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最痛苦的賽道,正迎來它的大時代
上世紀 20 年代初期的美國一片欣欣向榮。
美國工業生産指數由 1921 年的 67 飙升至 1929 年 6 月的 126,帶動美國股市全面走牛。賺錢效應的影響下,投資者信心爆棚,甚至美國财政部長安德魯 · 梅隆在 1929 年 9 月直接向公衆保證:" 現在,沒有擔心的理由,這一繁榮的高潮将會繼續下去。"
事與願違。
在梅隆發表演說的第二個月,美國股市突然暴跌,誰也沒有想到這一跌就是十年,由此美國陷入人類曆史上最嚴峻的一次大蕭條。工人失業率飙升,投資者信仰喪失,極度壓力之下美國精神病人大幅增長。
如今曆史鍾擺又再次回蕩到當初的位置。紛繁複雜的國際局勢下,焦慮、擔憂、抑郁等負面情緒頻繁出現,悄然之間極有可能就進入 " 精神病 " 範疇。但在我國,對于自己可能患有精神疾病這件事,多數人都是抗拒的,既不進行精神檢查,也不進行心理疏導,持續累加之下,往往造成較爲嚴重的後果。
這是一個痛苦的賽道,卻正迎來它的大時代。
01 非正式精神病人
精神疾病的範疇遠超人們想象。
2008 年,中國疾控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公布了一條 " 駭人聽聞 " 的數據: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在 1 億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數超過 1600 萬。
彼時,中國人口數剛突破 13 億人,就有超過 1 億人屬于驚人病,那豈不是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是 " 精神病 "?時至今日,人們依然懷疑當初數據的準确性,但 " 精神病 " 患者數遠超認知卻是一個不争的事實。
精神疾病,又稱精神障礙,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分爲器質性精神障礙和非器質性精神障礙兩大類。主要是由于各種生物、心理和社會環境因素引起的腦功能紊亂,導緻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爲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可以大緻分爲 10 種精神障礙,細分之下,更是多達 400 餘種疾病類型。
圖:心理健康與精神障礙分類,來源:億歐智庫
當然,這 400 餘種疾病中,大多都是輕微或短暫症狀,通過心理疏導和自我調節就可緩解。但如果不及時診療,極有可能讓病情進一步加劇。
目前我國在數據庫裏登記在冊的重性精神障礙患者數量高達 660 萬,包含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礙、持久的妄想症 ( 偏執性精神病 ) 、雙相 ( 情感 ) 障礙、癫痫所緻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滞伴發精神障礙等 6 種。其中,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是精神科最大的兩種重性疾病,占平時就診量的 70%-80%。
受 " 病恥感 " 以及家庭支持等因素影響,我國精神病患者就診率偏低,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是由于未能及時發現或者治療所導緻的重性精神障礙。
不同于國内市場的沉寂,對于 MNC 來說,精神疾病實則是一條極爲重視的賽道。
先是艾伯維宣布将現金收購 Cerevel Therapeutics 以獲得其強大的神經科學産品管線,包括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PD)和情緒障礙等多種疾病中的潛力藥物。此次交易總股權價值高達 87 億美元。
随後,百時美施貴寶(BMS)和 Karuna Therapeutics 宣布達成最終收購協議。BMS 同意以 140 億美元交易總價收購 Karuna 公司。BMS 将獲得 Karuna 的潛在 "First-in-class" 療法 KarXT,此藥物用于治療成人精神分裂症,上市申請已被美國 FDA 受理,極有可能成爲近幾十年來首個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新機制藥物。
精神類疾病在國内的重視程度偏低,大多數人對于精神病人也多是歧視、嘲諷,這不僅加重了患者病情,同時也抑制了産業發展。對精神問題的關注,不僅是自身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
鑒于精神類疾病的特殊性,因此它不應簡單劃分爲生病與否,而是應該按照嚴肅醫療和消費醫療兩條賽道展開研究。嚴肅醫療針對重性精神障礙患者,消費醫療針對症狀較輕的患者。
精神類疾病患者既需要治療,但同時更需要撫慰或引導。
02 嚴肅醫療場景
