播間沒有辦法 " 硬灌流量 ",需要有點擊的動作才能進入直播間,做高直播間場觀的難度很高。
" 直播帶貨 GMV= 場觀 × 轉化率 × 客單價,直播間整體流量不夠大的情況下,就要利用好每一個流量的轉化效率和客單價,關鍵在于 UP 主的專業性和粉絲信任度。B 站如果盯着低價品類,GMV 做不高之外,還有口碑翻車的風險。"Mr 迷瞪指出。
當然,不同的品牌和商家來到内容平台做雙 11,還有兩個共同目的,那就是吸引垂直粉絲,樹立品牌形象;在大促期間進行拉新,完成私域轉化,激活潛在用戶的同時引導老客複購。
每次大促期間的拉新效率很高。Mr 迷瞪稱,今年在雙 11 活動之前,自己的私域沉澱了大概 20 萬人,雙 11 結束之後,人數預計能累計到 30 萬人以上。
Mr 迷瞪也表示,爲了拉住用戶,他一方面把大部分傭金拿出來反哺給消費者,比如說賣一張床的傭金爲 300 元,把其中的 200 元貼補給消費者;其次給出差異化的講解,不僅講解産品的優點,同樣也會說它的缺點,讓消費者做自主選擇;最關鍵的是,團隊花力氣做售後服務,爲基本沒有運費險的家裝建材品類進行退貨全包服務。
王傑在小紅書除了産品介紹、引導交易之外,偏向咖啡專業知識的普及。" 小紅書可能成交數據沒有淘寶好,但我更在意的是樹立專業的品牌定位。"
一場雙 11 還不夠,新玩家要補課
随着小紅書和 B 站都進場做雙 11,與成熟平台相比,兩者還有功課要補。
最要緊的是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
一位 UP 主告訴「定焦」,自己在 B 站剛開始做直播帶貨的時候,很多粉絲的評價很負面,持續了一年多,"不少人從一開始的不解到現在‘真香’,消費者也在逐漸轉變心态。但後續考驗價格和 UP 主的帶貨能力。"
有母嬰品牌商家看到,很多垂直的媽媽用戶會在自己的小紅書直播間蹲守,做完功課之後才會下單。" 看準品牌後下單的用戶,對價格的接受度高,退貨率也相對較低,但這個過程,需要商家不斷引導。"
要完善平台的電商基礎設施,留給 B 站和小紅書的難題也有很多,考驗的是供應鏈、物流、售後等能力。
"對比淘寶和小紅書,後者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在于細節。" 王傑舉例,面對促銷活動,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會直接顯示券後價,但是小紅書上顧客看到的價格仍然是原價,需要自己領券過後在結賬時才顯示券後價。同樣是做活動,對用戶的吸引力就會減弱。
另外,小紅書在商業化這條路上,跟産業鏈的配合也稍弱,比如電商物流平台的雲打印快遞單的工具、手機端點發貨等功能,小紅書相對較弱。尤其在雙 11 等大促期間,出現爆單的時候,考驗的是配套服務能力。
B 站要持續面對的,則是發展階段問題。" 現在内容平台都在做自己的閉環電商,B 站還在堅持做開環。做開環,B 站無法讓用戶留在平台内消費,收益缺乏想象力,一旦做閉環,又面臨極大的投入。" 餘豔環指出,這是 B 站要想清楚的事。
從「定焦」與多位 UP 主的交流來看,能自己解決供應鏈問題的 UP 主,才能賺到錢,而大多數内容型 UP 主,對直播帶貨還處在觀望狀态。
不少中小 UP 主不敢輕易在 B 站上進行帶貨。Mr 迷瞪解釋,一方面,B 站的流量比較特殊,視頻 UP 主和直播 UP 主各有一攤流量池。另外,做内容和做直播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能力,做内容需要創意和人格魅力,但是零售更考驗對供應鏈、機制和産品的把控能力及對服務的理解能力。
" 其實這個問題在很多平台都存在,我們公司核心團隊有 10 多年的零售經驗,我們更像是商場導購,而非紅人博主。"Mr 迷瞪稱,不過還是希望有更多 UP 主加入進來,一起 " 卷 "。
目前來看,B 站已經長出幾位頭部帶貨 UP 主,但能不能養活一批穩定開播的中小帶貨 UP 主,還有待觀察。
同樣的,小紅書有頭部主播,但更多是造星機制,需要保持一定的調性和神秘感,這些博主對品牌選擇比較慎重,直播形式是以輸出更多生活觀念爲主的感性直播。餘豔環稱,小紅書的難題在于,這種方式不适合高頻直播,用戶會有審美疲勞。
随着雙 11 過去,王傑不确定的是,小紅書的流量之後會如何發展。
" 前期低投入做直播的時候,淘寶沒有明顯的變化,需要慢慢積累數據,跟着成熟的方法論進行投入;小紅書則是前期的流量和轉化反饋比淘寶快,但是如果有一天流量不穩定、急速下滑的時候,那時候又要面對不同的成本、不同的經營策略。" 王傑稱,每個平台的流量是有限的,随着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場,自己接受到的推流已經不及此前。
不過,在促消費的主基調下,不管是 B 站還是小紅書,都是電商和消費行業需要的強心劑。不少商家也提到,對于雙 11 行業的 " 新人 " 來講,可以看到 B 站和小紅書的進步。B 站和小紅書帶貨的潛力還沒被充分挖掘,平台在成長,博主和商家在成長,用戶也在成長。
* 題圖來源于 Pexels。
關注并【星标⭐】「定焦」
第一時間收到精彩内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