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趙佳琪
曆經多次大起大落,孫宏斌又一次站起來了。
4 月 20 日晚,融創中國(01918.HK)(下稱 " 融創 ")公告表示,針對 90.48 億美元的境外債務重整計劃,占現有債務超過 75% 的持有人已遞交加入重組支持協議的函件。這也意味着,超過 75% 債權人支持重組方案,标志着融創境外債重組已經實質性成功。
一位接近融創的内部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透露,融創的債權人結構複雜、基數大,分布在中國香港、新加坡、歐美以及内地等多地。" 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内得到 75% 以上的債權人支持,主要原因有兩點:重整方案債權人能接受、債權人對融創的團隊以及未來可持續經營的認可。" 上述人士表示,後續隻待法庭程序完成,方案便可正式落地執行。
" 境外債務重組成功,融創債務壓力将會有一定程度的緩解,有利于其有效修複資産負債表,也是企業後續不斷走上穩健型發展的重要前提。"58 安居客房産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截至記者發稿時,融創報 1.86 元,漲幅 4.49%。
圖源:圖蟲創意
就在 23 天前,3 月 29 日,融創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汪孟德在境外債務重組說明會上表示," 此次境外債務整體重組,是公司恢複經營道路上重要的裏程碑。" 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也在說明會上表示,對于境外債務重組,要快,要系統周全。快,是讓融創恢複正常經營的基礎。而系統周全的方案能支持公司真正恢複過來,走出困境。
彼時,融創剛剛公布了 90.48 億美元的境外債務重組計劃,包括将境外債務分爲降杠杆、留債展期兩大闆塊進行重組。重組方式包括可轉換債券、強制可轉換債券、轉換爲部分融創服務股權、置換新票據等多種選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1 月,融創約 160 億元境内債成功展期,加權平均展期期限 3.51 年。如今,融創境内外債務重組均塵埃落定,正式踏上恢複正常經營的道路。
從爆雷到債務重組成功,前後約 2 年時間。起點是 2021 年 9 月,融創紹興公司發出的一封求助信在網上流傳,随後融創旗下美元債大跌。2022 年 3 月 28 日,融創宣布未能及時披露 2021 年業績,于 4 月 1 日停牌。5 月 12 日,融創 4 筆美元債實質性違約,成爲爆雷房企一員。自此,融創陷入長達一年的至暗時刻。
面對違約,孫宏斌沒有躺平。2022 年 11 月,随着相關部門不斷出台針對房企融資的利好政策,融創以股權出讓和引入 AMC 機構的方式盤活了多個項目,如中國華融、6 家銀行組成的銀團、中信信托對上海董家渡項目注資 120 億元;東方資産、陝西金資分别與融創就武漢桃花源項目、鹹陽森嶼城項目達成融資合作;出讓深圳冰雪文旅城 51% 股權給珠海華發等。
進入 2023 年,融創在解決債務問題上取得進步。在境内債重組成功後,4 月 13 日,融創按照上市規則披露完 2021 年年度業績、2022 年中期及全年業績,随後實現複牌。
張波表示,結合融創的複牌成功,預計後續融創在房地産開發市場會開始發力,由于其自身的優質土地儲備相對充足,後續開發和銷售的節奏也會加快。
不過,從财務數據來看,融創未來仍将面臨一定的壓力,如何提振業績成爲亟待解決的問題。融創 2022 年财報數據顯示,2022 年,合同銷售額約 1693.3 億元,同比下降 71.7%;收入約 967.5 億,同比下降 51.2%;核心淨利潤虧損 138.6 億元,同比減少約 45.2%;擁有人應占淨虧損 276.7 億元,同比下降 27.7%。
另據融創 2023 年前 3 月未經審核營運數據,前 3 月合同銷售額約 292.7 億元,較 2022 年同期和 2021 年同期分别下降 59.55%、74.83%。
汪孟德亦表示,随着複常工作的有序推進、落地,經營不斷恢複,市場對融創的信心也将逐步提升。融創将抓住市場窗口,加大供貨力度,促使銷售在下半年有一個更好的恢複,支持經營更快的恢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