嚴肅醫療場景,針對的都是較爲嚴重的病人,抗精神分裂藥物和抗抑郁藥物約占整個市場 80% 以上的份額,這兩款藥物也是目前産業價值最大的精神類藥物。
抗精神分裂藥物
抗精神分裂藥物方面,經過多年的研發,已經經曆了三代叠代。
第一代抗精神分裂藥物也稱典型抗精神病藥,主要作用于中樞 D2 受體。D2 受體拮抗劑通常要占據超過 60% 的受體才能發揮作用。該類藥物由于較大的錐體外系不良反應(帕金森症、肌張力障礙、靜坐障礙等),臨床上已被二代和三代精神病藥物取代,但由于價格低廉,仍有一定市場。主要包括吩噻嗪類的氯丙嗪、硫雜蒽類的氯哌噻噸等。
第二代抗精神分裂藥物多通過雙重阻斷 5- 羟色胺(5-HT)和多巴胺受體而産生作用,目前常用的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奧氮平、喹硫平、魯拉西酮和齊拉西酮等。與第一代抗精神分裂藥物不同,第二代抗精神分裂藥物由于特殊的神經遞質受體作用機制,從而減少了不良反應,在臨床上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第三代抗精神分裂藥物是部分多巴胺受體激動劑,也作爲 5-HT 受體的拮抗劑或弱的部分激動劑,包括阿立哌唑、依匹哌唑和卡利拉嗪。
聚焦整個抗精神分裂藥物市場,第二代藥物由于藥品數量大以及更好的安全性和療效,占據市場最大份額。根據藥渡數據,2023 年上半年,國内抗精神分裂藥物 Top5 品種占據整體銷售額八成以上,分别爲奧氮平(二代)銷售 8.42 億元,帕利哌酮(二代)銷售 5.96 億元,富馬酸喹硫平(二代)銷售 3.73 億元,阿立哌唑(三代)銷售 3.65 億元,利培酮(二代)銷售 2.81 億元。
不過,目前的抗精神分裂藥物由于上市時間較早,專利早已過期,國内仿制藥競争充分,因此商業價值并不高。其中奧氮平各類劑型上市廠家達 40 家之多,利培酮 31 家,阿立哌唑 24 家,富馬酸喹硫平 19 家,帕利哌酮 5 家。雖然抗精神分裂藥物國内藥企銷量占據總市場規模的九成以上,但體現在銷售額上,外企以一成的銷量卻獲得幾乎一半的銷售額。
随着國家集采的深入推進,外企普通劑型的市場份額被慢慢擠占,隻能轉爲聚焦難度更高的長效劑型藥物。抗精神病藥長效制劑可提高患者依從性,顯著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率,是預防複發的重要治療策略,也是延長專利過期藥物生命周期的重要手段。
圖:國内在研和上市抗精神分裂長效劑型藥物,來源:興業證券
抗抑郁症藥物
作爲精神類疾病的另一個大分支,抑郁症近些年的關注度明顯更高,但治療缺口卻更大。根據《2022 年國民抑郁症藍皮書》,我國抑郁症患病人數高達 9500 萬,但治療率僅爲 9.5%。
抗抑郁症整體市場規模約 170 億元,行業集中度較高,2017 年以前主要被輝瑞、丹麥靈北和禮來等幾家外企占據。目前,針對中度以上抑郁發作的主要治療措施是藥物治療。臨床上,抗抑郁藥主要分爲五類,有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NARI)、選擇性 5-HT 再攝取抑制劑(SSRI)、選擇性 5-HT 及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和其他類如植物藥、中藥類等。
具體品種方面,根據藥渡數據,2023 年上半年銷售額 TOP5 的抗抑郁藥均爲 SSRI/SNRI 抑制劑,分别是阿戈美拉汀片(5.78 億元)、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4.75 億元)、鹽酸舍曲林片(3.64 億元)、鹽酸文拉法辛(3.51 億元)和米氮平片(3.41 億元)。
這其中,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米氮平和鹽酸舍曲林片已納入集采,其餘國内仿制藥争奪也日趨激烈,如馬來酸氟伏沙明片報産廠家多達 9 家。盡管如此,外企依然占據相當可觀的市場份額,如 2023 年上半年,輝瑞依然分别占有鹽酸舍曲林和鹽酸文拉法辛 48.17%、23.92% 份額,雅培制藥占有馬來酸氟伏沙明 25.54% 份額等。
創新藥方面,綠葉制藥再次展現出精神疾病領域研發非凡的實力。2022 年 11 月,綠葉制藥的鹽酸托魯地文拉法辛緩釋片獲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成爲中國首個自主研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用于治療抑郁症的化藥 1 類創新藥,标志着我國在高失敗率的 CNS(中樞神經系統)創新藥研制領域正走向世界前沿。
2023 年以來,國内抗抑郁藥也先後有多款國産藥獲批上市,包括鹽酸文拉法辛緩釋片、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鹽酸氟西汀分散片、氫溴酸伏硫西汀片等,涉及立方制藥、聖濟堂制藥、揚子江、施美藥業、江北藥業、歐意藥業等。
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國内目前還有 16 款抗抑郁 1 類新藥處于獲批臨床及以上階段,涉及東陽光藥(磷酸嘧替佐酮,II 期)、廣爲醫藥(GW117,II 期)、華海藥業(鹽酸羟哌吡酮,II 期)、吉貝爾(JH201501,II 期)、石藥集團(鹽酸阿姆西汀腸溶,II 期)等多家藥企,涵蓋包括 GABAA 受體、NMDA 受體、mGluR5 等新靶點。
圖:在研抑郁症創新藥一覽,來源:錦緞研究院
盡管精神類藥物潛力極大,但需要用到藥物治療的精神疾病,已經是相當嚴重的程度,大部分輕度精神疾病可通過非藥物進行前期治療,包括心理治療等渠道進行疏導。
從投資角度考量,大多數人可能都會遭到輕度抑郁困擾,擁有更多潛在用戶的消費醫療或是一個更大的市場。
03 消費醫療場景
對于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建設,我國可謂下足功夫。
2023 年底,中央财政投資 106 億元,改擴建 540 餘所醫療衛生機構,爲 600 餘所醫療衛生機構配置精神專科基本醫療設備;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内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别達到 80%、70% 左右;持續開展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累計培訓 1.6 萬餘人,其中 1.2 萬餘人已加注精神科執業資質,1 萬餘人轉崗到精神科工作;支持抑郁症、睡眠障礙、焦慮障礙及藥物成瘾等方向 21 個項目,合計國撥經費 5.18 億元,建設 3 家國家精神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促進創新和轉化等等。
反映到市場層面,國内資本近十年雖一直關注心理健康領域,但企業數量少、金額小,當前獲得融資的企業多集中在靠前的輪次,資本多點嘗試,産業發展先發優勢不明顯。借勢 2015 年互聯網的興起以及海外心理健康賽道的起步,國内相關投資随之增長并出現小高峰,但此後産業内仍在探索可持續的業務模式,資本投入沒有明顯增長。
從市場競争梯隊來看,第一梯隊主要爲頭部互聯網科技企業布局互聯網醫院,結合線上線下資源,提供在線心理咨詢、在線處方等全流程心理診療服務,代表性企業如平安好醫生、阿裏健康等;第二梯隊爲數字心理健康領域獨角獸企業,如好心情、壹點靈等專業心理咨詢平台,擁有較多專業心理咨詢師、心理醫師等資源,平台具有較高知名度;第三競争梯隊爲其他中小型數字心理健康服務企業,主要産品爲小型心理健康應用,平台研發能力較弱,用戶基數小,競争力相對較差。
圖:2021-2022 年心理健康領域企業融資情況,來源:億歐智庫研報
人工智能技術、虛拟現實技術、腦機接口技術等的發展爲心理疾病與精神障礙的治療手段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心理機器人、以 VR/AR 技術爲基礎的虛拟現實暴露療法,可應用于治療創傷後精神壓力症、焦慮障礙和恐懼症等。如科大訊飛、湯姆貓等科技公司均推出了基于 AI 技術的心理咨詢業務。
在線下企業中,我國早在 2015 年就誕生了精神病院第一股 " 康甯醫院。根據半年度報告顯示,2023 年上半年,康甯醫院總營收達 7.78 億元,同比增長 5.4%,自有醫院 30 家,其中包括一家獨立設置的互聯網醫院(怡甯心理互聯網醫院),運營床位數高達 10578 張。
高度的政策扶持,與薄弱的産業基礎間,已經形成較爲明顯的預期差。在人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的情況下,付費用戶數或将持續攀升,市場的擴容隻是時間的問題。
04 正視精神疾病
國内精神病領域關注度低,并不是由于國内患者少,而是因爲太多的忽視。
現實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感到過焦慮或者抑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借助自身力量克服的。對于那些無法憑借個人力量戰勝焦慮後者抑郁的人而言,及時進行幹預治療是最好的選擇。
心理健康是與身體健康同等重要的事情。太多人過分關注身體健康,但對心理健康卻漠不關心。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過于漠視心理問題,極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這種對于心理問題的輕視,會導緻對于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視。
對抗精神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正視它。這種改變不僅需要發生在個人層面,同樣也需要發生在社會層面,需要每個人的持續努力與堅持,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爲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